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03 09:28:00
導語: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創建生態市的主要標志、基本條件和《*生態市建設規劃》的編制背景
我市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的基礎上,提出了在2010年創建生態市的發展目標。生態市是指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各個領域基本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地市級(含副省級城市)行政區域,是地市級生態示范區建設的繼續、發展和最終目標。
(一)生態市的主要標志:
生態市的主要標志是生態環境良好并不斷趨向更高水平的平衡,環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穩定可靠的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形成;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以循環經濟為特色的社會經濟加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生態文化有長足發展;城市、鄉村環境整潔優美,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二)生態市的基本條件:
1、制訂《生態市建設規劃》,通過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并頒布實施。
2、全市80%以上的縣達到生態縣建設指標,城市建成區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考核驗收并獲命名。
3、全市縣級以上(含縣級)政府(包括各類經濟開發區)有獨立的環保機構,并為一級行政單位,鄉鎮有專職的環境保護工作人員。環境保護工作納入縣(市)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實績考核內容,并建立相應的考核機制。
4、國家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制度及地方頒布的各項環保規定、制度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
5、全市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和建設卓有成效,三年內無重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事件。
(三)實現生態市的建設指標包括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和社會進步三類,共30項指標(具體見附表)。
(四)編制背景。
我國于1994年了《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鄭重承諾中國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把可持續發展作為國家一項基本國策和戰略方針。1999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綱要》,并將其納入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并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確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
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明確提出了“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以建設‘綠色浙江’為目標,以建設生態省為主要載體,努力保持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省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也要求“以營造綠色環境,發展綠色經濟為主要內容,加強生態省建設為主要載體,全面建設綠色浙江”。今年年初,國家環保總局正式復函浙江省人民政府(環函〔20*〕31號),同意將浙江省列為全國生態省建設試點,并納入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統一進行指導和管理;認為浙江省提出創建生態省,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和建立循環經濟體系的要求,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舉措,有利于提升浙江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改善省域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推動浙江率先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求參照生態省建設指標和《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導則(試行)》,以及建立循環經濟體系的要求編制《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按照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試點管理的有關要求,目前,創建浙江生態省建設工程已全面啟動,成立了由省政府領導牽頭、省有關部門組成的生態省建設試點領導小組。20*年3月18日,《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已通過國家環保總局主持的專家論證,即將實施。
按照《生態省建設指標(試行)》的要求,全省80%以上的地級市以上(含地級)城市要達到生態市建設指標。省政府要求我市抓緊編制生態市規劃,率先創建生態市。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生態市建設指標(試行)》和《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導則(試行)》,以及建立循環經濟體系的要求,根據《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我市應及時編制和《*生態市建設規劃》。為抓緊做好此項工作,市政府已確定由市計委、環保局牽頭,組織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及在杭的大專院校的有關專家學者,抓緊做好《*生態市建設規劃》的編制、起草工作。各部門要在市計委和市環保局的主持和協調下,根據工作需要抽調人員,積極、認真地參與做好編制工作。
二、《*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機構
主持人:董建平(市計委);陶柏文(市環保局)
協調人:孫專(市計委);劉國才(市環保局)
編制組組長:卓信寧(市計委);副組長:高建中(市環保局)
編制組成員根據工作需要,從市計委、環保局、規劃局、經委、建委、國土資源局、科技局、農業局、農辦、林水局,*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園文局),市統計局等部門抽調人員組成,與聘請的在杭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專家共同完成編制任務。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聘請參與起草《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的領導和專家擔任顧問,指導編制工作的開展。編制組辦公室設在市計委發展規劃處(市府大樓19*室,電話:*。
三、《*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要求、內容和工作步驟
(一)編制要求。
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生態市建設指標(試行)》和《全國生態示范區建設規劃編制導則(試行)》,以及建立循環經濟體系的要求,按照《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明確的目標和任務,《*生態市建設規劃》在編制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
1、在對生態環境現狀調查的基礎上,劃定生態功能區,制定生態保護規劃。
2、按照自然生態學和工業生態學的要求,統籌考慮一、二、三產業的關系和布局,通過不同類型產業的組合和連接,形成共生互動的生態工業網絡體系和社會經濟體系,建立循環經濟和循環社會發展模式,實現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循環傳遞和多級利用,促進社會、經濟、環境的協調發展。
3、按照可持續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要求,促進生態工業體系和循環型社會的建立,推動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結合本地實際,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和產業;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力度,加快污染防治進程;加強法制建設和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4、《規劃》的編制應與《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及國家、省和市關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要求有機結合起來,落實《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明確的目標和任務,并把有關內容和任務納入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長期規劃。
(二)根據上述要求,《*生態市建設規劃》應包含以下內容:
1、前言(包括規劃編制的背景、依據、組織、規劃范圍和期限等)。
2、生態市建設的宏觀背景和現實基礎(包括生態市建設的宏觀背景、現實基礎、必要性、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等)。
3、生態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包括生態市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4、生態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建設步驟[包括生態市建設的總體目標、實現目標、建設步驟等。實現目標分為總體目標、近期(2005年)目標、中期(2010年)目標和遠期(2020年)目標]。
5、生態市建設的現實條件和能力(包括區位功能、社會經濟水平、生態承載力、環境容量等)。
6、生態市建設的生態功能分區(包括生態功能區劃、重點建設和保護區域等)。
7、生態市建設的主要任務(包括建設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的生態經濟體系、建設可持續利用的自然資源保障體系、建設符合現代化要求的良性生態環境體系、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人口生態體系、建設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能力支持保障體系)。
8、生態市建設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工程。
9、創建生態市的政策措施。
10、附件包括相關圖表。
(三)工作步驟。
第一步,抓好10個基礎研究,為規劃編制奠定基礎。根據《浙江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編制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在規劃編制前重點抓好以下基礎研究:
1、*生態市發展戰略和生態建設目標研究(由市計委、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2、*市生態資源保護及可持續利用研究(由市計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3、*市生態產業及循環經濟體系研究(由市計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4、*市生態景觀規劃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5、*市環境質量演變及調控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6、*生態市建設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研究(由市環保局、計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7、*市生態承載力和生態區劃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8、*市生態規劃指標體系及可持續發展模型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9、*市生態建設管理體系及體制創建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10、*市城市生態決策支持信息系統研究(由市環保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
第二步,根據基礎研究成果,形成各分項報告。并在此基礎上,由規劃編制組起草規劃文本,在分別征求省市有關部門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后,形成送審稿。
第三步,規劃文本送審稿提請市政府組織國家和省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論證,經修改后形成草案。
第四步,市政府將規劃文本草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頒布實施。
四、《*生態市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計劃和部門分工
20*年4月下旬,擬訂編制工作方案,經市政府同意后組織實施。
20*年6月,編制組成員部門確定參與規劃編制的處室和人員,6月10日前報規劃編制組辦公室(市計委發展規劃處);6月15日前規劃協調人主持召開編制組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工作任務,開始10項基礎研究的準備工作,落實研究單位、人員和經費,啟動基礎研究。市有關部門(編制組成員)根據規劃編制內容和要求,收集本部門掌握的相關材料和研究成果,送交規劃編制組辦公室。
20*年7月—12月,開展基礎研究,分別由市計委、市環保局負責,市有關部門(編制組成員)配合和參與。
20*年1—3月,規劃編制組提出規劃編制提綱,集中力量完成規劃文本初稿。
20*年4月,在分別征求省市有關部門和專家意見后,形成送審稿。20*年5月,規劃文本送審稿提請市政府組織國家和省有關專家進行評審論證,經修改后形成草案。
20*年6月,市政府將規劃文本草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并頒布實施。
- 上一篇:城區河道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腦損傷語言認知障礙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