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數據庫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04 04:17:00
導語:人事數據庫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標與時限要求
利用半年時間,按照統一標準,在我市基本建成多層次、多用途的數據庫系統,逐步實現從信息資源收集、整理、分類、儲存到利用的科學化、規范化管理,高效率、高質量地為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服務,實現人事人才管理的科學化、信息化。
各縣(區)、市直各單位要在20*年10月10日以前完成公務員數據庫建設工作,20*年12月30日以前完成事業單位數據庫建設工作,從20*年元月份開始,市人事局將和各縣(區)人事局、市直各部門進行數據交換,逐步開展應用工作。
二、方法與步驟
建庫的具體方法:
1、按照統一規劃和統一標準,在基層單位建立本單位系統數據庫,實現建庫于基層,服務于基層,更新于基層。
2、在建立各基層單位系統數據庫的基礎上,由各上級人事部門負責建立各自中心數據庫,用于滿足各職能部門對人員綜合信息管理的需求。
3、各級中心數據庫建成后,逐步實現各項人事管理工作,特別是統計工作計算機化,變手工數據處理為計算機處理,并向全市人事管理工作計算機化方向過渡。
建庫的具體步驟:
1、各縣(區)人勞局、市直各部門將本縣(區)、本系統軟件訂購情況匯總后,于20*年9月18日前報市人事局。
2、全市數據庫建設人員培訓工作安排在9月17日進行。各縣(區)、市直各部門也要在短期內組織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3、各基層單位根據要求,安排專人采集單位和個人信息,填寫本單位《單位信息采集表》和《人員信息采集表》,并以本人檔案和原始資料為依據,在嚴格審核的基礎上將信息錄入軟件中。信息采集要求“準”、“全”、“新”。即:所有信息要求準確無誤;《采集表》中凡涉及到的信息要一個不漏地全部采集并填寫;現有身份、工資狀況等信息點要以公務員登記和工資改革后的情況為準。
4、各基層單位將錄入的單位和人員信息進行模擬生成統計報表,檢驗數據錄入的正確性。
5、各縣(區)人勞局負責審定本縣(區)單位和人員信息數據,經局長簽字后用軟件報市人事局驗收;市直部門負責審核本系統單位和人員信息數據,經審核人和單位主要領導簽字后,用軟件報市人事局審定,并提供信息采集表和相關證明材料(所需證明材料以附表《人員信息表重點信息解釋》要求提供)。
6、各基層單位對數據庫信息進行日常更新維護,接受市、縣檢查驗收后,并入各級人事部門中心數據庫。
建庫應遵循的原則:
1、統一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市人事局負責建立和維護全市人事人才中心數據庫,也就是一級庫,各縣(區)、市直各部門負責建立和維護本地、本系統的數據庫,也就是二級庫,并定期向市人事局中心庫傳輸數據。市直下屬單位和縣(區)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建立三級庫,并負責向所屬的二級庫傳輸數據。三級建庫單位因人員過少或其他條件限制建庫有困難時,也可委托所屬二級建庫單位代建數據庫。
2、邊建設邊應用的原則。建立人事人才數據庫的目的在于應用,通過應用及時更新人事業務變化數據,不斷提高人事管理工作效率,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準確的數據信息服務。數據庫建設要與統計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利用數據庫快速、準確、方便地完成統計工作;要逐步與工資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公務員管理、軍隊轉業干部管理等人事業務結合起來,以應用數據庫促進人事業務規范化管理,同時通過人事業務工作,實現對數據庫信息的自動更新。
3、重在維護的原則。要建章立制,使數據庫定期更新,以保證系統數據庫的動態性和時效性。系統數據庫的建設,要立足于建成一個,利用一個,維護一個。
三、標準與結構
1、標準化的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是以國家人事部下發的《關于印發<人事人才信息分類代碼與數據結構》的通知中的《分類代碼與數據結構》為依據和標準(單位代碼編寫說明和各部門代碼見附件)。
2、統一的軟件和系統數據結構。建立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系統數據庫均統一使用“通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統(甘肅版)”軟件和省人事廳設置的系統數據結構。軟件有簡明版(適合40人以下單位使用),每套960元;標準版(適合40—150人以下單位使用),每套3800元;經濟版(適合150人以上單位使用),每套4800元。系統數據結構在“甘肅省人事信息網”網站下載,以保證全市信息數據的交流和共享。
四、范圍與作用
系統數據庫是由人員信息數據庫和單位信息數據庫組成。
入庫人員和單位的范圍:
1、黨政機關單位及人員的信息。
2、人大、政協和法、檢機關單位及人員信息。
3、派、群眾團體單位及人員的信息。
4、各類事業單位及人員的信息。
5、各類離退休人員的信息。
系統數據庫的作用:
1、對入庫人員和單位的基本信息實現查詢、檢索,從微觀上提供各類人員和單位的具體信息,對各類有關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同時可實現逐級匯總,輔助宏觀人事管理體系的形成。
2、減少多頭、多渠道的數據重復采集,實現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準確及時地為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實施對公務員、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等各類人才的宏觀決策和管理提供服務。
3、運用計算機技術,對各類入庫人員進行分析預測、控制及日常管理。
4、自動生成人才、工資及其他各類統計年報,實現統計報表生成和傳輸的計算機化。
5、逐步實現各類人事人才業務審批、管理計算機化。
五、檢查驗收
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將對各縣(區)、市直各部門系統數據庫的完成情況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合格的數據庫,接入市人事局中心數據庫,并入全省、全國數據庫。檢查驗收結束后,將進行情報通報。
檢查驗收的重點內容有兩個方面,一是上報的數據是否采用最新數據結構;二是數據庫中的單位信息、人員信息是否完整、準確。
檢查驗收的具體時間為:市直單位公務員數據庫20*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驗收;市直事業單位人員數據庫20*年11月1日至12月15日驗收;縣(區)公務員數據庫20*年10月16日至10月17日驗收;縣(區)事業單位人員數據庫20*年12月15日至12月30日驗收。公務員信息數據庫上報審批時間見附件。
六、組織領導
系統數據庫建設是人事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開展整體性人才資源開發和實現人事宏觀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各縣(區)委組織部、人勞局,市直各單位要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結合本地實際,統籌規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在組織機構、人員配備、財力支持等方面逐項落實。同時要確定有關科(股)室和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在確保建庫質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系統數據庫建設工作,努力開創我市人事人才管理和人事信息化建設新局面。
- 上一篇:護理安全防范措施分析論文
- 下一篇:結腸造口患者護理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