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清理檢查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04 04:20:00

導語:人事清理檢查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人事清理檢查工作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落實《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清理檢查工作的通知》和市委辦、市政府辦《關于印發規范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組織人事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精神,摸清我市機構編制、財政供養人員和行政事業單位臨時聘用人員現狀,進一步規范機構、編制、職數、供養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管理,使我市機構編制、組織人事、財政供養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二、清理檢查的范圍和內容

(一)清理范圍:

全市各級行政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及全額、差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二)清理內容:

1、機構和職數清理工作主要內容:

(1)未經編制部門批準擅自設立的獨立機構;

(2)未經編制部門批準擅自設立的內設機構;

(3)因職能弱化而明存實亡的機構;

(4)超職數配備的領導干部(含內設機構領導干部)。

2、財政供養人員清理主要內容:

(1)已經辦理離退休手續,仍未改發離退休生活費的人員;

(2)已經死亡,仍未停發工資或離退休生活費的人員;

(3)已經辦理調離手續,非特殊情況仍在原單位領發工資的人員;

(4)受紀檢和政府部門懲戒人員未重新辦理人事編制調整手續,仍領發原工資的人員;

(5)請人頂替,本人不在本職工作崗位工作或無法勝任工作,仍領發工資的人員;

(6)連續曠工15天以上或年累計曠工30天以上的人員;

(7)與單位有協議,長期不上班,保留編制手續或只領取財政工資的人員;

(8)辦理了編制手續,但沒有正常上崗的人員;

(9)長期借用不回編制所在單位上崗的混編混崗人員;

(10)非政策規定自費在外脫產參加學習,仍在原單位領發工資的人員,或未領工資但財政仍保留供養關系的人員。

(11)已經辦理停薪留職或者已辭職、辭退,繼續在單位領取工資的人員;

(12)凡未到人事部門履行病事假審批手續,長期休假,領發原工資的人員;

(13)對組織安排不滿或以單位指派外出招商、討債等名目而未履行職責的不在單位正常上班的人員;

(14)單位擅自批準退養、退二線、協議離崗,而仍由財政供養或單位自籌供養的人員;

(15)經組織人事部門批準退養、改非(退二線),原則上要求回原單位上班但實際未正常上班而享受在職待遇的人員;

(16)經歷次改革明確改制的不再納入編制管理的單位職工仍按改革前方式由財政供養的人員;

(17)已改為“以錢養事”的單位但仍按原工資福利發放方式進行供養的人員;

(18)到非財政統發的企事業單位任職或兼職領薪,工資繼續由財政統發的人員;

(19)編制和人事手續不齊全的人員;

(20)已買斷工齡,拿到補償后又重新上崗由財政供養的人員;

(21)其他類違反編制、人事、財政政策的人員。

3、臨時聘用人員清理的對象:全市各級行政事業單位目前所有臨時聘用人員均屬清理的對象。

三、清理檢查的方法步驟

這次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財政供養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清理檢查工作按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一)宣傳發動階段(11月17日至22日)。各單位要貫徹落實全市動員會議精神,迅速召開專題班子會議和全體干部職工會議進行傳達貫徹。各單位要在明顯位置張貼全面清理通知。要通過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開展清理檢查工作的政策意義。

(二)自查自清階段(11月23日至12月10日)。各部門單位對所屬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財政供養人員和臨時聘用人員進行自查清理,如實填報相關表格,分別簽名并加蓋公章后連同相關文件和電子文檔、自查報告一并報市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人事局)。同時,對各類上報表格要在明顯位置長期張榜公示,方便群眾監督和舉報。不進行公示或逾期不報,視同瞞報。

(三)督辦檢查階段(12月11日至12月31日)。市清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派督查組,采取明查暗訪等形式,督辦檢查各單位機構編制和財政供養人員、臨時聘用人員清理工作情況。發現不報、瞞報、弄虛作假的,視情節輕重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作出黨紀政紀處分。

四、清理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和要求

(一)為了加強對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事清理工作的領導,市委、市政府決定成立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組織、紀檢監察、人事、編制、財政、勞動保障、法院等部門參加的全市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清理清查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場)、街辦、開發區,市直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相應機構,組建工作專班,精心組織,狠抓落實。各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清理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組織人事領導和填報人為直接責任人。

(二)各獨立核算單位要按冶編辦[20*]10號文件的要求落實編制實名制,做到機構編制、職數、崗位、人員一一對應。在此基礎上由各單位對照清理機構編制和供養人員、臨時聘用人員實行自查自報自糾。各主管單位要負責督促二級單位如期完成清理工作任務。

(三)市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對上報表格進行聯合會審,核實“三清理”情況,核定臨時聘用崗位。這次清理后,財政部門將按市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的人員核發財政工資,人事部門將按市清理工作領導小組核定的聘用崗位實行人事派遣。此次沒有報出的人員,編制和人事關系全部核銷,不得再以任何途徑、任何方式納入供養,不得報帳。

(四)各單位必須將本次清查方案進行公示,同時自清自查結果也必須公示,自查報告、表格等必須由一把手簽字后上報。

五、規范機構編制和臨時聘用人員管理

今后,全市各級行政事業單位不論以何種渠道增加何種人員,必須全部納入編制管理和人事計劃管理范疇。機關公務員錄用嚴格按照《國家公務員法》公開招收錄用,機關工勤崗位和事業單位,確因工作需要增加工作人員的,要按照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實施全省事業單位人員聘用制度的通知》和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大冶市規范機關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與組織人事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冶辦發[20*]33號)的要求,在編制限額內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實行合同聘用、崗位管理和人事。同時,要大力推行機關事業單位輔助、保障崗位社會化改革,成立大冶市人事派遣中心,實行臨時聘用人員“人事派遣制度”,按照以錢養事的原則,實現輔助、保障崗位用人由單位人向社會人、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本次清理后,對不嚴格執行機構編制、組織人事有關規定和財政供養政策,擅自設立機構、超職數配備干部、不按組織人事規定調配人員、隨意聘用臨時人員的單位,要嚴肅追究主要負責人及相關人員的責任,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人員管理與財政供養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