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12 09:53:00
導語: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及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國家、省、市關于實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文件為依據,堅持崗位設置管理與事業單位用人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結合,通過實行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控制,引導事業單位因事設崗、按崗聘用、以崗定薪、合同管理,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現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轉變,增強事業單位生機與活力,建立符合事業單位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推動我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實施范圍
(一)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列入事業編制管理范圍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本實施方案進行崗位設置,建立和完善崗位管理制度。
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參照本實施方案執行。
經批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各類企業所屬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不適用本實施方案。
(二)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管理。
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有關規定執行。
三、基本原則
事業單位應在定功能、定規格、定編制的基礎上,按以下原則進行崗位設置:
(一)規范有序。事業單位應當在編制員額范圍內,根據國家、省和市規定的崗位設置權限、程序和經核準的結構比例、最高崗位等級設置崗位。
(二)科學合理。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單位功能、職責任務和工作需要,科學確定本單位所需崗位的名稱、類別、職責、任職條件、任務和崗位等級。
(三)精簡效能。事業單位應當結合單位的社會功能定位和公益目標任務,綜合考慮優化人員結構、提高服務效能、提升競爭能力、降低運行成本等因素設置崗位。
(四)動態管理。事業單位應當根據社會事業發展、單位功能調整的實際情況,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權限,適時對崗位設置方案和崗位說明書進行動態調整,確保崗位設置適應社會公共服務需要。
四、方法步驟
全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實施工作按照以下四個階段進行:
(一)準備階段
1、組建工作班子。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礎工作,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各主管部門、事業單位均要成立相應的工作班子,由單位領導、組織人事、紀檢干部和職工代表等組成領導小組,負責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決策、協調和重大問題的研究。在組織人事職能科室設立工作辦公室,負責抓好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貫徹落實。
2、組織專題培訓。組織轄市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組織、人事干部進行專題培訓,認真學習有關文件,全面、準確地掌握政策規定,明確崗位設置工作的任務、方法、程序、步驟和基本要求,為開展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打好基礎。
3、組織學習宣傳。轄市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要召開專門會議,認真學習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的相關文件,向廣大職工進行廣泛、深入、細致的宣傳,確保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能知曉政策、熟悉政策,統一思想,了解這項工作,從正面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導工作,化解工作中潛在的矛盾,使全體職工支持參與事業單位崗位設置工作。
4、開展調查摸底。轄市區、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應全面掌握事業單位現狀,了解單位機構編制、職責任務、現有崗位和人員結構情況,對照崗位設置管理相關政策,對人員情況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掌握開展這項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崗位設置奠定堅實基礎。
(二)崗位設置階段
各事業單位應根據國家、省、市和行業主管部門政策規定,結合機構編制、單位規格、人員結構、承擔任務和職責等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并予以核準。
1、制定單位崗位設置方案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確定事業單位所屬類型。事業單位及主管部門根據機構編制部門批文及單位實際情況,按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和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明確單位所屬類型及主體崗位。
(2)根據職責任務設置崗位。事業單位設置崗位應根據機構編制、規格、任務和職責,進行梳理,按內設機構層層分解,科學設置各崗位的類別、名稱和等級。明確專業技術主系列崗位和各類、各級崗位的數量、最高崗位等級。
(3)制定單位崗位設置方案。事業單位根據本單位所屬類型和各類崗位及等級設置情況,制定崗位設置方案,填寫《*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審核表》(見附件1)和《××單位崗位設置方案補充說明》(見附件2)。
2、上報核準單位崗位設置方案按照以下程序、權限進行:
(1)轄市區事業單位總體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由轄市區人事部門以文件形式報市人事部門核準。
轄市區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由轄市區組織、人事部門核準,具體程序、辦法由轄市區組織、人事部門制定。各轄市區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批復,由轄市區組織、人事部門于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向市人事部門備案。
(2)市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報主管部門審核,主管部門審核后以文件形式報市人事部門核準。市直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直接以文件形式報市人事部門核準。文件后須附材料:《*市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審核表》、《××單位崗位設置方案補充說明》和機構設置批文復印件等。
(三)組織實施階段
1、制定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事業單位按照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結合本單位實際,在核準的崗位總量、結構比例和最高等級限額內,制定本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應包含以下內容:
(1)崗位設置實施方案的政策、依據和原則;
(2)實施范圍;
(3)崗位設置情況;
(4)崗位聘用條件;
(5)崗位聘用程序與辦法;
(6)實施步驟;
(7)組織領導;
(8)實施工作的有關要求。
2、編制崗位說明書。崗位說明書是對本單位各崗位承擔的工作職責任務、崗位工作標準和各崗位聘用條件、要求的描述。崗位說明書是人員聘用和崗位管理的核心內容。
崗位說明書主要包括:崗位職責任務、崗位工作標準、崗位聘用條件(崗位說明書見附件3)。
3、廣泛征求意見和建議。單位崗位設置實施方案要廣泛征求職工意見和建議,經單位或主管部門設立的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討論,由單位負責人集體研究,提交職代會通過,并報主管部門審核備案。
4、組織實施。事業單位按照通過的實施方案,嚴格按政策、程序,對本單位現有人員確定崗位類別、崗位等級,積極穩妥地組織實施崗位聘用,涉及到崗位及崗位等級變化的,重新簽訂或變更聘用合同(聘用合同變更表見附件4)。
崗位聘用中涉及到領導人員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權限的規定執行。
(四)檢查驗收及認定階段
事業單位完成崗位設置和崗位聘用后,進行聘用情況匯總,填寫《江蘇省事業單位崗位聘用情況匯總表》、《江蘇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人員聘用備案表》,連同有關材料經主管部門審核后,報人事部門檢查驗收及認定。
認定的主要內容包括崗位設置方案是否經過核準,是否符合國家、省和市崗位設置規范性要求,是否控制在核準的崗位結構比例內,是否符合崗位聘任條件和簽訂合同要求。
崗位設置聘用工作符合崗位設置管理有關政策規定的,單位可以憑組織、人事部門驗收認定的《江蘇省事業單位崗位聘用情況匯總表》、《江蘇省事業單位崗位設置人員聘用備案表》,兌現崗位工資待遇。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轄市區、主管部門、事業單位一定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復雜性,切實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制定崗位設置方案,抓好組織實施和崗位聘用工作。要抽調責任心強、業務熟練同志,集中精力抓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
(二)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崗位設置管理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轄市區、市各主管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嚴格按照政策規定,統籌兼顧,合理安排,做好本地區、本部門崗位設置管理的組織實施工作。全市各事業單位要將崗位設置管理工作與自身擔負的職責任務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本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工作。
(三)精心組織、穩慎實施。崗位設置管理是事業單位人事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事關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各單位要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堅持標準,嚴格程序,結合實際,認真落實各項政策,組織實施好各環節的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先平穩過渡、再深化完善的原則,妥善處理好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與推行聘用制度和工資制度改革之間的關系。在首次開展崗位設置時,保證事業單位現有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按照現聘職務或崗位進入相應等級的崗位。要加強宣傳、教育、管理、協調,做到既積極推進,又穩慎實施,確保職工、單位、社會的穩定和各項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