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10 10:48:00

導語:農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方案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建設內容及試點范圍;指導思想和原則;試點村申報及資金、設施投入辦法;時間進度安排;工作要求;建成后的管理幾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中,主要內容包括:試點范圍,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基本建設標準、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思想和原則,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要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以滿足不同群體層次村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為重點,以整合資源為基礎,因地制宜,擴大試點,逐步推進;統籌規劃,統一功能、整合資源,合力推進、因地制宜,務求實效;投入辦法,試點村申報辦法、建設資金籌集辦法;工作要求,建立工作協調管理機構、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加強項目建設管理;管理工作,明確產權歸屬、落實管理措施、各縣(市)要認真研究落實建成后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長效運行機制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村基層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城鄉和諧發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內容及試點范圍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是適應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要求,通過整合村級管理職能和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搭建的面對村民的公共服務平臺,是構建基層政府與農民新型關系的重要基礎設施。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包括:村委會(黨支部)辦公室、綜合辦公(檔案)室、警務民調(值班)室、黨員遠程教育(多功能活動)室、閱覽(寬帶網瀏覽)室、乒乓球室、老年人活動(棋牌)室、兒童活動(學前教育)室和籃球場、村務公開欄、村民戶外活動小廣場等設施,是村政治、文體活動中心。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基本建設標準為:有一塊不少于1500m2的村民活動廣場、一個硬覆蓋的標準籃球場和不少于300m2的綜合業務用房,以便安排各種功能設施。有條件的村可適當擴大面積。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作在新民市、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進行,結合《關于抓緊解決部分村級組織無活動場所問題的通知》(沈組通字〔2006〕22號)中提出的105所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通過整合資源,同步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同時,在4縣(市)各選擇一個環境整治優秀村,利用現有資源改造建設1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二、指導思想和原則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要以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針,以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以滿足不同群體層次村民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為重點,以整合資源為基礎,因地制宜,擴大試點,逐步推進。其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一)統籌規劃,統一功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要納入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與村屯改造規劃統籌安排。要統一設計標準、統一功能要求。

(二)整合資源,合力推進。要注意整合、利用現有房屋資源,統籌市、縣(市)對村公共事業的各種投入,集中扶植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村。通過整合資源,使各項建設同步到位。

(三)因地制宜,務求實效。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在確保基本建設標準的基礎上,人口較多、有條件的村,可視情況增加建設規模;人口較多、經濟有困難的村,可按人均0.6-1m2的標準預留、規劃文化活動廣場,做好中心用房擴建方案,待有條件時實施。

三、試點村申報及資金、設施投入辦法

(一)試點村申報辦法。

1.申請試點的村必須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對申報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的試點村進行表決通過,并承諾由所在村利用機動地或調整承包土地安排不少于1500m2的建設用地,整合原村委會辦公用房用于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也可承諾利用閑置村辦小學等資源改造建設公共服務中心。

2.申報試點村必須由鄉(鎮)政府委托有相應資質的建筑設計單位編制初步設計和投資概算。申報材料由各縣(市)發改局初審后,統一匯總上報市發改委。

3.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建委聯合審核申報材料、建設改造方案,確定試點村名單。

(二)建設資金籌集辦法。

1.村民文化活動廣場。由鄉(鎮)、村負責落實建設用地。籃球場、亮化、綠化建設所需資金通過市小城鎮建設資金安排。

2.服務中心用房。列入試點建設計劃,新建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每個村通過市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安排10萬元,通過市財力基建資金安排10萬元,兩筆資金整合,建設不少于300m2的服務中心用房,接入供暖設施。建設資金不足部分由縣、鄉、村自籌解決。利用閑置村辦小學改造建設的,由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核定建設內容,按建設內容確定補助資金,通過市財力基建資金安排,每個村最多不超過10萬元;4個環境整治優秀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改造項目,通過市財力基建資金安排,每個村不超過10萬元。

3.設施設備配置。試點村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家具及辦公用品配置,由市財政按規定統一采購,統一配置。電腦、圖書、文體設施、老年活動設施、學前教育設施等,分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體育局、民政局、教育局提出配置標準,落實資金來源,并按標準為建成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備相應設施和設備。

四、時間進度安排

(一)2007年3月15日前,確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設計方案,健全工作機構,下發工作方案

(二)2007年3月23日前,完成試點村的申報及審核、確認工作。

(三)2007年3月23日至4月15日,完成試點村公共服務中心初步設計審查、確認及施工圖設計工作。

(四)2007年4月15日至6月15日,完成村民文化活動廣場、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用房基礎設施建設。

(五)2007年6月15日至6月25日,完成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相關設施、設備配置工作,確保7月1日前投入使用。

五、工作要求

(一)建立工作協調管理機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是跨多個行業部門,涉及市、縣(市)、鄉、村四級的系統工程,市成立由市領導掛帥、市直相關部門參加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領導小組,由市委組織部、市發改委、財政局、建委牽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改委,負責試點工作的統籌和協調。

新民市、遼中縣、法庫縣、康平縣也要指定一名政府領導負責本縣(市)試點工作,縣(市)發改局為工作協調機構。

(二)明確各部門職責。通過市直相關部門密切合作,統籌行政資源,形成合力,全力推進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市委組織部:負責協調村級組織辦公用房、黨員遠程教育系統與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同步實施。檢查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家具及辦公用品配置落實情況。

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負責制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文化設施配置標準,并為建成的中心同步配置文化設施。

市發改委:負責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辦公室日常工作,會同相關部門確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村、項目建設方案;監督檢查工程進度及質量。

市建委:負責組織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平面、功能布局、村民活動場所規劃設計及與之配套的綠化、亮化建設項目典型方案設計,制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規劃設計導則》,報市政府相關部門審定。負責按標準實施村民文化活動廣場建設。

市財政局:負責按計劃撥付市級年度建設補助資金,對政府采購進行監督管理,對工程預結算進行審核。

市民政局:負責制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老年人活動設施配置標準,并為建成的中心同步安裝標識、村務公開欄,配備老年人活動設施。負責指導縣(市)、鄉(鎮)、村加強對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管理和維護。

市體育局:負責制定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體育設施配置標準,為建成的中心配置體育設施。

市教育局:負責制定學前教育設施配置標準,為建成的中心同步配置學前教育及兒童活動設施。

市農委:負責指導試點村接入、使用農業信息網。

市檔案局:負責指導建立村級檔案室(柜)。

市審計局:負責依法對項目的建設和決算進行審計。

市監察局:負責監察各有關部門工作落實情況,對招投標和資金管理情況進行檢查,查處違規行為。

各縣(市)政府:負責試點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設計委托工作及初審上報,組織建設項目實施,負責工程質量、進度,加強建設資金管理,嚴格按規定使用撥付資金。

(三)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各縣(市)、試點村所在鄉(鎮)、村必須保證市級補助資金全部用于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不得挪用。市建設補助資金分兩次下撥,項目確定后撥付70%,項目竣工后撥付30%。對出現的各種違規行為,除扣減市級補助資金外,要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并嚴肅處理。

(四)加強項目建設管理。市發改委、建委分別組織項目監管小組,聘請專業監理公司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理,確保工程質量、進度,建好惠民工程。

六、建成后的管理

(一)明確產權歸屬。建成后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用地屬村集體所有,地上建筑物屬國有資產,使用權歸村集體,村級組織要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不得對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進行出租、抵押、抵債、變賣。

(二)落實管理措施。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各級民政部門要指導鄉(鎮)、村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各項規章制度。各縣(市)、鄉(鎮)、村要切實落實管理措施,加強對設施的使用、維護管理,保證公共服務中心的有效運行。

(三)各縣(市)要認真研究落實建成后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長效運行機制,多渠道籌措落實運行經費,建立切合實際的管理體制,統籌人員安排,以充分發揮公共服務中心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