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經普工作執行方案
時間:2022-05-30 04:27:00
導語:市區經普工作執行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國發35號)和《省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二次全省經濟普查的通知》(黔府發8號)、《市人民政府關于開展第二次全市經濟普查的通知》(筑府發57號)精神,現結合云巖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普查的目的和意義
第二次全區經濟普查是一項大型的區情區力調查。通過普查,全面掌握第二、第三產業發展的規模、結構和效益等信息,反映近年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并為政府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制定發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全面摸清全區各類企業單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基礎信息數據庫系統,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完善國民經濟核算制度。
二、普查的對象和范圍
(一)普查的對象:是在我區境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二)普查的范圍:包括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以及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等。
三、普查的內容和時間
(一)普查的內容:包括單位基本屬性、從業人員、財務狀況、生產經營情況、生產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動情況等。
(二)普查的時間:普查的標準時點是12月31日,資料時期為度。
四、普查的方法和原則
普查采取“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分工協作、全面清理”的普查方法。法人單位實施“在地”統計及所屬產業活動單位歸屬法人單位統計的原則;個體經營戶按照“全面清理,全面調查”的原則進行,具體要求如下:
(一)組織普查試點。普查登記前,各級普查機構必須按照省、市經濟普查辦公室統一要求組織試點,通過組織試點,發現問題,理清思路,明確方法,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開展。
(二)進行單位清查。該項工作在普查登記前必須完成,具體步驟如下:
1.行政區劃的清理。即對區、鎮、村的行政名稱和代碼進行清理,在此基礎上,與民政部門資料進行核對,并按行政區劃編碼規則編制代碼。
2.劃分普查小區。普查小區原則上按社區、居(村)委會劃分,對普查小區進行編號和實地踏勘,關鍵是要把握普查小區邊界的界定,目的是保證小區劃分中單位的不重、不漏。
3.整理清查名錄。由編制、民政、稅務、工商、質監以及其他具有單位審批權的部門,負責向區經普辦提供其審批或行政登記的單位及個體經營戶資料。區經普辦以區基本單位普查名錄庫數據和部門提供的單位變動資料為基礎,進行比對、排重,形成清查前的單位名錄。
4.單位清查。以清查前的單位名錄為基礎,按照普查小區進行全面清查。通過清查,整理出本次普查的基礎單位名錄和個體經營戶摸底庫,要確保摸底庫中單位和個體經營戶名錄不重、不漏,條理清晰、準確。以此為依據,進行普查登記。
5.普查登記。按照統一要求進行普查登記。
五、普查的宣傳動員
經濟普查是一項綜合性國民經濟大規模調查。區經普辦要充分依靠政府、宣傳部門、新聞單位、各種媒體和基層群眾組織的力量,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和橫標、宣傳畫、版報等多種形式,廣泛深入宣傳經濟普查的重大意義和有關要求,真正做到家喻戶曉,解除普查對象的思想顧慮,積極參與和支持普查工作,為普查工作的順利實施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與輿論氛圍,確保普查登記工作的順利進行。
六、普查的組織實施
此次普查涉及范圍廣、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此次經濟普查的重要性和深遠意義,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切實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按照“全區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區街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要求,區政府決定成立云巖區第二次全區經濟普查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負責普查的組織與實施,普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區統計局),具體負責普查的日常組織與協調。其中,涉及普查宣傳動員方面的事項,由區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涉及落實普查經費方面的事項,由區財政局負責協調;涉及工業企業普查、交通運輸企業、個體營業運輸、鄉鎮企業名錄等方面的事項,由區發改局負責協調;涉及三產中商貿、服務、個體、商務流通方面的事項由區商務局負責協調;涉及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名錄方面的事項,由區工商分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負責協調;涉及機關和事業單位名錄方面的事項,由區編委辦負責協調;涉及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名錄方面的事項,由區民政局負責協調;涉及組織機構代碼方面的事項,由區質監分局負責協調;涉及教育文化方面的事項,由區教育局、區文體局負責協調;涉及科技活動項目及相關企業情況、信息產業、動漫等方面的事項,由區科技局負責協調;涉及各部門、各單位及其普查工作人員在普查工作中違法違紀行為的事項,由區監察局負責協調處理;區政府督查室負責對責任單位進行責任督查。各有關部門要按照省、市、區的統一部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通力協作、密切配合,認真做好這次重大區情區力普查的宣傳動員和組織實施工作。全區經濟普查工作人員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從區直相關部門、各街道(鎮)抽調。
七、普查工作的進度安排
普查工作從4月開始,分普查準備、普查登記和普查數據處理、普查資料開發利用和總結表彰三個階段。
(一)普查準備階段(12月以前)。成立普查機構、抽調工作人員、擬定實施方案和工作文件、開展宣傳動員、普查試點、數據處理程序編制及下發、工作布置及業務培訓、表格印刷及分發、單位清查、個體經營戶清查并同時普查等。
(二)普查登記及數據處理階段(12月31日—10月)。完成普查登記、數據質量審核和抽查、分級數據處理和匯總上報。
(三)資料開發利用及總結表彰階段(8月—12月)。建立區級基本單位信息管理系統和經濟普查數據庫系統,組織對普查資料的開發應用、編輯出版。同時,區和直報各有關部門分別對經濟普查進行工作總結和業務技術總結,對普查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
八、普查工作的督促檢查
經濟普查工作的督查是保證經濟普查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區經普辦要將督查工作貫穿于普查的始終,與各成員單位一起組成督查組,分階段對各項工作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每個環節都不容忽視,每個階段都要進行認真仔細的檢查,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確保普查各環節工作萬無一失。
九、普查的數據質量控制
普查的數據質量是確保普查成功的重要標志,普查工作人員務必樹立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始終把數據質量貫穿于普查的全過程,樹立全程控制與重點控制相結合的思想,嚴格按照要求實施普查數據質量控制。
全程控制就是從普查一開始,就把質量控制的思想貫穿到普查工作的方方面面。各調查組要根據本組的普查范圍、普查報表和普查指標,制定數據質量控制辦法,真正抓好整個普查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質量控制工作。
重點控制就是在全程控制的基礎上,分析普查各階段要完成的工作重點和目標,抓住控制的重點,避免面面俱到而忽略對重要問題的有效控制。
(一)事前質量控制。重點抓好普查的宣傳、各類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的清理核實、普查的業務技術培訓、普查試點等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提高普查數據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事中質量控制。著重抓好源頭數據的登記填報質量工作,區經普辦、區直各有關部門要分別組織工作組深入到基層,加強對填報單位(戶)的檢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力爭把差錯消滅在基層。
(三)事后質量控制。著重抓好對上報數據的審核、查詢、復查和評估工作,普查登記工作結束后,區經普辦要按照統一部署,組織進行數據質量抽查工作,對普查數據進行稽查、校驗、評估、驗收,嚴把數據質量關。其中,個體經營戶的數據質量抽查應在單位清理和同時對個體經營戶調查后及時進行。區經普辦將組織人員進行交叉檢查,確保數據質量控制落到實處。
十、普查的數據處理
經濟普查的數據處理工作是經濟普查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整個經濟普查工作的成敗。采取市、區兩級數據處理,各級直接匯總普查基層表數據的工作模式,嚴格執行統一規定的數據處理模式、工作流程和操作規范,使用統一下發的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經濟普查數據處理,嚴格按照統一規定的時間、數據格式和要求上報普查數據。
十一、普查資料的開發利用
經濟普查資料的開發利用是普查成果產生社會效益的具體體現,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有關規定,在對經濟普查中的國家秘密和被調查者的商業秘密進行嚴格保密的基礎上,對經濟普查資料進行綜合開發利用。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以普查公報的形式向社會公開;二是分級建立健全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和經濟普查數據庫;三是編輯普查資料匯編并公開出版;四是組織課題研究。
在對經濟普查資料進行使用時,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有關規定,認真履行對經濟普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被調查者商業秘密的保密義務;遵守《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的規定,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履行保密義務。
十二、普查的表彰和處罰
為順利開展第二次全區經濟普查,確保經濟普查數據質量,對經濟普查各階段主要工作和完成情況進行督查督辦。對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有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獎勵。對于干擾經濟普查工作,虛報、瞞報、偽造、篡改、遲報、拒報普查資料,以及泄露國家秘密和被調查者商業秘密的單位和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細則》、《省統計管理條例》和《市統計監督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和要求,予以處罰或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十三、普查的經費保障
按照國務院和省、市政府的要求,經濟普查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并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到位。區財政和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區經普辦要加強財務管理,節儉辦事。
十四、普查的工作要求
所有普查對象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全國經濟普查條例》、《省統計管理條例》和《市統計監督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堅持依法普查,按時、如實地填報普查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數據。區法制辦、區監察局、區統計局要加大對普查工作中違法違紀行為的查處力度,堅決杜絕人為干擾普查工作的現象,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和普查數據質量。經濟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普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普查領導小組及相關工作人員,對在普查中所知悉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要履行保密義務。同時,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主動向新聞單位提供情況,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媒體廣泛宣傳經濟普查的重要意義和要求,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廣大普查人員依法開展工作,為普查工作順利實施創造良好輿論環境。
- 上一篇:關于市區創立安全百日活動工作方針
- 下一篇:領導在四個整治匯報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