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加強出入市口整治方案

時間:2022-06-03 12:04:00

導語:民政局加強出入市口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加強出入市口整治方案

嚴格獎懲。區政府辦公室要強化對出入市口整治工作的督促檢查,強化督查。每周通報整治進度和結果,每月進行評比、通報。對工作進度快、整治質量高的鎮辦,區政府認定后進行懲辦獎補;對整改不力、未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務的按有關規定進行追究問責。

提高鄉村管理水平,為進一步加快鄉村建設步伐。提升鄉村建設品位,根據《疏通交通綜合整治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出入市口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鄭暢通辦〔〕12號)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惠濟區出入市口綜合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圍繞“一區、兩中心、三個產業”思路,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疏通”工作部署。本著高標準、高起點、高品質的原則,大力開展出入市口道路環境綜合整治,解決出入市口的市容環境差、違章建筑占道多、廣告設施不規范等問題,使轄區容貌更加靚麗、交通更加疏通、環境更加優美,構筑城鄉和諧、環境友好的現代化出入市口形象。

二、整治原則

嚴格依照市規劃局編制的市出入市口綜合整治規劃》及市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拆遷征地相關規范和規定開展出入市口整治工作。

(一)道路“紅線”控制。道路紅線依照《市鄉村總體規劃(-2020年)和《市鄉村“六線”規劃控制導則》控制。

(二)道路兩側“綠線”控制。道路兩側綠化帶寬度嚴格依照《市鄉村總體規劃(-2020年)和《市鄉村“六線”規劃控制導則》控制。

(三)交通設施優化。優化道路路燈、人行道板鋪裝等道路附屬市政設施。

(四)服務設施優化。規劃設置加油站、停車場、公共廁所等公共服務設施。

三、整治路段及要求

(一)整治路段

道路“紅線”外兩側“綠線”寬度:規范段50米,局部路段兩側“綠線”25-200米(具體寬度見整治規劃文本)1.該段道路全長24.8公里,道路“紅線”寬度80米。

道路“紅線”外兩側“綠線”寬度各20-50米。具體寬度見整治規劃文本)2.文化路(北四環—濱河路)該段道路全長2.6公里,道路“紅線”寬度60米。

(二)整治要求

做到無占道經營,1.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制定出切實可行的長效治理實施方案。路邊停車整齊規范,沒有違法垃圾堆積場,沒有亂堆亂放現象,確保出入市口道路沿線市容環境整潔、衛生。

形式統一。2.違法建筑整治。對占壓道路“紅線”建筑、構筑物進行撤除;對占壓“綠線”違法建筑、構筑物進行撤除;對綠線內需要保留的建筑物經市有關部門審核認定后進行整飾;成片集中居住的村莊抓緊實施遷村并城改造工作;建筑廣告、門頭招牌尺度適宜、整齊有序。

整體形象符合道路景觀要求;出入市口道路沿線兩側電線桿等管線設施入地敷設;交通劃線、標識系統、信號燈系統齊全;合理設置人行過街天橋。3.道路設施整治。對交通節點、公交站點、停車場、加油站進行整治。

現有的綠化進行養護;對道路兩側“綠線”內依照生態型、都市型及體現區域文化內涵的原則進行園林園藝綠化。4.綠化整治。對綠化帶嚴格按規劃進行控制。

與鄉村特色相呼應;公廁、垃圾箱、座椅、電話亭、閱讀欄等公共服務設施結合現有及規劃的游園、公交站點、景觀節點等進行整治、提升。5.附屬設施提升、整治。雕塑小品要統一設置。

四、責任分工

(一)各鎮辦對整治范圍內各條路段所屬局部的綜合整治工作負總責。

(二)區城改辦、規劃分局、國土資源局負責北四環路沿線的鄉村規劃編制及村莊改造規劃編制工作。

(三)區規劃分局負責對保管建筑物的立面整治方案設計進行把關。

(四)區城鄉建設局負責綜合整治協調工作。做好與上級部門的銜接。

(五)區鄉村管理執法局負責道路沿線市容環境衛生整治、戶外廣告牌治理。

(六)區林業局負責道路兩側的綠化維護等工作。

五、整治時間

1.年10月14日前。

2.各責任單位立即啟動對出入市口沿線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的治理工作。

3.2011年3月底前。

六、工作要求

(一)成立組織。區政府成立惠濟區出入市口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見附件)具體負責對此項工作的領導。各鎮辦、各相關部門也要高度重視,成立行政一把手負總責的組織領導機構,迅速行動、狠抓落實,推動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二)提高認識。把此項工作做為重要工作擺上日程,深入貫徹落實“三具兩基一抓手”兩個不允許”一線工作法”要求,認真履行工作職責,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整治任務。

(三)突出重點。要切實負起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各相關責任單位要加強同各相關鎮辦的協調配合,要深入一線,靠前服務,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綜合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