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加強車輛治超方案
時間:2022-06-07 11:21:00
導語:交通局加強車輛治超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大我縣治理車輛超限超載(以下簡稱“治超”)工作力度,保護公路設施,規范運輸市場,保障交通安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3號)、交通部《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著力解決我縣車輛嚴重超限超載的問題,著力構建和諧運輸環境,維護社會穩定。通過建立聯動機制,落實治理責任,建立和完善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長效機制。
二、總體目標
通過超限超載車輛綜合整治,建立健康、規范、公平、有序的道路運輸市場,維護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確保公路設施完好和道路交通安全。
三、組織領導
為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工作的領導,成立縣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
政委:
組長:
常務副組長:
副組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交通局,由兼任辦公室主任。
成員單位:縣委宣傳部、縣政府辦、法制辦、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信訪局、公路局、市交通局107國道縣段治超站、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
四、時間安排
全縣超限超載車輛集中整治行動從年5月1日至年12月30日,為期8個月。
5月1日至7月31日為宣傳發動階段。在此期間,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大造宣傳聲勢,形成治理超限超載車輛的良好輿論氛圍,營造良好的治理環境。
8月1日至12月30日為集中整治階段??h交通、公路、城管、交警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對所負責區域的超限超載車輛進行集中整治。
五、治理重點
重點治理車輛:假軍車、無牌無照“黑車”、車貨總重超過55噸的嚴重超載車輛;
重點治理道路:全縣重要國、省、縣道及工業園區附近車輛超限超載嚴重的路段;
重點治理鄉鎮:等鄉鎮。
六、主要措施
(一)健全機構,加強管理。
在維持市交通局107國道縣段治超站及縣公路局路政執法中隊原有定點治超架構的基礎上,以縣交通局運管和路政執法人員為基本人員班底,另從縣公路局抽調20人、縣城管局抽調30人、縣交警大隊抽調6人組成治超執法大隊,各執法中隊所在派出所派出2名民警維護行政執法秩序。下設直屬中隊及安沙、江背、榔梨、暮云、黃花5個治超中隊,各中隊配備執法隊員20名、執法車1臺、移動檢測設備1臺,在全縣分片區流動執法,重拳出擊,治理超限超載。各執法中隊負責的道路及園區、駐扎地點、停車場、卸載場地等另行行文確定。
(二)明確責任,聯動治理。
1、縣委宣傳部:組織宣傳媒體對超限超載治理進行宣傳發動。協調縣電視臺、《今日》等明確專職記者,集中精力和時間,開辟專欄宣傳治超,重點宣傳車輛超限超載的危害性和治超的必要性、緊迫性,宣傳治超工作的具體部署、整治行動和治理成果。
2、縣政府辦、法制辦:按照各自的職能,對治超工作進行協調監督檢查,不定期開展明查暗訪活動,監督執法部門規范執法行為,杜絕出現公路“三亂”行為。參與治超突發事件處理,妥善做好有關應急工作,維護社會穩定。
3、縣交通局、公路局、交警大隊、市交通局107國道縣段治超站:聯合執行對所管轄的國、省道以及農村公路載貨車輛進行檢查并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處罰,對其卸載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加強源頭管理,建立治超長效機制。其中縣公路局、治超站主要負責縣內國、省道及市管縣道,縣交通局主要負責縣管縣道及各工業園區周邊道路,縣交警大隊主要負責城區道路。
4、縣城管局:協助縣交警大隊負責城區內和重點集鎮超限超載車輛整治,取締影響城市形象的違法違規運輸經營行為。
5、縣公安局:制定治安應急預案,及時處置治超過程中的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安排下轄派出所加強治超現場秩序維護,對聚眾鬧事、抗拒執法、強行沖卡等違法犯罪行為依法進行嚴厲打擊。
6、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做好超限超載治理宣傳發動工作,協助縣直部門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治超執法工作,維護社會穩定。具體負責轄區范圍內鄉、村道路超限超載治理工作。
7、縣信訪局:做好信訪接待工作。
(三)統一標準,嚴格執法。
嚴格按照年七部委下發的《關于印發全國車輛超限超載長效治理實施意見的通知》確定的標準認定和糾正車輛超限超載行為,并按《市公路管理局路政處罰、收費自由裁量階次暫行規定》對超限超載車輛進行處罰。按照“罰繳分離”原則,罰款實行檢測、處罰、收款三分離,并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規定,罰款上交縣財政。
(四)健全機制,確保長效。建立規章制度,從源頭治理超限超載。逐步做到重點工程不使用無牌無證黑車,超限超載車輛不出廠、礦、場。規范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的報批程序,確因特殊原因,超限超載的車輛必須在指定的專用道行駛。通過集中整治,在全社會形成對車輛超限超載行為自覺抵制的良好氛圍,確保道路運輸市場的長期穩定。
七、工作要求
(一)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要處理好治超治限工作與縣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開展超限超載治理的根本目的是規范道路運輸市場秩序,創造良好的道路運輸環境,促進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不能因為治理而影響和制約經濟發展。二是要處理好職能部門之間及地方政府與部門之間的關系。超限超載治理涉及部門多,治理難度大,各有關部門要積極協作,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在縣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共同做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貫徹和落實。三是要處理好車主、貨主的關系。治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增強法制意識和服務意識。通過治理,創造良好的運輸環境,使運價趨向合理,運輸成本降低,讓車主和貨主能夠獲得合理的運輸經濟效益。四是處理好執法與管理的關系。不能單純“以治代管”或者罰款了事,要規范收費行為,嚴禁在治理工作中違反規定亂收費。要積極探索采取法律和經濟的手段,堵疏結合,防止一治就死、一放就亂。
(二)加強信息通報與溝通。在車輛超限超載治理期間,實行值班制度和信息報告制度。超限超載治理領導小組要指定一名聯絡員,各部門明確一名聯系人,加強信息溝通。對治理期間群眾反映的重大問題和工作中出現的矛盾等,要立即報告縣治理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涉及社會穩定、影響團結的問題,要在第一時間向縣人民政府匯報,以便及時妥善解決,避免事態擴大,造成群體性事件。此外,要向社會公開超限超載治理機構的監督和咨詢電話,接受群眾監督。
(三)及時處理突發性事件。在超限超載集中治理期間,針對可能發生的運輸緊張、聚眾鬧事等突發性事件,領導小組要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做好充分準備,建立靈活有效的應急機制。特別是縣交通局負責制定的運輸保障應急預案,縣公安局負責制定的治安保障應急預案等,要保證關鍵時刻能夠行之有效,迅速解決問題。公安機關要提前組織警力,一旦出現堵塞交通、強行沖卡、圍攻執法人員等事件,公安部門應啟動治安應急預案,立即組織應急警力依法妥善處理。
(四)依法開展集中治理。嚴禁憑目測判斷超限超載車輛,嚴禁以罰代糾。治超期間,嚴格執行統一的超限超載認定標準,執法人員應當正確區分輕微超限超載、嚴重超限超載的界限,并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處理。集中整治階段開始起20天內,對車貨總重未超過55噸的首次超限超載的車輛,在卸載并消除其違法行為后,只給予警告,并登記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對所有超限超載車輛必須在糾正其違法行為后,方可放行。卸載物資必須依法處置,不能任意折價變賣。
(五)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由縣治超辦統一安排,聘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重點企業代表各5名,監督治超工作的全過程,保證執法過程公開、公平、公正。
- 上一篇:副市長在機構節能工作會發言
- 下一篇:晚稻和秋糧增產實施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