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特大交通事故條例

時間:2022-06-13 04:15:00

導語:預防特大交通事故條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預防特大交通事故條例

為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高發態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營造良好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根據省、市政府統一部署,縣政府決定從下文之日起到年底,在全縣開展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一)確保全縣道路交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三項指標實現"零增長"。專項行動期間,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比去年同期有所減少,力爭不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杜絕一次死亡5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全縣公路機動車超速,貨車超限,客車超員,酒后駕駛,違法超車,無證駕駛,三輪汽車、殘廢車和拖拉機違法載人、無牌無證機動車上路等交通違法行為明顯減少,超過規定時速50%以上的超速、醉酒駕車、客車超員20%以上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

(三)月底以前完成市級督辦的2處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整治工作。年內縣級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和市、縣級臨水、臨崖、高落差危險路段整治啟動率達到100%,治理完成率80%以上。

(四)重點車輛(客運車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學生接送車)和駕駛人全部實現戶籍化管理。其中,重點車輛和駕駛人的信息采集率、外省籍拖拉機臨時檔案建立率、一年內駕齡的駕駛人"實習標志"發放率、中小學生專門接送車輛標志牌發放率均要達到100%。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強路面管控,從嚴查處交通違法行為

1、實行多部門聯動。公安、交通、農機管理、安全監管等部門要加強溝通協作,由安監部門牽頭成立交警、交通、農機聯合執法檢查組,加強路面監管。交通部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客運班車通過本轄區的時間、行駛路線等情況,并及時提供給聯合執法檢查組,以便有針對性地部署警力;對客運主要線路,特別是跨地市長途客運線路和重點旅游線路,要加強巡邏、重點布控,做到對營運客車以及中小學校的校車、接送車逢車必查,逐車登記,及時查處客運車輛超員、超速行駛、駕駛人疲勞駕駛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要繼續嚴厲查處貨車超限違法行為,特別加強"十一"黃金周期間旅游線路的交通安全管理,迅速形成嚴管高壓態勢。整治期間,確定安文臺口為固定的聯合執法檢查點,進行定點檢查,東仙線為主包括磐縉線、墨新線為流動檢查線路,每天要分別安排人員進行巡查,形成定點與流動相結合的管控網絡。

2、實行"四個一律"。對限速70公里/小時及以上限速路段車速超過限速50%以上的駕駛人,或在限速60公里/小時及以下限速路段車速超過限速70%以上的駕駛人,一律給予吊銷駕駛證處罰;對酒后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一律予以暫扣駕駛證3個月的處罰;對醉酒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一律予以暫扣駕駛證6個月的處罰;對無證駕駛汽車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一律予以行政拘留10日以上(含)的處罰。

3、實行科學監管。公安、交通部門要認真排查事故多發的重點時段、重點路段、重點車型、重點人群,科學調整警力開展針對性管理。公安交警部門要充分發揮科技裝備的作用,將警力和6F測速儀器、車載雷達等裝備重點投向交通高峰、事故多發時段和路段,調整勤務考核辦法,引導執勤民警從單純追求執勤"數量"向數質并重轉變,提高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現率和查處率。加大非現場執法力度,對懸掛外地牌照逃避監控處罰的車輛,要列入黑名單,在路面管理中予以重點監控,一經查獲,從嚴處理。

4、實行重點管控。公安、教育部門要督促學校在加強對校車駕駛人的安全教育的基礎上,從嚴執行中、小學生接送車安全檢查制度,要求駕駛人在出車前必須對機動車的安全技術性能進行認真檢查,杜絕安全設施不全和機件不符合技術標準等具有安全隱患的機動車上路行駛,并保證駕駛員須有三年以上的安全駕齡,做好中小學生接送車輛標志牌發放工作,確保發放率達到100%。同時,教育部門要切實做好學生外出活動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公安、安全監管部門要堅決執行《危險化學品通行證》制度,加強危化品運輸車輛的檢查和管理,嚴格控制其通行路線、時間,對未按規定通行路線、時間行駛以及超速、超載等嚴重違法行為應當依法嚴格予以查處。公安、農業(農機)部門要深化、完善公安駐農機聯絡室制度,嚴厲查處拖拉機載人、無證駕駛、報廢和脫檢車上路等嚴重違法行為。交通、公安部門要結合鄉村道路的特點,重點查處占道堆物施工、晾曬農作物等影響安全行車的違法行為。

(二)強化源頭管理,努力消除交通安全隱患

1、加強客運企業監管。公安、交通部門要嚴格審查客運車輛駕駛人的駕駛資格,公安部門要對近3年來有重大以上交通責任事故、記滿12分和一年內有2次超員或1次超員50%的駕駛人要及時向交通部門通報,并責令單位對其進行再教育、調離崗位或解聘。交通部門要嚴格落實"三關一監督"制度,監督運輸企業加強交通安全生產管理,督促落實責任主體;加大對客運車輛及駕駛人運行過程的動態監控,及時發現并制止駕駛人疲勞駕駛、超速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公安部門要積極配合交通、安全監管部門,定期對客運企業進行檢查,對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交通運輸單位,要停業整頓,限期達標,逾期不能達標的予以取締。

2、加強重點車輛及駕駛人管理。公安部門要切實落實重點車輛及駕駛人"戶籍化"管理措施,排摸掌握客運車輛、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學生接送車輛和外省貨運車輛底數、車輛安全技術狀況及駕駛人安全行車情況,規范信息采集、錄入,做到一車一檔、一人一檔,實現路面管控和源頭管理信息互通和戶籍化,逐步建立長效監管機制。要在工作中著力強化外省籍車輛的管理,通過引導建立自治組織、建立專門數據庫,切實把外省籍車輛納入本地化管理,實現對外省籍車輛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新突破。進一步加強駕駛人源頭管理,嚴把縣管車輛考試關和把機動車駕駛人"實習標志"等制度落到實處。新聞部門要配合公安、交通部門推行客車超員、三輪汽車、拖拉機載人有獎舉報制度,通過報紙、廣播等媒體進行公開宣傳,以增強廣大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對交通違法行為形成有效監督。

3、完善道路安全設施。公安、交通、安監部門加強事故原因調查和分析,確保完成市級事故多發點(段)整治,加大交通事故多發路段排查整治力度;加大道路基礎安全設施建設投入,完善主干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等安全設施,新建、改建公路安全設施建設,做到新建、改建道路時,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交通標線、交通監控、防撞護欄及其他交通安全設施,按照國家標準與道路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同時建設、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

(三)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全民交通安全意識

1、深化"五進"活動。公安、宣傳、教育等部門及各鄉鎮要深入開展以"關愛生命,平安出行"為主題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程,深入到中小學校、客運企業和公里沿線企業、村鎮大力開展以《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和交通安全"十不違"為主要內容的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不斷深化交通安全宣傳"進農村、進社區、進單位、進學校、進家庭"的"五進"工作,把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貫穿于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始終。

2、深入開展專項行動宣傳。宣傳、新聞部門要積極配合公安交管部門在《今日》和廣播電視等媒體上開設專欄專題,對專項行動中查處的嚴重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新聞曝光,通報典型事故案例和分析事故原因,強化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自我保護意識。

3、執法與宣傳教育相結合。公安部門應當結合群眾辦牌辦證、接受交通違法處罰、處理交通事故等業務及日常執勤執法工作中,向群眾宣傳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車管所、駕駛人考試場及有條件的執勤崗點展出交通安全宣傳掛圖,播放光盤。交通部門要指導客運企業等重點單位,組織開展交通安全學習宣傳教育活動,落實內部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發揮客運企業的帶頭和示范作用。農業(農機)部門要結合農時特點,采取適合農村特點的有效形式,加強對拖拉機駕駛人的安全宣傳教育。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縣政府成立由縣委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志身為組長,縣府辦、交通、安監、教育局、農業、交警大隊等部門領導為成員的預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地點放在交警大隊,由交警大隊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各有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的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按照本方案精神,結合實際,精心組織,迅速行動,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

(二)強化督查,狠抓落實。專項行動期間,縣政府將派聯合督查組到各鄉鎮和有關部門進行督查,月下旬各有關部門要對專項行動進行認真總結,縣政府將對照四項工作目標對專項行動進行考核,對措施有力,成效明顯,特別是死亡人數同比去年減少且沒有發生特大交通事故的鄉鎮給予表彰;對工作不力、效果不佳的鄉鎮和部門,要在全縣通報批評,對發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事故的,要組織倒查,嚴格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嚴格執法,文明執法。各部門要堅持嚴格執法,"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嚴厲懲處各類嚴重危害交通安全的違法行為。要堅持文明執法,改進和完善執勤執法方式,杜絕公路"三亂"和粗暴執法,既要嚴禁不作為,又要防止亂作為,避免出有損群眾利益的現象發生。

(四)加強協作,暢通信息。各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密切配合,加強協作,提高整體工作效能。要按照重大交通事故應急預案要求,認真實施"醫警聯動"工作機制,減少事故傷員死傷比。加強信息暢通,從下文之日起,公安、交通、農業、教育、安全監管部門應在每周五下午2:00前向市級對應部門報送本周專項行動情況,每月日前報送當月專項行動工作小結。月日前分別向縣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市級對應部門報送本次專項行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