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縣新農合住院費補償方案
時間:2022-01-22 09:49:00
導語:自治縣新農合住院費補償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盡可能減輕參合農民中重大疾病患者家庭醫藥費用負擔,提高參合農民受益水平,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衛生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方案調整及相關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渝辦發〔〕192號)及市衛生局《關于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二次補償工作的通知》(渝農合辦〔〕3號)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年新農合基金使用率偏低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二次補償原則
新農合住院費用二次補償(以下簡稱“二次補償”)是在新農合基金收支結余大于當年籌集基金15%的情況下,將超出15%的部分基金用于對參合農民住院醫藥費用的再次補償。重點針對按規定比例獲得新農合補償后,仍然難以承擔自付大額住院費用,對其家庭生活、生產帶來困難的參合農民。
二、二次補償對象及范圍
凡年參合農民在年1月1日—年12月31日期間因病住院治療,發生的符合我縣新農合補償有關規定的住院費用。
三、二次補償標準
對符合補償規定的住院費用實施二次補償,根據所住醫院等級,按以下比例分別計算。
(一)在鄉鎮衛生院(一級醫院)發生的住院費用,按符合補償總費用的25%給予二次補償;
(二)在縣級醫院(二級醫院)發生的住院費用,按符合補償總費用的35%給予二次補償;
(三)在市級醫院(三級醫院)發生的住院費用,按符合補償總費用的40%給予二次補償;
(四)患惡性腫瘤、腎功能衰竭者,一年內多次接受放射治療、化療、透析等治療產生的費用,按在不同等級醫院產生的符合補償規定的治療總費用累計計算二次補償金額;
(五)年新農合住院費用二次補償總額無封頂線限制,且不與第一次補償總額合并計算。
四、二次補償辦法
(一)年1月15日前,由縣合管辦統計出符合二次補償條件的人員名單,并分別計算出二次補償金額,制定《年新農合二次補償統計登記表》,分別發送到各鄉鎮合管辦和鄉鎮衛生院。
各鄉鎮合管辦負責通知本鄉鎮享受二次補償人員,攜帶《合醫證》、《身份證》或《戶口簿》到本鄉鎮衛生院領取二次補償款。
(二)二次補償截止時間為年3月15日。逾期未領取或辦理的,視為自動放棄。
五、工作要求
(一)新農合住院費用二次補償是一項以人為本、惠及農民的一項重要工作,是黨和政府對廣大參合農民的關心和照顧。各鄉鎮人民政府和縣、鄉鎮合管辦、各級定點醫療機構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組織實施,確保二次補償費用迅速落實到參合農民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手段虛構、套取、冒領新農合二次補償基金,否則將按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新農合分管領導和鄉鎮衛生院院長作為本鄉鎮實施年度新農合二次補償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必須確保本鄉鎮二次補償順利實施。
(三)各鄉鎮合管辦和鄉鎮衛生院收到縣合管辦下發的《年新農合二次補償統計登記表》后,立即在鄉鎮合管辦和鄉鎮衛生院醒目位置張榜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四)二次補償基金采取預撥的方式,按縣衛生局劃分的鄉鎮衛生院財務管理片區,將片區二次補償總額先撥付到各中心衛生院,再由各中心衛生院按二次補償進度撥付到所轄鄉鎮衛生院。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滯留、截留、挪用二次補償基金。
(五)各鄉鎮合管辦、鄉鎮衛生院在辦理二次補償時,必須認真核對參合農民的《合醫證》、《戶口簿》和《身份證》,并復印一份附在《年新農合二次補償統計登記表》之后。
(六)若有委托領取二次補償的,必須同時持委托人書面委托書、委托人《身份證》及《合醫證》復印件和受委托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方可辦理二次補償。書面委托書、委托人《身份證》及《合醫證》復印件和受委托人的《戶口簿》、《身份證》復印件作為附件附在《年新農合二次補償統計登記表》之后。
(七)參合農民(或受委托人)領取二次補償款后,必須在上述復印件及《年新農合二次補償統計登記表》上簽名或蓋手印,并留下聯系電話,以便核查。
(八)各鄉鎮合管辦負責監督本鄉鎮二次補償按要求實施,每10天和鄉鎮衛生院核對1次二次補償支付情況,鄉鎮合管辦和鄉鎮衛生院共同簽字蓋章后報縣合管辦。
(九)縣合管辦隨時對各鄉鎮二次補償工作進行督查,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十)縣合管辦自年4月1日起,對全縣二次補償進行全面審核,若二次補償基金有余額,及時存入縣新農合基金財政專戶。二次補償工作全面結束后,由縣合管辦向縣人民政府報告工作完成情況。
六、適用范圍
本實施方案僅適用于我縣年的新農合住院費用二次補償,下年是否進行二次補償依據當年的基金使用情況確定。
七、其他
本實施方案由縣新農合辦公室負責解釋。
- 上一篇:自治縣畜禽保險實施方案
- 下一篇:自治縣假冒偽劣商品整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