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補貼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28 05:10:00

導語:農民種植補貼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種植補貼工作方案

為切實做好我縣年種糧農民補貼工作,確保補貼政策落實到位,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一、補貼的原則

種糧農民補貼實行政策公開、直補、到戶的原則。

政策公開是指:補貼政策、辦法要公開,對每個種糧農戶的良種水稻和玉米補貼面積、補貼標準、補貼金額要公示,操作過程要透明,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直補到戶是指:補貼資金全部直接補貼到農戶,確保讓農民受益。

二、補貼的品種、范圍、對象及標準

(一)補貼的品種:良種水稻和雜交玉米。

(二)補貼的范圍和對象:全縣從事良種水稻和雜交玉米種植的農民。

(三)補貼標準:按照省級確定的補貼標準,全縣水稻均屬中稻種植,每畝補貼15元;雜交玉米每畝補貼10元。

三、補貼資金的核定與撥付

(一)根據上級財政下達我縣對種糧農民水稻和玉米的補貼資金總額,水稻以近三年統計上報的種植面積為依據,參照實際種植面積核定補貼。雜交玉米以年由各鄉上報統計的全縣種植大春玉米19.1萬畝,小春玉米2.99萬畝,合計22.09萬畝,按規定的補貼標準,核定補貼金額(資金分配情況詳見付表)。計算公式為:

1.水稻補貼=上級下達補貼總面積/縣近三年統計上報總面積×鄉鎮統計上報面積×補貼標準15元/畝。

2.雜交玉米補貼=年鄉鎮種植雜交玉米面積×上級補貼標準10元/畝。

(二)補貼資金由中央、省級財政預算安排。年我縣對種糧農民水稻(中稻)補貼693.45萬元,玉米補貼220.9萬元,合計914.35萬元,其中:玉米補貼從糧食風險基金中安排下達190萬元已在《縣年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實施方案通知》(騰政發〔〕43號)下達到各鄉鎮,此次安排的共計724.35萬元(其中:水稻補貼693.45萬元,玉米補貼30.9萬元)。

(三)補貼資金從縣級財政支農專戶一次性下撥到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財政直接補貼農民資金專戶”,按照《省財政直接補貼農民資金“一折通”發放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通過農民補貼網,實行“一折通”兌付補貼資金,各鄉鎮應及時將下達的補貼指標分配到各村,并落實到農戶。

四、補貼資金的兌付與監管

(一)各鄉鎮糧食直接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協調落實對本鄉鎮種糧農民補貼的各項具體工作。補貼資金必須在5月31日前全部兌付到種糧農民手中。

(二)各鄉鎮要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的面積來核定對種糧農民的補貼金額,按“誰種糧,補給誰”的原則,測算出各農戶的補貼資金,及時上報縣財政局農業股審核。

(三)財政、農業、審計、監察等部門要加強對種糧農民補貼資金管理和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補貼資金專項用于對種糧農民的補貼,堅決杜絕截留、擠占、挪用補貼資金的現象發生。對核定補貼面積不實、虛報冒領補貼資金,造成不良影響,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收回補貼資金。

(四)各鄉鎮要建立種糧農民補貼的檔案管理制度。對涉及補貼的各種文件、資料、表格按年度分別整理成冊,妥善保管,并加強對農民“補貼網”數據庫資料的管理,以便查詢。

五、工作進度安排

補貼資金兌付工作按以下四個階段進行實施。

1.準備階段(5月24日—25日)。縣、鄉糧食補貼機構制定實施方案,做好綜合直補與此次安排的對種糧農民水稻及玉米補貼的業務銜接。繼續通過宣傳輿論媒介,利用廣播、電視和宣傳冊等方式加大對種糧農民補貼的宣傳力度,做到家喻戶曉。同時做好咨詢解答工作,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為穩定和發展糧食生產營造良好的氛圍。

2.核定、公示到戶階段(5月26日—30日)。以村組為單位逐戶落實良種水稻補貼和雜交玉米補貼面積,核定到戶補貼金額,由鄉鎮糧補辦核實,并將核定到戶補貼面積、金額進行張榜公布,并將年對種糧農民水稻補貼和玉米補貼資金到戶的相關資料于5月30日前報送縣財政局農民股審核。

3.兌付補貼階段。5月31日財政局將審核后的到戶資金,通過農民補貼網絡“一折通”形式直接兌付到農戶。

4.檢查落實階段。6月30日以前,各鄉鎮要做好補貼資金兌付到戶的基礎數據存檔工作,農業部門要做好對農戶的服務指導和科技措施落實工作;縣財政、農業、審計等部門組織對補貼資金兌付和科技措施落實等情況進行檢查,并抓好整改。

本辦法由縣種糧農民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本辦法自發文之日起執行,各鄉鎮要結合本地實際盡快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并報縣種糧農民補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查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