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服務企業工作實施辦法
時間:2022-03-05 09:48:00
導語:全區服務企業工作實施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做好服務企業的各項工作,堅持和完善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不斷優化工業經濟構造,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措施,大力促進我區工業經濟倍增發展,特制定本施行方案。
一、總體思路
深化貫實中心和省、市經濟工作大會精神,結實堅持“縣政府費事,不肯企業費事”的工作主旨,以完善服務機制、優化服務情況為前提,以創新服務方法、增強服務行動為重點,以拓展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為目的,不斷加強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責任感和危機感,整合力量,激起熱情,盡心竭力處理企業面對的堅苦和問題,努力創始服務企業工作的新場面。
二、工作目的
(一)進一步完善服務企業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區級指導包掛企業、區直部分和單位包掛企業、企業訴求協調處置、企業縱貫車服務等工作機制。單一部分為縱貫車企業處理的行政答應和服務事項限日辦結率到達100%,服務稱心率力爭到達100%;跨部分一起處理的服務事項限日辦結率到達100%,服務綜合稱心率到達95%以上;對企業訴求答復率到達100%。
(二)切實處理企業關懷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全年開展內容豐厚、主題突出、特征光鮮的服務活動不少于8項。其中,每季度開展一次融資服務活動,推進服務企業的日常化、長效化和精密化。
(三)著力優化企業發展的服務情況。努力做到全市服務企業情況最美、工作最實、質量最優、名譽最好。
三、工作辦法
(一)增強組織指導,保證服務企業各項工作具體開展
成立區服務企業工作指導小組,由區人民縣政府分擔副區長任組長,區人民縣政府辦公室相關副主任、區經信局首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區發改委、區教育局、區科技局、區監察局、區民政局、區財務局、區人社局、區國土規劃局、區環保局、區城鄉建設局、區城管局、區交通運輸局、區農業局、區商務旅行局、區體裁局、區衛生局、區計算局、區地稅局、區國稅局、區公安分局、區工商分局、區質監分局、區政務服務中心、人行新洲支行,陽邏開發區管委會發展研討處、建設處、結合辦公中心等單位負責人成員,負責全區開展服務企業活動的組織、協調、督查和審核工作。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下簡稱區服務企業辦),由區經信局首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主任,在區經信局辦公,負責全區服務企業活動的日常工作。
(二)增強服務行動,健全完善服務企業的工作機制
1.堅持企業便當縱貫車準則。依照“優先大企業、服務規劃以上企業、培養‘小進規’企業、推進全民創業”的準則,進一步完善和增強區政務服務中心、陽邏開發區管委會結合辦公中心和區人民縣政府及相關部分門戶網站為重點企業縱貫車服務的窗口功能,為企業供應一站式服務;打造優質便捷的服務平臺,努力完成“三通”(收集通、電話通、信訪通),切實為企業供應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
2.堅持區級指導包掛企業服務準則。依照“一名指導、一個部分、一個企業、一個方案、一抓究竟”的工作機制,全體區級指導將工作重點向企業傾斜,經過走訪調研、召開對話會與座談會等方式,深化包掛企業,調查企業生產運營和項目推進進程中存在的堅苦和問題,明確相關責任部分,并限日處理;對政策性強的嚴重事項,相關責任部分要報請區有關指導協調停決,切實做到聞企聲、知企情、排企憂、解企難。
3.堅持區直部分和單位包掛企業服務準則。由區經信部分牽頭,會同區發改、科技、財務、城鄉建設、農業、商務旅行、計算等部分,研討確定服務企業和項目建設的重點名單。各相關部分和單位要選派專人,實時調查企業運營發展狀況,并進行按期調研、按期走訪、全程包掛的跟蹤服務。
4.堅持街鎮服務企業縱貫車準則。依照“一個街鎮、一名指導、一個企業或在建嚴重項目”的工作形式,各街鎮場區要按照區服務企業辦的統一要求,堅持服務企業縱貫車準則,將地點街鎮場區規劃以上企業或在建嚴重項目歸入縱貫車的服務范圍,聽取企業的呼聲,調查企業的疾苦,化解企業的矛盾。對企業的訴求,要實時答復和申報。
5.堅持企業訴求協調處置機制。區服務企業辦要經過問卷、調研、走訪、座談等方式,搜集企業的訴求;各街鎮場區也要采取相似的方法搜集企業的訴求,依照“即收即辦、特事特辦”的準則,由區服務企業辦制訂協調停決方案,交由區相關部分處理,堅持“責辦、督辦、協辦”工作機制。區相關部分對交辦的企業訴求要堅持檔案,指定相關科室進行領辦,明確領辦人;需多個部分服務的事項,由領辦人負責協調處理;對口部分和街鎮場區難以協調處理的事項,由區人民縣政府分擔指導協調處理。處理終了,相關街鎮場區、部分和單位要尋求企業對處理工作的意見,并將處理狀況向區服務企業辦反應。
(三)拓展服務領域,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
1.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集群跨更加展。一是增強規劃指導。繼續增強對產業集群發展的規劃指導,培養龍頭企業,引進配套企業,完善產業鏈,指導企業向園區集聚,向關聯產業鏈發展,向產業堆積發展;二是完善治理方法。依據產業集群發展的狀況,進一步完善產業集群治理方法,堅持產業集群的認定、審核、資金扶持等方法;三是堅持產業集群典型。總交友流產業集群發展經歷,堅持一批產業集群發展典型,推進產業集群健康、快速發展。
2.推進項目建設,積極施行有針對性招商。依照“上爭、外引、內聚”的思路,增強項目籌劃包裝,努力爭奪國家和省、市項目支持;積極應用商會招商,精心組織會展招商、以商招商、產業招商、園區招商等針對性招商活動,著力引大引強;充分內聚民間成本,培植一批中小企業和項目。
3.整合力量資源,建設服務企業綜合平臺。依照省、市關于中小企業服務系統建設的要求,依托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市全民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市企業信息化推進中心,指導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聯絡行業協會,整合社會化中小企業服務機構資源,增強溝通、交流與協作,努力建設企業投融資、人才培訓、創業指導、治理征詢、產學研協作、技能創新、企業信息化建設、新興產業化等綜合服務平臺,全力推進企業服務系統建設,促進企業跨更加展。
(四)創新服務方法,為企業供應差別化貼身服務
1.開展小分隊服務。依照“因地制宜、錯位發展、相鄰共建、設備共享”的準則,優化街鎮工業園資源,加速特征產業園建設。相關街鎮場區、部分和單位要成立服務小分隊,對重點園區(長盛工業園、六指工業園)、重點項目(武船雙柳基地)、重點企業(武鋼江北鋼鐵有限公司)執行“包干”式服務,協調停決企業建設和生產運營進程中碰到的土地、規劃、環保、交通、征地拆遷、供電等方面的堅苦,促進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奏效。
2.開展投資代辦服務。工業投資項目行政審批的服務征詢、注冊、立項、供地、建設、環評、基本設備建設等服務事項,如企業請求代辦的,由區經信部分負責依照工作準則由包掛科室執行全程代辦;觸及市級工業項目審批事項,代辦科室要自動溝通聯絡,依據項目投資者的要求,執行代辦服務;落戶街鎮工業園的工業項目審批事項,相關街鎮要指定代辦聯絡員,負責企業與代辦科室的溝通聯絡。
3.開展經濟運轉和生產要素協調保證服務。一是完善工業經濟運轉月度分析例會準則。增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工業產物和主要生產要素的跟蹤監測,實時把握全區生產狀況,增強運轉分析,做好經濟運轉猜測預警和信息工作。二是堅持工業企業數據庫。建設工業企業數據信息平臺,堅持企業資產、人員、產物、產量、經濟目標、發展目的等基本數據臺帳,做到專人治理,實時采集,實時更新,完成資源共享。三是切實做好重點企業煤、電、油、水、氣等各類生產要素的綜合協諧和保證工作。四是加大嚴重項目協調力度,切實保證嚴重工業投資項目用地需求。
(五)優化服務情況,深化開展治亂減負
1.優化企業發展政策情況,為企業減輕運營擔負。一是切實貫實中心及省、市有關政策,積極協助企業爭奪中心及省、市政策與資金支持。二是具體貫實國家增值稅轉型、出口退稅、減免房地產買賣稅等政策,讓企業把握政策,用足政策。對產物市場前景好、當前生產運營面對突出堅苦且符合緩延前提(緩稅費、延借款)的企業,積極向市有關部分申報享用緩稅費、延借款等優惠政策。三是設立區級財務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發展。四是嚴厲執行行政性收費的有關規則,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中介機構、社團組織涉企收費,果斷避免向企業亂收費、亂分攤、亂罰款。
2.優化企業發展融資情況,破解企業融資瓶頸。一是堅持企業融資服務綠色通道。采取電話征詢、傳遞信息、上門服務等方法,搜集調查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融資政策、借款順序、授信額度等信息,把握金融機制借款的新政策、新轉變,并組織企業進行網上申報武漢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綠色通道,完成金融成本與企業需求的有用對接。二是探究企業組團融資新形式。積極將區內借款額度不高、信譽品級較低、典當質押手續不全而又急需融資的中小企業組合起來,執行“組團”、“綁縛”融資,切實處理企業融資難問題。三是建設企業融資推介平臺。搜集區內企業融資需求信息,按期組織召開“銀企座談會”、“銀企對接會”、“成本與企業相親會”等活動,積極開展區內企業和各類金融機構互動對接,為企業供應方式多樣、靈敏便捷的融資服務。
3.優化企業發展法制情況,為企業供應司法保證。一是妥善處置觸及企業的民商事司法糾紛,積極為企業供應司法服務。二是深化開展“安全企業”創立活動,增強企業界部安全和周邊治安情況大排查,堅持企業及周邊社會治安綜合管治長效機制。三是深化施行行政法律責任制,完善行政法律順序,規范行政處分自在裁量權。
(六)提高服務質量,積極開展服務企業系列活動
一是開展企業家座談會。經過召開企業家座談會,搜集企業在發展進程中碰到的突出堅苦和問題,組織相關本能機能部分現場解答并協調停決。二是開展人才培訓服務活動。依據區人社部分和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的年度培訓方案,組織專家傳授對企業職工、企業治理人員、園區工作人員等進行培訓。三是開展銀企對接活動。每個季度組織金融機構和有借款需求的企業開展銀企對接,促進金融成本與企業需求的有用對接。四是開展“安全園區行”活動。組織企業界部安全和周邊治安情況大排查,切實維護企業及投資者的正當權益,為企業發展發明優越的社會情況。五是開展“政策宣傳企業行”活動。以“政策宣傳”為服務序言,將相關本能機能部分的政策文件匯編、服務手冊和做事規程,免費發放至各企業、工業園區,使企業知曉政策、爭奪政策、用足用活政策,促進企業加速發展。六是區經信、科技、司法、國土規劃、環保、交通運輸、商務旅行、供電等部分要結合各自工作職責,積極組織服務企業的系列活動。
- 上一篇:街鎮財政財務管治工作意見
- 下一篇:農資市場大檢查工作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