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方案

時間:2022-03-07 11:15:00

導語: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完善農產品檢測體系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會精神,《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以及《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意見》(政發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和產地準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號)有關要求,全面加強農產品市場監管,努力完善農產品監測體系,大力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特制定此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立足省會城市中心區實際,率先在全省建立“全覆蓋、零盲點、高標準”的農畜產品質量監管體系,實施農產品標準化建設,推行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強化農產品流通環節監管。成立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指揮中心和專業執法隊伍,建立有效針對各站(點)實時監控的網絡監控體系。投入640萬元,在全區各大標準化集貿市場統一規范建立標準化檢測室20間、配備流動檢測車1輛、農業綜合執法車1輛,全面啟動全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程,著力打造“全國一流、西北第一”的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

二、主要任務

1.加強基地監管,推行產地準出制度。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農產品市場準入和產地準出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發號)有關要求,在全區10065畝無公害蔬菜基地內全面推行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并通過“農超對接、場地掛鉤”等項目實施項目帶動,全面落實產地準出制度,確保農產品的可溯源。

2.加強宣傳、落實政策,健全市場準入制度。利用各種媒體加大相關職能部門的聯合執法等措施的宣傳力度,嚴把市場準入關,完善索證索票手續,堅決落實市場準入制度相關規定,以全程監管農產品銷售軌跡。實現“市場準入看”的良好局面。

3.加大推進流通領域體系建設力度。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在全區20家標準化集貿市場內全面建立標準化檢測室,配備檢測農產品用的RP—410速測儀、紫外分析儀和畜產品快速檢測儀。同時為每個標準化檢測站(點)配備電子顯示屏,對檢測結果做到及時公布、滾動播報;在前期公開招聘20名檢測員的基礎上,面向社會再次公開招聘40名由財政供養的專職檢測人員,進一步充實檢測隊伍,配備1輛流動的檢測車輛,在區農產品監測站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指揮中心”,建立針對各站(點)的網絡監控體系,并配備必要的電子設備建立信息平臺,達到信息資源共享,做到即時監控。力爭使全區上市農產品達到無公害標準,并逐步實現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目標,確保5月中旬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現場觀摩會在我區如期召開。

4.建立專業執法隊伍,加強農業綜合執法。成立農業綜合執法大隊,配備專業執法車輛,加強源頭監管及各站(點)的監督檢查力度,并及時查處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等各類突發事件。

三、實施步驟

1.安排部署階段(3月10—3月25日)各單位要嚴格按照方案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倒排時間表,召開專門會議對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2.組織實施階段(3月26日—11月15日)各單位要按照實施方案提出的工作任務、工作標準和建設要求,集中力量,強化措施,認真組織實施,確保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3.總結檢查階段(11月16日—12月31日)各責任單位對各自承擔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自查,認真總結,農水局將對各責任單位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統一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