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時間:2022-03-27 06:01:00

導語: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方案

為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消除各種事故隱患,堵塞漏洞,推進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決遏制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學校師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特制定學校內部安全工作專項整治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為方針,以強化安全管理為重點,以查治安全隱患為抓手,以遏制重特大的安全事故為目標,扎實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保持學校安全穩定的良好局面。通過開展學校內部安全工作專項整治,使學校安全管理意識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措施進一步完善,師生自救、互救能力進一步增強,突發事件應處能力進一步提高,減少一般事故的發生,有效遏制校園重特大事故。

二、工作重點及要求

(一)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學校安全工作必須實行學校“一把手”負責制,校長是學校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分管安全的副校長為直接責任人。在這次專項行動中,學校要根據新的形勢和要求進一步明確和充實各工作崗位責任的內容,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逐條細化,分解落實到人、落實到每項工作、每個環節。建立覆蓋校園安全、師生人身安全、制度保障、校舍安全、消防安全、“校車”安全、飲食安全、設施安全、安全教育等領域的安全責任體系,并完善安全管理檔案和各種應急預案。領導干部實行安全穩定工作“一崗雙責”、“權責一體”,教職員工責任明確、任務清晰,真正做到安全穩定工作責任體系縱到底、橫到邊、全方面、多角度。

(二)不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學校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各項管理制度;落實預防安全事故措施,建立暢通的信息傳輸渠道和嚴格的信息上報制度,推行安全工作信息化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檔案和安全隱患臺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措施

1.校園安全。學校要在重點部位安裝報警、視頻監控設施,建成集人防、物防和技防為一體的校園治安防控體系。嚴格執行門衛、保衛的值班、治安巡邏制度,抓好校園報警點和警務室的建設。學校必須有嚴格的門禁、嚴格落實外來人員登記準入制度,弄清來客的目的,經校長同意,方可進入校園,嚴防不法分子侵入校園。學校要建立領導帶班教師值班制度,學校組織教師志愿者成立護校隊。對于學生上學、放學人員密集時段,學校必須做好重點監控工作,只要學生到校立即進校園,不能強調任何理由將學生拒之校門外。學生到校必須有人管理,做好值班記錄和各班學生表現記錄。放學教師必須將學生送到校門口,年齡小的要交給家長。寄宿制學校要實行嚴格的領導帶班、夜間值班和巡查制度,堅持對寄宿學生實行晚點名和不定時查鋪制度。要精心選擇和安排教師或管理人員專門負責管理學生宿舍,對學生進行安全指導和必要的管理,強化安全防范意識,增強安全防范能力,確保寄宿制學校學生安全。

2.校舍安全。校園要定期對校舍情況進行逐一排查,要重點檢查舊校舍、改建校舍的結構安全情況,確定的D級危房和鑒定報告中確定為拆除的校舍、設施要立即停使用并拆除。同時做好處在危險邊坡、內澇區域學校的校舍安全排查工作,對排查出的具有安全隱患的教室要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時要采取臨時停課等緊急措施。有施工現場的學校,施工現場和教學區要有明顯的隔離設施,并設立明顯的警示標志和明確的管理措施,學校所有設施設備存在安全隱患必須登記造冊盡快整改。

3.消防安全。學校應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責任制,保持消防通道安全、暢通,學校消防設施設備要按照有關要求配足配齊,并能夠保證正常使用,嚴禁安全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上鎖;學校必須制定完善火災應急預案并定期按照預案進行演練;教室、宿舍用電符合安全標準,要建立嚴禁學生違章使用電器的制度,定期檢查,防止出現線路老化現象;消防器材應定期檢查,定期更換;教會師生正確使用消防器材和掌握逃生自救的方法;對達不到消防要求的校舍,必須停止使用,限期整改。

4.交通安全。學校應嚴格執行接送學生車輛安全管理責任制,加大對接送學生車輛和司機的管理力度,切實加強對接送學生車輛司機的安全教育,及時堵塞接送學生車輛管理漏洞。定期排查接送學生車輛基本情況,運行情況,排查存在安全隱患,完善接送學生車輛檔案,聯系相關部門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維護,對黑車、超載、超速、三無車輛接送學生的違規違章行為必須堅決予以制止。

5.飲食安全。加強對飲食衛生和食堂設施設備的管理,食堂的建筑、設備與環境,食品的購買、運輸、儲存、加工及留驗要符合衛生標準和有關規定;嚴格執行衛生許可標準,食堂從業人員應領取健康證,自覺接受衛生部門監督;進貨要通過合法渠道,符合食品衛生標準。

6.設施安全。學校應對體育設施、實驗室安全、實習基地等進行定期檢查,對危險化學物品實行專人定點管理,嚴禁將場地出租作為從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險品的生產、經營場所,排除人為安全隱患。

7.繼續做好傳染病的預防工作。春夏季是傳染病的多發期和高發期,各校園必須做好晨午檢工作,做好體溫監測和記錄。經常通風、定期消毒。堅持“一觀、二問、三摸、四測”,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如發現體溫異常,第一時間上報并和當地衛生機構聯系,采取積極措施,嚴防傳染病在學校大規模傳染流行。

8.應急管理方面。制定完善針對尋釁滋事、防校園暴力、防地震、防雷擊、防溺水、消防,防擁擠踩踏、疾病、食物中毒等方面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師生演練,不斷提高應急預案的針對性、科學性

(四)多種形式搞好安全教育

學校要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切實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要把安全教育納入教學內容,要有一定的課時保證,要通過校報(刊)、墻報、橫幅、警示牌、班會等方式不斷向學生進行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要定期開展自救自護的實際演練;要充分利用家長座談會、家訪等形式,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把家庭教育作為加強學生安全教育的第二課堂。使師生員工安全防范能力、自我保護和心理調節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維護學校安全成為師生自覺行動。

(五)工作方法及時間安排

工作方法:各校(園)負責本轄區學校活動的安排部署,檢查督導、總結驗收。重點工作是安排部署、隱患排查、檢查指導、抓典型、抓落實等。

時間安排:從年5月5日至年7月15日共分三個階段進行:

1.安排部署階段(5月5日至5月15日)

1)校園要成立學校內部安全工作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并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學校內部安全工作專項整治宣傳、動員和部署。

2)校長與教職工層層簽訂責任狀。通過責任狀的簽訂,提高廣大教職工的安全意識,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失職、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避免出現管理真空現象,對監管責任不落實導致的安全事故,教育局將依法追究責任人的管理責任。

2.排查治理階段(5月16日至6月30日)

學校按照要求進行隱患排查整改,填報隱患查改登記

表于5月底前報教育局安監股備案。在此期間局將組織專項督導組,不定期對各校情況進行督導檢查,對存在問題進行通報,對安全工作比落實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處理。

1)學校領導要定期排查掌握所有教職工的思想動態,重點排查校內外肇事肇禍或病情不穩的精神病患者、對社會存在不滿情緒揚言報復的人員、因重大變故或遭受重大打擊而性格怪異舉止反常的人員。排查出的重點人員,將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對其進行穩控。對校內的教職員工做好疏導工作,并不斷加強對教職工的職業道德和法律紀律教育,強化教師為人師表的思想意識,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防范和避免內部人員侵害學生的事件發生。

2)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排查出來的重大隱患,凡能夠在短期內完成整改的,務必在5月底前整改到位,暫時難以完成整改的,要列出計劃,落實責任人、措施、資金、時間和預案,并加強監控

3)針對這一時期暴雨、洪水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特點,對存在水患、滑坡和泥石流隱患的學校作為排查治理的重點,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和應急救援體系,落實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等各項措施,嚴防引發事故災難。對排查出的隱患,要加快治理和除險加固進度,確保汛期到來前整改到位,因工程和其他原因無法完成的,要加強監測,制定預案。

4)以危險化學品、建筑工地、道路、后勤服務、特種設備、雷擊等夏季事故為重點,抓住容易引發事故的重大隱患,加大治理和管理力度。

3.總結驗收階段(7月1日至7月15日)

驗收重點內容是:隱患排查有無死角、隱患查改是否徹底、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有無整改方案、隱患排查整改制度是否建立。認真總結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成果和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和要求,健全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使隱患排查治理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經常化,從而形成學校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