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整頓辦法

時間:2022-03-28 08:31:00

導語: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整頓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整頓辦法

根據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整治非法用工打擊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的通知》(政辦電〔2012〕94號)和《關于開展勞動用工情況監督檢查的通知》(勞社發〔2012〕49號)精神,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大檢查,現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檢查范圍

全市所有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場所。

二、檢查內容

用人單位遵守各項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重點是:

㈠依法領取證照的情況,包括工商登記、稅務登記及資源許可、生產許可、安全許可等;

㈡勞動用工的基本情況,包括招用人員的數量、來源、招用渠道等;

㈢執行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情況,包括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社會保險、工作時間、生產安全、職業衛生、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勞動保護等;

㈣違法犯罪情況,包括拐騙農民工、使用童工、限制人身自由、強迫勞動、故意傷害等。

三、實施步驟

㈠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7月20日至7月25日)。開展現場咨詢、發放宣傳資料,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政策,公布投訴舉報電話,深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同時,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組成專班,摸清我市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的底數,徹底查清這些單位的用工情況。

㈡單位自查階段(2012年7月26日至8月10日)。各地對轄區內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逐戶進行清查,并認真填報《“四小企業”用人情況檢查表》,做到不掉一村、不漏一戶。對存在的問題逐項登記,并督促企業整改到位。對違法企業,依法予以查處。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受害人,提供一切可能的救援和幫助。

㈢檢查督辦階段(2012年8月11日至8月25日)。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工商局、監察局、公安局、國土資源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衛生局、民政局和總工會等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專班,深入企業,對勞動用工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對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拖欠工資、超時加班加點、使用童工等非法用工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并在媒體上曝光。

㈣總結匯報階段(2012年8月26日至8月30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檢查情況進行匯總,形成報告,分別上報市政府、襄樊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同時,做好相關材料的整理和報表的上報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加強對檢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經市人民政府同意,成立全市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非法用工大檢查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同志任組長,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同志任副組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安局、監察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工商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總工會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法剛同志任辦公室主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這次檢查活動,指導督促企業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依法查處違法用工行為,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各地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統一部署,明確任務,落實責任,認真開展自查自糾。

二是密切配合,整體聯動。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公安局、監察局、民政局、國土資源局、衛生局、工商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總工會等部門要相互協調、配合,實行聯合執法,切實維護農民工、女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組成以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牽頭,勞動工資、就業、社會保險等機構參加的工作專班,對鄉村的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等場所的名稱、地址、用工人數、用工來源、勞動合同、勞動時間、工資支付、社會保險、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行為以及整改處理情況逐一進行登記造冊。對違法行為,要及時調查,依法處理。

市公安局要依法查處扣留各種身份證件,或者以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等手段強迫農民工和未成年工勞動,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和拘禁農民工,拐騙農民工,拖欠工資涉嫌逃匿等違法犯罪行為。

市工商局要會同有關部門檢查并取締無合法證照的鄉村小磚窯、小礦山、小作坊。

市國土資源局要依法嚴厲打擊無證采礦行為,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要進行相關的安全檢查,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依法提請市政府予以關閉。

市衛生局要檢查并查處用人單位違反職業健康監護有關規定的行為,會同勞動保障部門堅決懲處非法雇用未成年工從事存在職業病危害作業的行為。依法查處違反《職業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行為。

市民政局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智障人員等特殊受害人員要提供及時救助。

市監察局要對專項行動中發現的公職人員失職瀆職、參與非法經營,以及涉嫌搞權錢交易、充當“保護傘”等腐敗問題進行調查,并按照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市總工會要加強鄉(鎮、辦)、村、企業的基層組織建設,開展貫徹實施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的監督活動,對拒絕改正違法行為的,要及時提請有關部門處理,并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專項行動中受害農民工的善后安置工作。

三是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采取多種方式,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引導鄉村等基層組織處理好發展地方經濟與依法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關系,提高基層組織及人員的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水平,強化各類用工單位特別是個體、私營企業守法誠信、依法用工的意識,增強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女工和未成年人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努力在全社會營造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良好氛圍。要搞好輿論引導,動員社會對企業用工行為進行監督。

四是完善機制,長效管理。各地各有關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分析原因,認真汲取教訓,完善制度辦法,建立長效機制,提高管理能力。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要進一步加強用工管理,落實用人單位招用人員登記核查制度和勞動用工備案制度。市公安、工商、國土、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衛生、教育等部門也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制度建設和機構建設,探索長效機制,切實維護農民工、女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