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打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30 04:55:00

導語:嚴打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嚴打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工作方案

為了加大打擊盜掘遺址古墓葬犯罪力度,確保我市文物安全和文物事業健康發展,根據國家、省有關專題會議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主要任務

我市是文物大市,又是南水北調中線文物保護的重要地區,特別是市、鄖縣等地文物搶救性發掘、保護任務艱巨,加之庫區人煙稀少、文物點數量多分布廣,一直是文物犯罪分子覬覦和作案的目標,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此次專項行動的主要任務是以嚴厲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違法犯罪活動為重點,堅持“保護為主”和“打防并舉”的工作方針,在各地文化(文物)、公安、工商等部門的統一安排和密切配合下,按照“組織到位,職責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合作到位”的原則,采取宣傳發動、集中調查、重點突破、組織督查等方法,在全市范圍內廣泛開展嚴厲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專項行動,對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保證我市古遺址古墓葬安全。

二、工作目標

(一)對全市盜掘古遺址古墓葬及野外文物的案件進行摸底,做到接案必查,有案必破,震懾危害野外文物安全的違法犯罪分子。

(二)規范文物市場秩序,徹底堵塞犯罪分子的銷贓渠道,從嚴、從快懲治文物犯罪分子。

(三)加強文物單位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強化內部安全保衛工作,建立起專業與業余相結合的野外文物保護長效管理機制。

(四)進一步宣傳《文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文物保護意識,提高同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三、成立專班

為加強領導,確保此次專項行動順利實施,特成立以市政府領導為組長,市文體局、市公安局為主要責任單位,市發改委、財政局、國土局、建委、交通、農業、工商、十堰海關和市中院、市檢察院為成員單位的專項行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詳細名單見附件)

四、工作步驟

此次行動在十堰市開展嚴厲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由各地公安部門組織實施,文化(文物)、工商、財政等部門積極配合,從2012年3月初開始,至2012年6月底結束,利用4個月時間,分3個階段實施:

(一)發動部署階段(2012年3月3日至3月20日)

各地文化(文物)、公安、工商等部門要做好宣傳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認真梳理近年來發生的尚未查破的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的案件,確定重點區域和重點案件,公布舉報電話,發動群眾積極舉報,收集案件線索。此項工作已完成。

(二)集中打擊階段(2012年3月21至2012年4月30日)

在調查摸底、收集線索,確定重點區域和重點案件后,公安機關要對確定的重點區域進行摸底排查,對重點案件進行集中偵破,依法嚴懲文物違法犯罪分子,搗毀盜掘和盜竊文物的犯罪團伙,及時將偵破的文物案件進入司法程序依法處理,涉案文物及時移交給文化(文物)部門;市文體局徹底清查整頓全市文物市場,取締非法文物交易場所,依法處理違規收購的出土文物,徹底堵塞文物犯罪分子的銷贓渠道;市文物局積極配合公安部門開展工作,了解犯罪分子的動向,及時向公安機關提供相關信息。

(三)總結表彰階段(2012年6月1日至6月20日)

各地要對這次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專項行動進行認真總結,針對暴露出的問題,認真分析研究,落實整改措施。市公安局和市文體(文物)局將組織工作組,對各地的專項整治情況進行檢查,通報情況。對領導重視、組織有力、工作扎實、成效明顯的部門和集體予以表彰,對在專項整治中表現突出的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對打擊效果不明顯、工作措施不力的市(縣),要限期整改并進行通報批評。

五、幾點要求

(一)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開展此次專項行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專項行動取得實效。各縣市區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統籌負責專項行動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工作,每月向市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報告一次進展情況,市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將相關情況適時進行通報。各地要根據“五納入”要求,把保護野外文物作為政府行為,納入政府領導責任制,逐級簽訂文物安全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對群眾性文物保護網絡進行整頓、充實和強化,建立并完善“三級責任、四級保護”的野外文物保護網絡,建立和完善三條線野外文物保護責任網絡。(“三級責任”是縣、鎮(鄉)、村三級行政組織的文物保護責任制;“四級保護”是鎮(鄉)文化站、派出所、村組織和組長、農戶四級共同承擔野外文物保護責任,逐級簽訂責任書。“三條線野外文物保護責任網絡”指行政一條線,由分管縣長與鎮(鄉)長、鎮(鄉)長與村組分別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公安系統一條線,由公安局長與派出所所長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派出所所長與村治保主任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文化(文物)系統一條線,縣文化(文物)局長與鎮(鄉)文化站長簽訂文物保護責任書。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建立健全業余和專業隊伍相結合的野外文物保護網絡。)

(二)公安機關在打擊盜掘古遺址古墓葬專項行動中要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我市各級公安機關要集中警力偵破群眾舉報和近年來發生的尚未偵破的案件,打掉一批犯罪團伙,抓獲一批犯罪嫌疑人,堅決打擊文物犯罪,震懾犯罪分子,堅決遏制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犯罪行為。

(三)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要以此次行動為契機,建立健全文物保護體制。各地文化(文物)部門要不斷完善管理責任制,按照文化部、國家文物局的要求,完善行政執法機構,在本次專項整治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擴大工作成果。已發生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等野外文物案件的單位,要總結經驗教訓,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各地要把打擊盜掘、盜竊文物犯罪活動納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實行標本兼治。

(四)進一步加強基層文物安全保護基礎建設,不斷加大野外文物保護工作力度。各地要充分利用現有條件,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實行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堅持領導帶班,靠前指揮,利用專業與業余文保員的力量,打一場保護野外文物的人民戰爭。要在做好館、所及保護區文物安全工作的同時,經常組織工作人員到野外進行檢查巡邏并形成制度,擴大檢查范圍,切實抓好文物安全工作。市級至少每半年進行一次安全檢查,縣、區級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基層文物管護單位每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文物保護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檢查。文物稽查(管護)機構要履行職責,加強巡查,對案件多發區和重點防范區域,要加派人員,劃片定崗,切實落實安全責任。

(五)狠抓大案要案,始終保持打擊文物走私的高壓態勢。各地公安和文化(文物)部門要認真研究新形勢,結合新要求,嚴密部署,精心組織,加大力度,努力偵破一批文物走私、販私活動的案件,重點打擊團伙走私、法人走私,斬斷“盜掘、販賣、走私”的文物犯罪鏈條,公安、文化(文物)部門要和檢察院、法院加強配合,及時解決查辦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對那些案值大、危害重、影響壞的大案要案,要依法快判,公開曝光。

(六)切實加大投入,著力增強田野文物保護能力。文物保護與打擊文物犯罪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市財政局要結合這次“專項行動”做好深入調查研究,安排一定的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這項工作,和文物部門結合,研究一個長效機制,確保文物保護、辦案工作的基本費用。

(七)加強廉政建設,杜絕執法腐敗。在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中,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不斷強化廉政建設,堅持廉政建設和業務建設一起抓,將廉政建設貫穿于專項整治工作的始終,從思想上牢固樹立廉政意識和風險意識,增強抵御腐敗的能力,防止因文物走私分子拉攏腐蝕而滋生腐敗。同時,要加強廉政制度建設,完善監督制約機制,教育約束執法人員依法行政,秉公執法,嚴禁以權謀私,徇私枉法。對為謀求一己私利,縱容、庇護甚至參與文物犯罪的人員要嚴懲不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