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措施研討

時間:2022-03-30 04:56:00

導語:應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措施研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對學前教育小學化的措施研討

在2011年到來之際,一股越來越強勁的春風沐浴了讓國人深重憂思的學前教育,國人的期盼和教育工作者的訴求有了明確的應答,有了改革與發展學前教育的方向、思路、主題、路徑和策略。從溫總理到幼兒園聽課、實地調研,到全教會召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頒布,再到《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的出臺和教育部學前教育全國電視電話會議的舉行,在這樣短的時限內出如此重拳,這在新中國教育史上是罕見的。

一、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動因

第一,學前教育成了民生的焦點。國民對學前教育的需求空前高漲,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對優質學前教育的需求,與我國學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的滯后形成了較突出的矛盾。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的第一階段,也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直接涉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我國有一億多學齡前兒童,規模世界第一,學前教育為全社會廣泛關注。我們對這種民生意義上的需求估計和準備不足。這種民生問題最終牽涉社會的穩定和政治問題。

第二,學前教育處于人生教育的最初端點,對人的終身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這種基礎性奠基性意義為全球腦科學研究發展和教育科學研究發展所揭示。終身教育和學習型社會的到來,使民眾和教育工作者越來越強烈地感到學前教育不可被忽視和逾越,其教育的連續性、有效性和深刻性不能斷裂。政府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去建立科學、有效和優質的學前教育。陶行知先生在20世紀20年代說:“小學教育是建國之根本,幼稚教育尤為根本之根本?!苯裉?仍具有真切的現實意義。

第三,普及學前教育作為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家基礎教育和人力資源投資的重點,已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大趨勢。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國家實施了普惠性的學前教育國家行動計劃,把學前教育納入政府公共服務體系,大力推進普及。我國也必須在世界教育發展背景下建立我們的發展目標和行動。

第四,中國社會的改革與發展和東方文化上的一些特質,在近十年來加速了事實上的人才競爭和就業競爭,國民越來越感同身受地體認到下一代的生存發展、財富的積累以及幸福指數與個人受教育的成功與否關系密切。“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成了國民和廣大家長們的信念和時刻伴隨的焦慮。因此,人生競爭起點已經被推進到了具有初始階段的學前教育。

第五,過去一個時段,學前教育發展策略的失誤和不作為,導致了學前教育徘徊、猶疑和遲滯。學前教育非義務教育的性質,讓政府和教育行政忽視了對學前教育深切而全面的關注,企望靠市場化動力去發展學前教育。因而,對農村鄉鎮學前教育政策不明朗,企業改革和體制改革讓相當一批各種興辦主體的幼兒園“關、停、并、轉”,并且對民辦幼兒園的準入、辦園行為缺乏監管和指導,很多地方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在房地產開發和市政建設過程中,很多地方對幼兒園建設的政策未全面落實,管理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和監管不到位的問題,致使一些地方出現“入園難”和“入園貴”的現象,學前教育被逐漸推成熱議的焦點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難點

解決“小學化”“成人化”教育傾向是按規律發展學前教育的難點。應試教育的頑癥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們一方面越來越激烈地批判應試教育的弊端和給青少年身心帶來的戕害,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在做著助推應試教育的種種糊涂事,陷入了兩難的尷尬境地,甚至不能自拔。課程改革十年,學生課業負擔在不同學段有著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加重。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人化”是指違背學前兒童發展規律、學習規律,在教育目標和內容上,把應在小學階段完成的目標要求和學習內容下放和提前到幼兒園來;在學習方式上違背幼兒園以游戲、活動體驗學習、密切結合生活的區域活動學習和學習領域整合的綜合學習為主要特征,采取分科、講授、單純的知識技能訓練和班級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在教育價值和教育重點上,片面追求知識和技能,而忽視兒童社會性發展、情意發展、行為習慣的養成、身體發展、創造力培養和個性培養;在幼兒園活動結構上,漠視兒童保育和教育并重的原則,破壞兒童學習、休息、生活的均衡以及相互關聯、相互促進,使兒童身體發育得不到保證。這樣的教育傾向必然會異化學前教育功能,異化幼兒園文化,異化幼兒園教師隊伍,最終損害兒童的身心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給小學階段教育帶來麻煩和嚴重的問題,破壞學前教育和小學階段教育按規律銜接過渡,難以形成和諧的教育整體。究其“小學化”“成人化”滋生的原因,有如下方面:一是對兒童權利保障和學習者權利的漠視,這是我們各類教育和各階段教育的通病。以人為本的理念依舊是口頭上的說辭,少見實際的行動。尊重兒童本質上是尊重各階段兒童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個性化的方式和兒童的愿望,這是教育之本、成功教育之精髓和現代化教育之靈魂。二是社會的浮躁狀態,教育價值觀、學習觀、人才觀、學生觀、知識觀的陳舊、片面和扭曲使然。人的發展本質上應是綜合的發展和個性的發展,是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發展。面對什么才是有效的學習,什么才是有價值和有意義的學習,表現出集體無意識,以為人的發展就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三是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態、生存競爭的壓力和想通過子女的發展補償自己人生缺憾的祈望,助推了家長和社會對學前教育的不當要求和需求,逼迫幼兒超前學習,驅使幼兒園實行“小學化”“成人化”的教育教學。四是學前教育發展過程中,受到競爭壓力的考驗,特別是各類幼兒園在經費投入不足的情況下拋棄了素質教育的理念,不能堅守學前教育的規律,片面地跟隨社會和家長的不正確要求,把外語、拼音、計算、輪滑、跆拳道、蒙臺梭利感統訓練等龐雜的內容塞進幼兒園的課程和活動之中,以取悅家長和社會,包裝成所謂的特色,達到多收兒童和多收費的目的。五是小學在招生中,對兒童入學附加考試、面試等條件,其內容導向也助推、影響幼兒園向“小學化”和“成人化”靠攏,以適應各類“名?!钡囊?。同時,小學在面對新入學兒童不同的學習基礎,確定教學的起點和進度上,表現出無奈和不正確的處理方法,使得家長和幼兒園更強化了“小學化”和“成人化”的教育價值取向。六是教育管理部門和教研部門對幼兒園課程教學和活動結構缺乏督導、監管、研究、指導等措施,缺乏執法力度,基本處于放任的狀態,這導致了教育教學偏離正確的軌道。

以筆者的看法,在未來推進學前教育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相對于解決教育經費的投入、改善辦園條件、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等,糾正“小學化”“成人化”教育傾向,顯得更加困難,更加需要時間和過程,因為應試教育大的環境氛圍不改變,文化變革不充分,根本的教育制度和體制不改革,“小學化”“成人化”的弊端就難以徹底根除,因此,我們必須要有充分認識和可持續的行動。

三、破解“小學化”“成人化”教育傾向的對策

《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明確地提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這是今后教研部門工作的重點。我們必須以改革和創新為根本思路去破解這一難題。

(一)要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國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國家即將頒布的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把這方面工作作為教育行政、教研部門和幼兒園工作的中心任務,發揮多部門的聯合力量,建立持續的行動計劃,在政策制定、督導評估、研究指導、教師培養、園長培訓、表彰獎勵等多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明確執法主體和各方責任,在申辦準入的條件里把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規律作為根本條件,一票否決,并且對幼兒園實行嚴格的動態評估和淘汰制度,把不符合學前教育規律的辦園行為和幼兒園堅決清除出去。要制定監管、管理不力和不作為的問責制度。

(二)要深入研究幼兒成長規律和學前教育規律,堅持科學保教,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科學的學前教育,要能促進兒童形成強健的體魄,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培養良好的品德,激發學習興趣、創新意識、想象力、審美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要通過研究建立科學的幼兒園課程體系和活動結構,探索建立符合國家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指導策略。開展對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督導評估。

(三)要為兒童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注重讓幼兒在與同伴和成人的積極交往中,通過觀察探索、感知體驗,享受快樂童年,促進個性健康發展。要指導幼兒園積極創設和建立區域活動環境和豐富的活動內容,加強對幼兒玩教具、幼兒圖書的配備與指導。特別是要重視開展以“做中學”為導向的學前科學啟蒙教育。

(四)要進一步深入探索幼兒園與小學教育銜接的科學理論體系和實施策略體系,要改變當前零打碎敲的做法和僅僅局限在知識技能銜接的層面上,要通過研究與實踐澄清當前幼小銜接的認識誤區和實踐誤區,糾正錯誤行為。

(五)要強化對各類幼兒園保教質量的監督和指導,探索和建立幼兒園保育和教育兩個方面的質量評估監測體系,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質量管理制度。在當前我國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農村鄉鎮幼兒園和小學校帶幼兒園等不同型類中,要特別加強對小學校帶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的督導和指導。

(六)要通過“家長學?!焙图覉@互動,把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引導家長和全社會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學習觀和質量觀,尊重兒童的天性和認知規律,珍惜童年生活的獨特價值,實施科學有效的保教,自覺抵制拔苗助長、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錯誤觀念和行為。

(七)加強三支隊伍的專業化。一是加快對幼兒園教師職前職后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和專業化標準的研究,按照“三維結構”———幼兒園專業知識;關于兒童知識、能力;教育的知識、能力,開展有效的教師教育,同時要建立保育員的專業化標準和培訓。二是提升幼兒園園長的專業化素質,對其建立系統的全員培訓。三是重視和建立對幼教教研員的專業培訓,提高其指導能力。

(八)要重視農村鄉鎮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管理和指導,要以重點建設和扶持一所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為主要措施,推進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使其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促進農村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