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品安全大檢查實施方案

時間:2022-03-31 10:10:00

導語:夏季食品安全大檢查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夏季食品安全大檢查實施方案

為加強我縣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防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根據全國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乳品和含乳食品監督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衛發明電〔〕63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年夏季食品安全大檢查突擊月活動行動方案的通知》(十政辦發〔〕99號)的統一安排部署,結合夏季食品安全的季節性特點和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立健全“政府負總責、職能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圍繞乳品和含乳食品、食品種植養殖、食品生產加工、食品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大整治力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預防食品安全事故,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工作目標。通過夏季食品安全大檢查突擊月行動,實現三個確保:一是確保乳品和含乳食品安全;二是確保全縣食品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三是確保全縣夏季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二、整治重點

(一)重點區域。乳品和含乳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使用相對集中區域;農畜水產品生產基地或食品生產企業所在地區;城鄉結合部;學校及周邊地段;旅游景點附近區域和沿景區線路周邊區域等。

(二)重點單位。乳品和含乳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使用單位;農牧產品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畜禽水產品生產基地、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供應學校食堂的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學校幼兒園食堂、建筑工地食堂、醫院食堂及醫院餐飲供應攤點;旅游景點附近區域和沿景區線路周邊區域小攤點、小餐館、小食雜店;各類夜市大排檔、小吃街、美食街;各類食品加工小作坊等。

(三)重點品種。乳品及含乳食品、面、米、食用油、蔬菜、水產品、冷凍飲品、兒童食品、飲用純凈水、果蔬汁飲料、膨化食品、肉及肉制品、鹵菜、豆制品、醬油、食醋、酒類產品、食鹽、保健食品等。

三、整治內容

(一)種植養殖環節。扎實開展對農藥、漁藥、獸藥、肥料、種子、飲料和飼料添加劑等的專項檢查,加大抽驗范圍和頻次,做好以蔬菜、畜禽產品、水產品藥物殘留為主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重點檢查水產品生產過程中投入品的使用情況和硝基呋喃類、孔雀石綠、氯霉素、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紅霉素、氟喹諾酮、磺胺類等禁限用藥物使用情況,消除隱患。開展生鮮乳及含乳食品質量安全檢測行動,加強生鮮乳及含乳食品中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質的檢測。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使用禁限用農藥行為,嚴厲打擊在生鮮乳及含乳食品、飼料、水產繁育和養殖生產過程、生豬養殖過程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行為。

(二)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加大對食品生產企業的檢查力度,開展專項抽查。強化食品生產企業添加劑超量、超范圍使用情況的檢查,以涉及本方案中重點整治品種的食品生產企業為重點,切實落實好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無生產加工條件的生產行為,嚴厲打擊使用“地溝油”生產加工食品的行為。嚴厲打擊私屠濫宰以及加工、儲藏、經營私屠濫宰和病害肉、注水肉的違法違規行為。

(三)食品流通銷售環節。以超市、食品批發、集貿市場、城鄉結合部食雜店、農村集市為重點對象,對食品經營主體的經營資格進行清查,堅決查處經銷“三無”、過期變質、假冒偽劣、“傍名牌”食品等違法行為。按照食品安全年度監督管理計劃,加大流通環節的食品抽檢力度。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食品進貨渠道和農村集市的監管。

(四)餐飲服務環節。強化餐飲業原料進貨溯源制度,嚴格實施原料進貨索證和驗收制度,嚴厲打擊采購、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動物及其制品、劣質食用油、“地溝油”、不合格調味品、非食品原料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重點品種的監管力度,防止食品中毒事故的發生。

四、時間的安排

本次突擊月活動自年7月20日至8月20日,歷時一個月。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制定方案,動員部署(7月20日—7月25日)

各部門開展摸底調查,切實掌握轄區范圍內整治的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品種的基本情況,在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結合工作實際制定具體整治方案,迅速行動。

第二階段:全面排查,集中整治(7月26日—8月15日)

各部門按照整治方案進行拉網式清理整頓,全面開展各項監督檢查活動,嚴厲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各類食品安全隱患開展集中整治。

第三階段:鞏固成果,總結提高(8月15日-8月20日)

各部門對重點區域、重點單位、重點品種加強日常巡查,密切防范,鞏固成果,認真總結,全面提高,確保食品安全萬無一失。

五、責任分工

各級政府負總責,安排部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統籌安排監管力量,全面抓好此次大檢查突擊月行動任務的落實。農業部門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環節。畜牧部門負責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檢驗環節。質監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商務部門負責畜禽屠宰加工環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銷售環節。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服務、保健食品銷售環節。供銷部門負責新合作農村超市食品銷售環節整治任務的落實。公安部門要加強與質監、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的聯系,對監管部門移交的涉嫌犯罪線索迅速審查,符合立案條件的,成立專案組立即開展案件偵辦工作。監察部門要加大行政監察和行政問責力度,督促監管部門切實履行職責,對監管中的失職、瀆職等違紀行為進行嚴肅查處,對遲報、漏報甚至瞞報、謊報食品安全事故的行為,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縣食品藥品監管部門負責大檢查突擊月行動綜合協調任務的落實。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確保突擊月行動工作落實到位。各食品安全監管責任部門要各負其責,對本環節的食品安全負全責。縣政府將組織督查組深入各鄉鎮(場、區)及相關部門督察檢查夏季食品安全突擊月活動,對在整治行動中工作不力,轄區內發生嚴重食品安全事件的,將依法依紀嚴肅追究主要負責人,相關負責人及有關工作人員的責任。

(二)注重標本兼治,抓好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各相關部門在突出抓好整治重點的同時,要注意結合各自工作職責,強化食品安全長效機制建設。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強化其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的義務。要充分發揮食品行業協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推進食品安全誠信體系建設。

(三)努力打造聲勢,營造專項整治行動良好氛圍。各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報刊、網絡的作用,打造聲勢,大力宣傳《食品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乳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使之家喻戶曉,正確引導消費。同時,加大對優質食品、優良品牌、優秀企業的宣傳力度和對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的曝光力度。做好對外宣傳工作,健全舉報投訴制度,廣泛發動和正確引導公眾參與,形成生產安全食品、銷售安全食品、使用安全食品的良好社會氛圍。

(四)堅持預防為主,做好食品安全事故應對處置預案。各相關部門要按照有關要求,扎實做好各項應對食品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準備工作。要實行全天24小時食品安全值班制度,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立即按照要求上報,迅速啟動應急機制,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減少危害和損失,并及時消除負面影響。

各相關部門要按照本行動方案的要求,結合本部門的職能職責制定夏季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報縣食品安全辦公室,突擊整治活動結束后及時上報總結材料;平時注重報送相關信息,重大情況和突發事件按有關規定及時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