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公路管理維護方案

時間:2022-04-01 08:16:00

導語:鄉村公路管理維護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村公路管理維護方案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提高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水平,建立長效管理養護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農村公路的功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省農村公路條例》、《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及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結合我縣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我縣轄區內的縣道、鄉道和村道管理養護。

第三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因地制宜、全面養護,注重實效、保障暢通”的原則進行,做到分級負責、有路必養、群專結合、確保長效。

第二章管理養護機制及職責

第四條縣政府負責全縣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協調、管理養護資金的籌集。

縣交通局具體負責組織協調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編制上報農村公路養護建議性計劃,管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指導鄉道、村道的管理和日常養護工作。對鄉(鎮)政府、林特場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制落實情況和養護質量進行檢查考核驗收。

鄉鎮人民政府、林特場負責所屬范圍內的鄉道和村道養護管理工作,制訂轄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辦法,負責鄉村道路路政管理,定期對鄉村道養護進行檢查考評,籌集和管理使用養護資金,制定應急預案,保障鄉村道在發生水(雪)毀、道路垮塌、交通事故等重大事件時,組織進行搶修和救援。

村委會負責本村道路的日常養護、路政管理及道路綠化,搶修水(雪)毀、道路垮塌,維護道路暢通、安全。教育引導群眾愛路護路。

第五條縣級公路養護由縣交通局按照上級交通主管部門下達的年度計劃組織實施。

縣、鄉、村公路養護一律采取競爭機制,實行市場化運作形式面向社會公開招投標進行養護。

第六條公安、工商、建設、國土資源、農機、水務、林業、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協助縣交通局及鄉(鎮)人民政府搞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

第三章養護內容及標準

第七條養護內容

(一)小修保養:對管養范圍內的公路及其沿線設施進行預防性保養和修補其輕微損壞部分,使之經常保持完好狀態。分日常養護和小修工程。其主要內容為:路基、路面的保潔,排水構造物的清淤、疏通,路基、路面及沿線設施輕微損壞的修補。

(二)中修工程:對公路及其沿線設施的一般性損壞部分進行定期的修理加固,以恢復公路原有技術狀況。局部路面嚴重病害的處理,橋涵、防護構造物較大損壞的維修。

(三)大修工程:對管養范圍內的公路及其工程設施的較大損壞進行周期性的綜合修理,以全面恢復到原設計標準,或在原技術等級范圍內進行局部改善和個別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第八條鄉(鎮)人民政府、林特場要對轄區內鄉村公路的橋梁、涵洞和不良地質路段每季度進行一次檢查,汛期要加強巡查。發現橋梁、涵洞重要部件存在明顯損壞或不良地質路段存有安全隱患時,應采取必要措施,對損壞嚴重危及安全的,要及時采取限制交通或報請縣政府作出斷交繞行等措施,并及時修復。

縣交通局對縣道公路的橋梁、涵洞和不良地質路段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對于遭受洪水、地震、超載車輛通過以及損壞嚴重、危及安全的四、五類橋梁和不良地質路段進行特殊檢查,及時向縣政府報告,采取限制交通或斷交繞行措施,并及時修復。

第九條養護質量標準。縣道的養護質量考核指標嚴格按照交通部《公路養護質量檢查評定標準》執行。

鄉村道養護要做到:

1、路基堅實穩定,路肩平整,與路面接茬平順,邊緣順適,邊坡穩定、堅固、平順,坡度符合規定;邊溝、排水溝無淤塞、排水通暢;防護設施完好、無破損。

2、路面平整完好、清潔無雜物、橫坡適度、排水通暢、具有足夠的強度;及時修補瀝青水泥路面的裂縫和坑槽,及時填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和縱橫接縫。

3、橋梁橋面鋪裝平整無裂縫、橋頭無跳車、排水通暢無堵塞、橋面清潔無雜物;涵洞完好無淤塞、無開裂、無沉降、無沉陷、無漏水、翼墻完整、堅固;漫水橋和過水路面過水暢通、無堆積物和漂浮物阻塞。

第十條養護作業時,養護人員應當配戴必要的安全標示或設置安全警示標志,確保養護作業人員的安全。因養護確需中斷交通的,縣道應報縣交通局同意,鄉道應報鄉(鎮)政府,村道報告村委會,并告知村民。

第十一條農村公路綠化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按照管理職責范圍組織實施。路樹需要更新采伐的,依法辦理許可手續。

第十二條縣道由縣交通局所屬的農村公路管理機構每半年對管養路段進行一次路況鑒定。鄉村道由鄉(鎮)每季度進行一次路況鑒定,并每月向縣交通局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報送養護質量和養護生產月報表。

第四章資金籌集和管理

第十三條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資金由省財政劃撥,縣財政配套。隨著養護里程的不斷增加和養護標準的提高,不斷加大養護補助資金的投入。

縣交通局對養護工作到位、養護質量達標的單位全額撥付補助資金;對養護管理不到位,養護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單位將扣減補助資金,對未進行養護的單位不予補助。

第十四條為保證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安全使用,縣交通局設立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專用帳戶,縣財政預算安排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由縣財政部門撥付到縣交通局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專用帳戶。

鄉(鎮)人民政府、林特場、村委會對撥付的養護專項資金及自籌資金,要專款專用,實行帳務公開,民主監督。

財政、審計、交通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管理和監督,確保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時到位,安全使用。

第五章路政管理

第十五條鄉(鎮)人民政府、林特場、村要制定鄉規民約,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愛路護路意識,保護路產路權不受侵犯。

第十六條除進行鄉村道公路建設、養護和設置交通安全設施外,禁止在鄉村道和鄉村道用地范圍內從事下列行為:

1、設置線桿、鐵塔、變壓器,沿鄉村公路埋設地下管線等永久性設施;

2、設立集貿市場或者設置棚屋、攤點和其他臨時性設施;

3、傾倒垃圾,堆放物料,種植農作物,打場、曬糧;

4、引水,排水,燒窯,制坯,漚肥;

5、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毀公路路面的機具上路行駛。

第十七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農村公路。確需上跨、下穿、使用農村公路及農村公路用地的,按照管理權限審批,損毀的路基路面由責任方負責修復、加固。

第十八條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以外,農村公路兩側建筑控制區范圍內禁止建設其他永久性建筑物和地面構筑物。農村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為公路邊溝或坡腳護坡道、坡頂截水溝外緣向外延伸:縣道不少于10米,鄉道不少于5米,村道不少于3米。

第六章檢查、考核

第十九條檢查、考核的主要內容包括養護質量及任務目標的完成情況,養護資金的到位情況、資金使用情況。

第二十條養護質量是考核管理養護工作的重要指標,分為優、良、次、差四個等級,以優、良等級公路里程占養護總里程的百分比即“好路率”,作為衡量養護質量的主要指標。

第二十一條縣交通局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制定《縣農村公路日常養護管理考核標準》,對農村公路養護質量實行量化考核,由縣交通局農村公路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縣交通局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對縣級公路實行按月巡查,對鄉村級公路進行季度檢查,對養護管理情況進行半年初評和年終總評。考評結果作為兌付養護經費的依據。

各鄉(鎮)人民政府、林特場須將鄉村公路管理養護納入正常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范疇,實行目標管理,將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完成情況進行日常巡查、月檢查、季度評比和年度總目標考核,按照養護管理質量標準實行獎懲。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未盡事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及其他法律、法規執行。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由縣交通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