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才培養實施方案
時間:2022-04-09 11:09:00
導語:農村人才培養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之一。全面提高農村居民素質,加快農村實用人才資源的開發與建設,大力提高農民科技文化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內容和形式。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和全市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戰略目標的要求,特制訂我鄉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發展觀,以促進廣大農村勞動者人人都作貢獻,人人都能成才為目標,積極完善各項政策措施,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加大培訓力度,健全服務體系,努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培養造就一支規模宏大的擁有一定專業知識或技術技能的農村實用人才隊伍,為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二、目標任務
1、實施農村“雙帶致富”培訓工程,培養一支能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對象是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和后備干部,使之發揮組織者、領導者、帶頭人的作用。
2、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培養一大批覺悟高、懂科技、勤實踐、善經營,能從事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民。重點是蔬菜栽培、園藝花卉、現代化養豬、科學化養牛、特種養殖等產業技術人才。
3、實施農村遠程教育培訓工程,使農村難以脫產的勞動力及后備勞動力接受科技、文化、法制、信息、衛生等知識的普及教育,培養有文化的新型農民。
4、實施轉移就業培訓工程,培養一大批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村技術人才。提高從事非農產業勞動力的素質和技能,逐步創立我鄉非農技能人才品牌,推動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
三、政策措施
1、積極推進農村教育的改革和創新。農村教育發展的規律,決定著教育必須緊緊圍繞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科技推廣、發展效益農業、拓展非農產業、實現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來進行。
2、建立和發展農村人才市場。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建立鄉農村實用人才服務站(所),建立為農民就業服務的信息網絡,通過媒體渠道、結合農村實際,舉辦人才交流專場等形式信息,及時為農業生產和農民提供人才信息服務。
3、建立和完善服務體系。農村教育的目的是培育農村各種實用人才,增強農村實用人才帶頭致富和帶領周邊農民共同增收的能力,是一項長遠而意義重大的任務,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領導,建立工作機制,完善服務體系。
4、建立農村教育投入機制。農村實用人才開發與建設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建設,鄉財政必須給予支持。要積極探索由行政手段、公共財政逐步轉向由政策引導、市場運作辦農村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的方向上來。
四、保障措施
1、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對農村實用人才建設的領導。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牢固樹立人人都可成才的觀念,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深刻理解“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的科學論斷,進一步提高對農民技術培訓和農村實用人才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從戰略高度和長遠發展的要求,緊扣新時期的任務,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目標,加強政府統籌,大力推進農、科、教等各方面形成強大合力,以加強農村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為基礎,以發展科學技術和堅持改革開放為動力,實現我鄉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振興。
2、我鄉“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由鄉新村辦牽頭抓總,各村各單位協助抓好落實。
3、各村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制定實施細則,負責各村“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實施方案的具體實施。
- 上一篇:林業局優化創業服務工作匯報
- 下一篇:水稻集中育秧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