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教育局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案

時間:2022-05-03 02:47:00

導語:縣教育局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教育局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方案

一、活動背景

近年來,在全縣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縣中小學德育工作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隨著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我們整個社會的道德狀況也出現了一些不能忽視的問題,并通過多種途徑和渠道影響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時期的中小學生,嚴重沖擊著我們學校的德育工作。個別學生身上出現了是非不清、美丑不分、法律意識淡薄、暴力傾向嚴重、思想消極等不良現象,青少年違法犯罪的現象時有發生。按照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的要求,縣教育局經認真研究,決定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以此推動全縣學校德育工作再上新臺階。

二、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為主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為載體,以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為目標,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的各個環節,堅持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創建富有特色、群眾滿意的教育。

三、目標任務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包括: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我縣本次教育活動的主題是“明理、崇德、勵志、篤行”,預計用三年時間在各學段初步達到如下目標:

1、幼兒及小學低年級段:引導幼兒和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懂得基本的文明禮儀,知道關愛同學、關心集體、尊敬師長,懂合作、善交流、知分享、曉禮讓。

2、小學高年級段:引導小學生初步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從抓好良好行為習慣入手,能全面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學生從自我做起,從坐、立、行、笑、談、唱的“小事”做起,倡導“做有樣、坐有相、行有規、言有范”,讓學生愛國、愛家、尊師長、孝父母、明禮儀、曉善惡、懂榮辱。

3、初中階段:教育幫助初中學生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從感恩教育入手,深入開展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讓學生們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能分清是非、善惡、美丑,能模范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4、高中階段:從愛國主義教育入手,以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為重點,要求高中學生牢記八榮八恥,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內涵,全面遵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把他們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四、實施途徑

(一)加強學習,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師生心靈。

1、建立健全教職工學習制度。在全縣教職工中掀起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熱潮,通過自學、講座、印發學習材料等形式,使全體教職工首先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駕馭和實施能力。縣教育局將編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師讀本》發放到全體教師手中。

2、多渠道抓好學生學習。各學校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主渠道作用,所有學科都要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有計劃地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貫穿和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走進教材,走進課堂。各科任課教師要努力把握各課程的知識體系,深刻認識課程的內在規律和育人價值,把各門課程蘊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資源充分開發出來,充分發揮課程已有的育人功能,使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教育。各學校應根據學校及學生實際開發相關的校本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的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

(二)創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濃厚氛圍。

1、打造文明校園,營造良好的德育環境。各學校要對校園文化進行精心設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和創造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環境的設計、維護和創造。根據學校實際建好校史陳列室和共青團、少先隊室。要充分利用板報、櫥窗、走廊、墻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的理念。

2、發揮媒體作用,拓展校園教育空間。學校要發揮好校園廣播站、校報??托@網絡的作用,每月至少組織學生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視片,校園廣播系統定期播放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典歌曲,通過學校網站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和先進人物事跡,不斷拓展校園文化建設的渠道和空間。

3、攜手有關部門,優化校園周邊環境。以“平安校園”建設為出發點,著力優化校園周邊環境,聯合各有關部門經常性的開展校園周邊環境整治活動,重點對學校附近的“黑網吧”、銷售低俗玩具、書刊音像資料的商店、地攤等進行清查和處理。堅決打擊宣傳暴力、色情、低級趣味和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的偽文化。把好文化產品進校關,嚴防不良文化進校園,著力消除校園內外污染學生心靈的隱患,進一步優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

(三)通過德育實踐活動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

1、強化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各學校要充分發揮德育類課程的作用,系統的分層次對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戰略思想的傳授。統籌安排好主題班會、團(隊)會并發揮其作用,通過報告會、座談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進行強化教育。把握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精髓,組織全體教師深入思考、研究,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動,做到由淺入深、循循善誘,真正讓每一個青少年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入腦、入心。

通過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教育,解決部分學生中出現的自由散漫、自私自利、道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弱化等問題。

2、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教育,引導學生堅定共產主義信念,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各學校要通過一定的教育途徑、方式和方法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轉化為青少年學生追求的價值目標。要結合中國近代史教育,讓學生明白只有祖國的強盛、民族的振興,才有可能實現個人理想。要發揮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的作用,經常向學生推薦優秀閱讀書目和愛國主義歌曲,通過舉辦讀書競賽、讀后感評比、歌詠比賽、觀看視頻資料等,讓符合社會主義主流價值的的文化產品占領學生思想陣地,使全體廣大青少年學生把共同理想同各自擔當的的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同個人的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共同理想。

通過共同理想教育,重點解決部分學生中出現的,不思進取、自甘墮落、低級趣味、拜金主義等問題。

3、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科技創新教育、弘揚和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教育廣大學生樹立高度的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要勇于同破壞國家統一、損害民族團結、危害社會主義事業的行為進行堅決的斗爭,要自覺地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同呼吸、共命運。

建立學雷鋒活動的常態化機制。各學校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生學習雷鋒的先進事跡,挖掘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宣傳雷鋒精神的時代意義,開展好主題教育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學生“愛憎分明不忘本”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學生做一個有愛心、知奉獻的人。

組織好“中小學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動。把集中活動與經常性的民族精神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緊緊抓住當年的活動主題,將民族精神教育滲透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集中開展以民族精神教育為主題的團隊會(日)、社會實踐和參觀走訪等活動。要因地制宜,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利用好我縣的等教育資源,突出進行“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民族精神教育。

利用傳統節假日、紀念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各學校要以各種節假日、宣傳日、紀念日為契機,設計好每年的重大教育活動,如新生入學典禮、畢業生畢業典禮、入隊入團入黨儀式、十四歲青春儀式、十八歲成人儀式等,力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這些活動之中。

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學校要加大通用技術教室、科技活動室的建設及有關器材的配備力度,學校實驗室、圖書館等要全天候向學生開放,通過組織科技活動、開展科技創新比賽等,培養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幫助學生樹立“科教興國”的志向和為國爭光的遠大理想。要開好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建議學校將信息技術教育和研究性學習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集中使用,在學期初做好統一規劃,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開展參觀訪問、調查研究、“送溫暖獻愛心”等活動。

通過弘揚和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重點解決學生的崇洋媚外、保守僵化、安于現狀、貪圖享樂、性情偏激、心理脆弱等問題。

4、加強法制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感恩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榮辱觀。

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學校要強化《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對守則、規范做到熟記于心。

重視法制教育,培養遵紀守法意識。每處學校都要配備法制副校長,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法制報告會。還可以通過舉辦少年模擬法庭、參觀訪問等形式,提高廣大青少年的遵紀守法意識。在當前要特別重視開展網絡道德教育,引導學生遵守國家法律、遵守網絡道德,增強對網絡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

弘揚傳統美德,加強感恩教育。通過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學習、領悟,積極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美德因素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加強孝老愛親、感恩報恩、誠實守信、親德向善、愛物敬人、持身恭謹、勇于擔當、崇榮知恥、合作共贏、勤奮好學、求實創新等中華傳統美德的教育與實踐,引導中小學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營養,知榮辱、明是非、識善惡、辨美丑,內化為自身素質。走近道德模范,發揮榜樣力量。發揮好本地“五老”、各類英模的教育作用,經常邀請他們到學校做專題報告,組織學生學習每年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事跡,開展“美德少年”或感動學校人物評選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榮辱觀。

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重點解決學生中存在的誠信缺失、鋪張浪費、攀比炫富、拉幫結伙、崇尚暴力、是非不清、善惡模糊、榮辱顛倒等問題。

五、保障措施與工作要求

1、多方配合,打造立體教育網絡。

要保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效果,就必須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打造“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各學校要充分發揮好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建好家長學校,要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召開家長會等多種形式,將學校開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的內容、要求告知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教育方法、教育要求等方面達成一致,形成合力,實現家校結合,共同教育的局面。要積極加強與各有關部門和群團組織的協調、溝通與配合,整合教育資源,拓展教育渠道,積極營造學校、家庭、社會共同關心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良好氛圍。

2、強化師德,建立全員育人機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必須依靠全體教職工共同實施,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鼓勵廣大教師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者,落實“一崗雙責”,積極推行“班級任課教師德育承包制”,引導全體教職員工一切以學生健康成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一方面加大教師特別是班主任隊伍的培訓力度,保障班主任各項待遇,提高其專業化水平和育人水平,發揮他們在德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3、以人為本,講求教育實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不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顒?a href="http://www.uv63h8.cn/article/xzgaoshou/gongzhuo/201205/518270.html" target="_blank">方案的制訂、開展必須符合青少年身心成長的規律,強調學生的實踐、體驗、創造的過程,強調教育的無形化、具體化和序列化,強調價值觀念、行為能力、道德情感的統一,化“強制性的觀點灌輸和行為制約”為“全面的人生發展輔導”。

4、積極探索,增強教育效果??h教研室、學校教科室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教育體系進校園活動的研究,積極探索社會主義核心教育的新思路、新形式,在各種優質課、教學能手評選中要重視德育效果的評價,幫助教師提高利用課堂教學主陣地實現育人功能的能力。

5、及時總結,加大宣傳力度。各學校要及時總結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中的先進做法和成功經驗,加大宣傳力度,縣教育局也將對此項工作進行專項督導評估和調度,評優樹先,工作開展情況將作為“人民滿意學校”評選的依據和納入校長、德育主任考核。

為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進校園工作的領導,縣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各學校也要成立專門的領導機構,將此項工作作為今后一個時期學校工作的重點來抓,在充分調查研究、了解師生思想道德狀況的基礎上制訂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增強領悟力和執行力,本著講政治、講黨性的原則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工作落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