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04 05:58:00
導語:農業局依法行政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我市農業依法行政工作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意見》,緊緊圍繞“十二五”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兩區”建設等中心工作,創新工作方法和載體,繼續開展“依法行政水平提升年”活動,實施“211”計劃,即二完善一增強一提高?!岸晟啤睘檫M一步完善二個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基本達到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行政執法體制基本達到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耙辉鰪姟睘橐婪ㄐ姓挠^念明顯增強,通過開展干部學法、法律知識進企入社活動、百萬農民學法維權工程實施,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圍基本形成?!耙惶岣摺奔匆婪ㄐ姓哪芰γ黠@提高,善于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能夠依法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全面推進農業依法行政,努力提升依法護農水平。2012年依法行政工作的重點和具體任務是:
一、不斷完善行政管理體制
1、進一步轉變管理職能和方式。繼續完善經濟調節和市場監管職能,不斷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特別是強化農業支持保護、農民權益保護、動植物防疫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農資生產經營秩序監管、農業社會化服務等職能。重視和運用經濟、法律手段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事務,充分運用間接管理、動態管理和事后監管等手段對農業農村經濟事務實施管理,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隨著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深化,逐步實現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管理。(責任單位:人事處,其他處站配合)
2、重大事項實行科學民主依法決策。不斷完善重大事項科學民主決策機制。重大行政決策應當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經單位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取意見制度。制定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政策,要運用互聯網、各種媒體和農業懇談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制定重大行政決策聽證辦法,規定應當聽證事項的范圍和聽證程序。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聽證以及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事項,都要進行聽證。建立重大行政決策的合法性審查制度。涉及法律法規問題的重大行政決策,做出重大行政決策前要交由法制機構或者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合法性審查。建立重大行政決策實施情況后評價制度。做出的重大行政決策實施后,要通過抽樣檢查、跟蹤調查、評估等方式,及時發現并糾正決策存在的問題,減少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建立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要堅決制止和糾正超越法定權限、違反法定程序的決策行為。(責任單位:辦公室,其他處站配合)
3、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執行《行政許可法》,依法做好農業行政許可工作。全面推進辦事公開,依法公開農業行政許可的依據、條件、要求、過程和結果;規范行政許可辦理行為,進一步創新行政審批方式,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積極推行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審批和網上監督等方式,提高行政效能,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建立和落實重大行政許可聽證制度、重大行政許可決定備案制度、行政許可決定公示制度、行政許可案件統計和案卷評查制度,不斷規范行政許可行為。減少審批環節,依法下放權限,進一步落實擴權強縣和清費減負工作。(責任單位:行政審批處、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監理所、種子管理站、綠色食品辦公室、信息中心等)
4、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認真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完善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對依法應當主動公開的信息,及時、準確、全面地向社會公開;對人民群眾申請公開的信息,依法在規定時限內予以答復。進一步推進農業重大建設項目、行政執法、行政許可等領域的信息公開。(責任單位:辦公室、信息中心,其他處站配合)
5、完善農業應急管理機制。健全各類農業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有序推進應急管理處置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業應急管理制度和程序。完善救災種子、農藥等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建立預警信息系統,加強對有關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斷以及跟蹤監測。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健全應急處理專家咨詢交流機制,積極組織應急宣傳教育和培訓演練,提高應急管理和指揮水平。(責任單位:辦公室,科教處、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總站、農技總站、經作總站、種子管理站等配合)
6、依法化解涉農矛盾糾紛。完善行政復議、仲裁、調解、信訪等工作制度,健全多元化的防范和化解涉農矛盾糾紛的工作機制。建立農業行政復議工作規則,切實落實行政復議法定職責,注重運用書面審查、實地調查、聽證、和解、調解等方式,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及時解決糾紛,提高行政復議辦理質量。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機構,加強仲裁人員業務培訓,提高仲裁能力。健全農業生產事故調處機制,暢通“12316”執法投訴舉報電話,完善事故應急預案,探索評估師隊伍建設,組織農業生產事故技術鑒定,及時、公正調處農業生產事故糾紛。完善農業信訪處理工作規則,建立健全農業部門領導接待來訪日制度,進一步落實信訪責任,暢通信訪渠道,改進工作方式,認真辦理群眾來訪來信,切實保障信訪人權利。(責任單位:局信訪辦、農經總站、執法支隊,其他處站配合)
7、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配合上級立法機關開展立法調研。今年重點做好《市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無害化處理管理辦法》、《關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提升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的意見》規范性文件的制訂。制定規范性文件要嚴格遵守規定權限和程序,符合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未經聽取意見、合法性審查并經集體討論決定的,不得施行。對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規范性文件,要通過政府網站、新聞媒體等向社會公布;未經公布的規范性文件,不得作為行政管理的依據。規范性文件后,應當自之日起15日內報市政府備案。在規范性文件一定時間后,應當對實施情況進行評估檢查。(責任單位:畜牧局、農經總站、辦公室、政法處、信息中心,其他處站配合)
二、完善行政執法體制
1、加大執法監管力度。認真貫徹落實農業部和省廳關于加強農業執法工作的意見,全面實行農業綜合執法,建立以農業綜合執法為主干、與法律法規授權機構執法相結合的農業執法體系,進一步完善農業執法體系。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大力改善執法裝備條件。強化農業檢驗檢測能力建設,增強執法人員能力水平,加強執法經費保障,進一步提高農業執法能力。延伸拓展農業執法領域,突出農業執法重點,抓住重要農事季節,采取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的方式,開展“綠劍”系列集中執法行動,嚴厲打擊一批坑農害農的大案要案,開展畜牧獸醫“服務年”活動,強化動物防疫和衛生監督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開展農機安全專項整治等活動,爭取實現農機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的目標。實施種子苗木檢疫監管“3321”行動,有效控制重大植物疫情發生與危害。(責任單位:人事處、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總站等)
2、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貫徹執行《市農業系統行政處罰裁量標準(試行)》(臺農〔2010〕3號)。進一步推動農業系統自由裁量標準的修訂和完善,增強標準的規范性與操作性。做好新頒布農業法規規章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工作。開展規范農業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工作落實情況專項檢查(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總站等)
3、推行行政處罰決定說理性工作。貫徹實施《關于推進農業行政處罰決定說理性工作的通知》(臺農〔2010〕75號)和《關于印發規范農業行政處罰裁量權配套制度的通知》(臺農〔2010〕89號)。當事人對案件事實存在較大爭議的、屬于聽證范圍的案件、本轄區內有較大影響的都應制作說理性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要對事實認定、行為性質、裁量結果等方面進行充分說理。(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總站等)
4、開展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案卷評查。堅持重大行政處罰案件備案審查制度,開展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案卷評查,收集整理有指導意義的典型案例,重點做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典型案件的評析,加強行政許可辦理行為的監督檢查,及時糾正實施行政處罰、行政許可中的違法或不當行為。(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監理所、種子管理站等)
5、繼續抓好《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貫徹落實。組織制定農業部門《公民權益依法保障行動計劃》年度實施計劃,依法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加強農村土地承包仲裁體系建設,切實尊重和保障民生權益。(責任單位:政法處、科教處、執法支隊、畜牧局、農經總站、植物保護檢疫站等)
6、做好農業執法證件管理。嚴格執行執法資格培訓考核制度,規范執法證件發放,做好執法證件審驗、清理、換證,建立執法人員管理檔案,切實加強執法證件管理工作。做好執法主體資格檢審驗。(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等)
三、深入開展農業普法工作
1、制定年度普法計劃。充分運用普法“宣傳月”、送法律、送政策等方式,結合農事、農節、農情,多渠道多形式組織農業普法宣傳活動。繼續開展農業普法示范試點工作。(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總站等)
2、做好干部學法工作。干部學法以集中輔導與自學相結合,學法的重點是《行政強制法》、《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新法律法規學習;完善農業系統領導干部、執法人員、法制人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長效機制。對參加今年執法證審驗未列入省廳培訓的執法人員,進行1次集中培訓。通過干部學法活動,使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觀念明顯增強,從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責任單位:人事處、監察室,政法處等配合)
3、做好管理相對人的普法工作。以各專業線為主抓好這項工作。農機總站要通過“平安農機”創建等平臺,組織做好《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農機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執法支隊要結合“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綠劍”系列集中執法行動、農資信用體系建設等,加強《農藥管理條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種子管理站要加強《種子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畜牧局要加強《動物防疫法》、《省動物防疫條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植保檢疫站要加強《植物檢疫條例》、《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農技總站要加強《省耕地質量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生態辦、畜牧局、農能辦要加強《省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利用促進辦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責任單位:政法處、農機總站、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生態辦、農能辦等)
4、開展“農業法律進企入社”活動。以“兩區”內的農業生產經營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重點對象,以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為重點內容,開展“農業法律進百企入百社”活動,進一步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主體法律意識,2012年組織一次農業法律進企入社宣講師資培訓會,再由各縣(市、區)組織宣傳培訓。(責任單位:政法處、農經總站、科教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監理所、信息中心等)
5、繼續做好百萬農民學法維權工作。發揮普法講師團作用,以各縣市區為單位繼續組織鄉(鎮、街道)和村級宣講骨干開展農業法制宣傳工作;繼續編印好《農業普法動態》;結合科技下鄉、農業懇談活動等送法下鄉進村入戶。(責任單位:政法處,執法支隊、畜牧局、植物保護檢疫站、農機監理所、產業處、產業協會辦、農經總站、信息中心等單位配合)
6、加強農業法制工作情況的宣傳與交流。認真總結、挖掘農業執法普法等工作的經驗及典型,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宣傳交流,擴大農業法制工作宣傳面,提高社會影響力。(責任單位:政法處、其他處站配合)
四、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單位的一把手為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對依法行政工作的領導。要高度重視自身法治意識的培養,大力提高依法決策、依法領導能力;認真組織、協調、監督本單位的依法行政工作;進一步加強與其他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及其他各項工作制度,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加強法制和執法隊伍建設。根據農業依法行政的工作任務和要求,結合農業行政管理職能和方式的轉變。要把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愛崗敬業的同志充實到法制和執法隊伍,切實增強農業法制執法隊伍力量。要切實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加強法制和業務知識學習,提高農業執法專業技能。法制、執法人員要不斷增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努力增強協調、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切實把農業依法行政工作推向深入。
- 上一篇:物業管理發展及策略綜述
- 下一篇:飲用水源隱患整頓方案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