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經濟社會進位考核獎勵方案

時間:2022-05-31 03:20:00

導語:市區經濟社會進位考核獎勵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區經濟社會進位考核獎勵方案

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決策部署,客觀、科學地監測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深入開展“抓落實、創一流、比貢獻”活動,激勵全區上下加快發展步伐,奮力爭先進位,努力躋身全省強區行列。根據《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暫行辦法》,特制定本辦法。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原則

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獎勵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建立科學、公正、公開的指標體系,實行定量綜合考核,客觀全面地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

經濟社會發展獎勵考核必須堅持近期和長遠相兼顧的原則,突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實績;堅持科學真實、公正可比的原則,推動和引導經濟社會發展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加快發展。

二、考核對象

考核指標所涉及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及14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三、組織領導

為了加強對考核獎勵工作的領導,區政府決定成立以區政府常務副區長為組長,區政府辦、計劃局、統計局等25個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獎勵領導小組,統一負責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獎勵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統計局,辦公室主任由區統計局局長兼任。

四、指標設置

區級部門考核指標

(一)經濟發展指標。

(1)地區生產總值(2)財政總收入(3)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人均財政總收入(6)地區生產總值增長速度(7)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8)財政總收入增長速度(9)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二)經濟結構指標。

(10)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11)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12)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13)非公有制投資占城鎮投資比重(14)城鎮化率

(三)社會發展指標。

(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17)農民人均純收入(1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19)城鎮社會保障覆蓋率(20)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21)億元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22)財政支出中農、科、教、文、衛和社會保障支出比重(23)公眾安全感滿意率(24)城鎮登記失業率(25)城鎮居民生活用天然氣入戶率(26)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27)人均城鎮維護建設資金

(四)生態環境指標

(28)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總量減排(29)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30)城鎮居民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1)常用耕地面積指數

鄉鎮、街道辦考核指標

1、中小企業總產值及其增長速度2、農業總產值及其增長速度3、固定資產投資及其增長速度4、農民人均純收入及其增長速度5、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占鄉村勞動力比重6、農村醫療保險參合率7、社會公眾安全感滿意率8、農村社會保障覆蓋率9、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10、常用耕地面積指數11、城鎮化率

考核指標體系是動態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結合省、市考核指標體系的變更,區政府將對全區經濟社會發展考核指標適時作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五、區級部門考核指標分工

六、部門對鄉鎮、街道辦指標考核的分工

七、表彰獎勵

區政府將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獎勵工作納入全區政府系統“抓落實、創一流、比貢獻”活動,設立“市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位獎”稱號,并進行表彰獎勵。在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結果公布之后,由區經濟發展考核獎勵領導小組辦公室依據監測結果提出擬表彰的先進單位名單,報區政府審定。對在黨風廉政建設、社會穩定、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計劃生育等一方面被“一票否決”的單位取消表彰獎勵資格。

對區級部門獎勵設三個等次,一等獎:⑴對首次在全省24個區單項指標排在前5位的單位獎勵5萬元(多項合并1項),以前年度已進入前5位并保持上年位次的獎3萬,仍在前5位但位次有變化的以3萬元為基數,每進1位增加獎勵1萬元,每退1位減少1萬元,減完為至。⑵對單項指標未進入全省前5位但較上年進10位以上的單位獎勵5萬元。二等獎:對單項指標未進入全省前5位但較上年進5—9位的單位獎勵2萬元。三等獎:單項指標未進入全省前5位但較上年進3—4位獎勵1萬元、進1—2位的單位獎勵5千元。同時,區政府每年將對涉及的31項考核指標進位情況進行排隊,對位次退位幅度最多的五個指標的責任單位以及單項指標退位在10位及以上的指標的責任單位在全區進行通報批評,并取消該部門當年一切評先資格;對單項指標較上年退位在5—9位的部門,取消該部門當年在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中其它各項指標的獎勵資格;對單項指標退位在4位及4位以下的責任單位,每退1位,核減該部門經費1萬元。

對在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中,被評為先進單位的區級部門均授予“市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位獎”稱號,進位獎只對單項指標進行獎勵,單項指標由兩個以上單位承擔的所獲得的獎金,由牽頭單位和配合單位按比例分配。

對鄉鎮、街道辦的獎勵為:十一項指標以2008年為基數,以后年度首次在全區綜合排名進入前三位的獎勵5萬元;以前年度已進入前三位并保持上年位次的獎勵3萬元;仍在前三位但位次有變化的,以3萬元為基數,每進一位增加獎勵1萬元,每退1位減少1萬元,減完為止。同時,區政府每年對各鄉鎮、街道辦十一項指標的綜合排名進位情況進行排隊。對綜合排名進位幅度最大的三個鄉鎮、街道辦獎勵3萬元,其余只要有進位的鄉鎮、街道辦一律獎勵1萬元;對退位幅度最大的三個鄉鎮、街道辦進行通報批評,其中退位幅度居第一的鄉鎮、街道辦取消其當年一切評先資格,其它有退位情況的鄉鎮、街道辦每退一位,核減該鄉鎮、街道辦經費1萬元。

以上獎勵資金列入區財政年度預算。

八、實施步驟

縣域經濟考核的四大類31項指標及其細項指標由成員單位負責收集、整理、審核、匯總,經一把手簽字、蓋單位公章后,于次年2月底前報區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

考核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成員單位上報的數據進行審核、匯總、評估,經辦公室主任簽字后上報考核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審核后,經區長簽字,上報市統計局。

區計劃局、統計局、中小企業局、農業局、人勞局、衛生局、民政局、區綜治辦、城建局、公安分局、對各鄉鎮、街道辦中小企業總產值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等十一項指標進行年終考核,考核結果經主管部門領導簽字蓋章后于次年元月底前報區統計局,由區統計局以功效系數法為核心,采用綜合加權的辦法進行綜合排名,確定獎勵等次,并將結果報區政府審定。

九、幾點要求

1、各鄉鎮、街道辦,區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考核工作,一把手親自掛帥,確定一至兩名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干部具體負責這項工作,保證考核工作正常進行。

2、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是一項十分嚴肅的工作。各單位必須依法提供客觀真實的考核數據。嚴格按照考核原則,對數據所涉及的范圍進行認真統計填報。新區、中省市駐耀單位數據按照各部門職責收集齊全,均要包括在內。對填報數據質量不高和未按規定履行審查、評估職責的,要按照統計法依法查處,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各單位對所上報的統計數據,要按統計部門的要求,建立統計臺帳,原始報表要齊全,檔案裝訂要規范,要經得起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獎勵領導小組辦公室及省、市考核領導小組考核組的抽查,要做到“數出有理、理出有據”。

4、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位考核獎勵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經常深入各鄉鎮、街道辦、區級各部門督促檢查、指導考核工作,并定期召開會議,通報有關情況。加強監測基礎建設工作,完善調查體系,健全調查網絡,提升業務能力,確保監測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