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統計調查研究實施方案
時間:2022-06-06 11:56:00
導語:市政辦統計調查研究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深入貫徹全國統計系統作風建設年活動,切實轉變統計服務理念,推進統計制度改革,構建現代統計體系,充分發揮統計在促進全市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作用,根據國家、省、市統計局通知精神,將年確定為全市統計系統“調查研究年”。為科學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好這次“調查研究年”活動,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和遵循原則
“調查研究年”活動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統計工作會議精神,以推進“四大工程”建設、踐行“三個提高”為中心,緊緊圍繞主題主線的要求,從夯實統計基礎、深化統計改革、優化統計服務、提高數據質量入手,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全方位開展統計調查研究活動,努力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充分發揮統計在宏觀調控和經濟社會管理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調研內容和研究方向
“調查研究年”活動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重大任務,調研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具體分為統計改革、統計服務、統計基礎和數據質量四類:
(一)統計改革類
圍繞上級統計部門確定的“四大工程”,探索實踐工業和投資項目統計標準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統計、藍色經濟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統計辦法等一系列統計制度改革、創新過程中的對策和工作措施;改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統計,全面落實節能降耗統計監測考核體系,研究新核算制度框架下能源核算的具體措施辦法;加強部門統計工作,從部門行業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指導與監督等方面展開調研。
責任科室:綜合科、核算科、工交科、投資科、執法大隊
(二)統計服務類
一是轉變統計服務理念,探尋統計服務工作在促進科學發展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方面的新途徑、新方法。
二是跟蹤監測經濟運行。重點監測經濟社會發展苗頭性和趨勢性問題,對形勢發展做出預見性、前瞻性的準確判斷。
三是跟蹤監測宏觀經濟政策落實情況。密切關注消費、投資、企業效益以及民生等發展情況,研究國家宏觀調控政策貫徹實施情況及其變化影響。
四是跟蹤監測經濟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加強對“三農”、產業結構、現代服務業、自主創新能力、藍色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社會民生、縣域經濟等重點難點問題的研究。
五是研究“兩個同步”問題。針對收入分配領域的統計、適時監測“兩個同步”展開調研。
六是研究“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評價指數”和“幸福感評價指數”,為全市轉方式、調結構提供統計依據。
責任科室:核算科、農業科、工交科、經貿科、投資科、城調隊
(三)統計基礎類
一是加強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按照企業“一套表”和“網上直報”的工作要求,強化基層統計力量、人員培訓、規范化建設、標準化管理,健全完善統計基層基礎網絡。
二是推進統計法制建設,從統計法宣傳、統計執法檢查和巡查等方面開展調研。
三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從加強思想政治、領導班子、人才隊伍、干部作風、反腐倡廉等建設方面展開調研。
責任科室:執法大隊
(四)數據質量類
一是研究制定地區生產總值數據質量評估體系。
二是提高服務業統計質量。積極探索收入分配指標的核算、專業和部門間統計數據的銜接、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系匹配與協調的有效途徑,著重加強對服務業影響較大的交通運輸業和房地產業統計與監測。
三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從開展質量抽查、制定檢查方案、加大審核、保證基層報表填報完整準確、建立部門統計數據質量評估制度等方面展開調研。
責任科室:核算科、執法大隊、各專業科室
三、實施范圍和組織領導
此次“調查研究年”活動,將在全市統計系統廣泛開展,具體實施范圍包括:局各科(隊)室。采用“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上下聯動、各方參與”的組織方式。
為了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成立全市統計“調查研究年”活動領導小組,市統計局局長任組長,任副組長,局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組織領導全市統計系統的“調查研究年”活動。有關工作協調由劉守竹副書記負責,局核算科牽頭,其他各科室開展相關調研活動。
具體分工為:局核算科負責方案制定、成果應用、匯總以及統計改革類、統計服務類和數據質量類調研課題的組織協調工作;執法監察大隊負責統計基礎建設類調研課題的組織協調及調研工作;綜合科負責信息上報、活動總結、調研活動的經費保障,將調研活動情況納入年終綜合評比工作;其他科室對涉及到的調研內容選擇2-3個調研課題開展調研活動,按照各自分工,按時完成承擔的調研報告,確保調研活動各個環節工作穩步推進。
四、具體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制定方案、確定題目階段,4月下旬-5月上旬。全市統計系統“調查研究年”活動全面啟動,制定實施方案,確定調研題目,落實課題責任。局各科室要依據調研內容,結合職責,擬定2-3個調研課題,送核算科,由“調查研究年”活動領導小組審定。
(二)深入實際、開展調研、撰寫調研報告階段。5月11日-6月15日為第一調研階段,7月20日-8月25日為第二調研階段。各調研課題承擔科室,緊緊圍繞調研主題,通過實地調查、查閱資料、座談研討、個別訪問、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深入到企業、到基層、到經濟發展一線,了解掌握實情實況,獲取豐富的第一手活情況、活信息,全方位、多層面地開展調研工作。
(三)各科室在搜集整理調研獲取的各種素材的基礎上,采取理論、工作實際與調研情況相結合、宏觀與微觀相結合的方法,集中人員、時間撰寫調研報告。分別于6月25日前和8月31日前各撰寫一篇專題調研報告,經各分管領導修改完善后確定初稿。
(四)調研成果應用階段。各階段的調研報告初稿,經局主要領導審定后,以統計或統計專報等形式分別報送市級領導和有關部門,經領導同意后也可向上級統計部門主辦的報刊投稿。第一階段調研報告在6月底前發出,第二階段調研報告在9月20日前發出。
(五)調研成果評價階段,9月-10月。由市局領導及科室負責人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全市統計系統調研成果,以各科室為單位,按照調研項目類別分別進行評審,評出6篇優秀調研報告予以表彰獎勵。此次調研活動的開展情況及評審結果納入年度綜合考核。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各科室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調查研究年”活動的決策部署上來,扎實深入開展好“調查研究年”活動,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二)加強領導,明確職責。各科室要高度重視調研活動,把調研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落實工作責任制,項目明確到人,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支持、協調和推動調研活動的開展,力爭出一批好的成果,進一步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謀服務。
(三)多種形式,深入調研。各科室要充分結合工作實際,明確調研方向,突出調研重點,深入基層、經濟發展一線,運用走訪、座談、問卷等多種形式把調研活動抓實、抓好,力求多出有應用價值的成果。不搞面面俱到、大而化之的研究,要就某一重點或專題作深入細致的研究和分析,要盡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原始資料,為建言獻策提供可靠依據和支撐。
(四)把握質量,打造精品。各調研項目牽頭科室要站在全局角度,在認真分析、深入研究調研素材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注重宏觀與微觀的緊密結合,注重面與點的緊密結合,形成一批既有操作性、又有前瞻性的上層次、高水平的調研成果。調研報告既要具有一定理論價值,更要注重現實意義,充分體現調研結果,務求突出重點,具有針對性;突出實效,解決實際問題;突出質量,樹立精品意識。字數控制在5000字以內。
(五)成果應用,總結提高。為了充分發揮“調查研究年”的調研成效,要加大調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力度,一方面通過匯報、直報材料、統計資料等方式,積極向各級領導或有關職能部門推介調研成果,促使調研成果納入領導決策視野。另一方面,通過調研活動的開展,以及調研成果轉化和應用于統計工作的過程,努力提高統計工作者和干部職工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不斷提高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和推動全市統計工作取得更大的發展和進步。
- 上一篇:婦聯關于婦女兒童調查匯報
- 下一篇:流動兒童基本現狀調研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