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災民生活援助辦法
時間:2022-06-20 09:32:00
導語:區災民生活援助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區先后遭受洪澇、風雹、干旱等自然災害襲擊,全區6個鎮48個村907個村民組受災,涉及農戶36007戶,受災人口115224人。受災面積7448公頃,絕收面積369公頃;因災減產糧食1129噸;倒塌居民住房5戶7間,損壞房屋189間。直接經濟損失6523.8萬元,其中農業直接經濟損失4246.8萬元。由于災害損失面大,影響程度深,特別是旱災造成了全區農作物大面積減產和絕收,直接導致部份貧困人口基本生活面臨困難,農村低保戶、散居五保戶貧困程度加深,與往年同期相比,需政府救助人口數量增大。加之,今年以來市場物價上漲幅度較大,糧油、衣被、燃煤等基本生活消費品價格不斷走高,災害與貧困疊加效應明顯,加重了冬春救助工作難度,今冬受災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形勢嚴峻。據統計,全區今冬明春缺糧人口共有18391人,占全區農業人口總數的8.81%,缺糧需救助人口10225人,占缺糧人口總數的55.59%,其中:農村低保戶3010人,其他困難群眾7215人,需口糧救濟329.8噸,需衣被救濟1908床(件),需傷病救助人口292人,需取暖救助人口3120人。因此,為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認真貫徹落實“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災民自救”的工作方針,依照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的相關規定,依法做好受災群眾救助工作,確保災區社會穩定。
二、救助原則
(一)堅持政府救助、社會互助、發展生產相結合的原則;
(二)堅持自救為主,政府救助為輔的原則;
(三)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四)堅持?;?、保重點的原則;
(五)堅持分級負責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原則;
(六)堅持動態管理,能進能出的救助原則。
三、救助對象
(一)因災缺糧的鰥寡孤獨和低保戶中的特殊困難群體;
(二)因災缺糧的優撫對象中的特殊困難群體;
(三)因災缺糧又無自救能力的其他困難群體。
各鎮要確保將應救助的缺糧戶納入救助范圍,做到“不少一戶、不漏一人”。
四、救助時段
救助時間段為六個月,各鎮要根據調查核實數據,按救助對象需救助的月份及時發放救助款物。
五、救助方式
救助采取六種方式進行:
(一)對已列入政府救助范圍的,按時段分類給予救助;
(二)對因災缺糧但有投親靠友、親鄰相幫、外出務工、借貸、生產自救等能力的,原則上實行自救,特殊情況下給予臨時救助;
(三)各單位開展“四幫四促”活動包村包戶進行救助;
(四)組織發動黨員干部包村包戶進行救助;
(五)積極組織社會各界開展捐贈救助。
六、救助標準
全區冬春救助以實物發放為主,現金發放為輔,根據困難群眾的現有糧食情況以每人每天1斤糧(大米)的標準進行差額救助。采取6:2:2比例發放兌現,即救助資金總量的60%用于口糧救助,20%用于衣被救助,20%用于個別領取不便的老弱病殘和居住邊遠群眾現金發放。
七、實施步驟
冬春災民生活困難救助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救災救濟工作方針,依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條例》的相關規定,由區民政局、各有關部門、各鎮人民政府共同組織實施。
(一)入戶調查核實、評議、會商工作各鎮要按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和區民政局工作安排落實到位。
(二)再次核查:各鎮要再次派出專人到各個村、組,對已上報缺糧對象進行入戶核查,確保上報對象符合救助條件。
(三)張榜公示:各鎮將列入救助名單、救助時段、救助數量在鎮、村公開欄上進行張榜公示。
(四)實施救助。
八、救助措施
(一)成立領導機構。為確保此項工作順利開展,成立了以區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區民政、財政、監察、水利、統計、農牧、審計、衛監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各鎮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區今冬明春災民生活救助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和組織好全區因災缺糧救助工作,研究解決實施救助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民政局,負責處理日常事務。全區實行區領導包重災鎮,鎮干部包重災村組,村組干部包重點災民的包保責任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各鎮要結合本轄區實際,抓緊出臺各自的救助實施方案。方案要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對象要明確,救助時段要清楚,救助標準要合理,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保因災缺糧群眾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落實救助責任。依據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規定,各有關部門依法行使職能,全力做好救助工作。
區民政局:負責因災缺糧調查、核實、統計上報工作,制定救助實施方案,建立救助臺賬。做好救災款的測算和救災物資的采購工作,商財政部門及時下撥救災資金。
區水利局:負責供水水源的水量監測;加強水資源統一調配,確保城鄉供水和農村人畜飲用水。
區農牧局:負責小季農作物的種植工作,對絕收地塊和無法栽種的田土做好科學規劃,指導、制定改補種措施,提早作好秋冬季農業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農膜等農用物資,確保農用物資的供應,努力實現大季損失小季補的目標,力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區財政局:負責災害救助資金的籌集和撥付,嚴格按照財政部、民政部《關于印發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要求,積極做好本級救助資金的匹配,切實加強救助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
區衛監局:負責災區的疾病預防和飲水安全管理。
氣象部門:負責災害的預測、預警、預報,及時提供天氣情況,保障人畜飲水和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
(四)加強救助督查。此次救助工作列入區政府跟蹤督點內容。區民政局要及時向區政府報告救助工作進展情況,區財政局要上報救助資金撥付到位情況。區審計局、區監察局等部門要跟蹤審計和督查。發現違法違紀現象,實行嚴格問責制,嚴肅處理。
(五)建立信息報送制度。各鎮要于每月12日上午10點前上報一次救助工作開展情況,區民政局從12月30日開始,每月15日前將《區今冬明春災民生活救助工作進度表》上報區人民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
- 上一篇:街道工委發展意見
- 下一篇:鎮委強基礎提素質樹形象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