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漁業安全指導方案
時間:2022-07-01 11:22:16
導語:全區漁業安全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精神,按照《2012年全市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要點》(煙海漁安〔2012〕3號)文件要求,現制定2012年全區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總體要求
2012年,全區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要嚴格以“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強化年”活動為主線,以漁船專項整治為重點,狠抓基層基礎工作和責任落實,不斷提升監督管理和支撐保障水平,探索建立漁業安全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全區漁業安全管理水平。
二、工作安排
(一)加強基層漁業安全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
結合我區實際,深入推進沿海岸線漁業安全協管站設置和專職協管員的配備工作,健全完善以街道、社區為主體,以基層漁業管理組織為支撐的基層漁業安全管理網絡,形成較為完善的漁業安全管理體系。通過不斷量化工作目標,落實監管責任,逐步加強基層漁業安全規范化管理,繼續開展“平安漁業示范區”創建活動。(時間安排:全年)
(二)建立健全漁業安全信息化監管網絡
①扎實推進區漁業應急救援指揮體系建設,努力將信息系統監控平臺延伸到重點漁業街道、社區和漁業居委會。(時間安排:全年)②扎實推進漁業安全通信終端設備配備工作,為60馬力以上漁船全部安裝AIS防碰撞設備和北斗衛星定位設備,60馬力以下漁船全部配備漁業CDMA定位救助終端。捕撈漁船船載標簽(RFID)全部安裝到船,并在重點漁港和漁業執法船安裝RFID讀取設備,積極推進漁港視頻監控設備和新型超短波對講機配備工作。(時間安排:全年)③建立完善漁業安全救助信息系統終端管理數據庫,規范漁船通信終端設備管理,充分發揮系統網絡在漁船遇險報警、災害性天氣預警、漁船動態監控、指揮調度等方面的作用。(時間安排:6月底前)
(三)加強漁民風險保障能力建設
①加大漁民安全保障投入力度,爭取財政配套補貼資金,擴大新式救生衣配備范圍,爭取為全區持證漁民免費配備新式救生衣。(時間安排:全年)②積極引導和鼓勵漁民參加漁業互助保險,落實好漁業政策性保險制度,通過落實省、市、區三級財政保費補貼政策,引導漁民增加風險投入,擴大參保范圍,力爭人均保額達到18萬元,不斷提高漁民互助保障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時間安排:全年)
(四)全面落實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
①將漁業安全生產納入全區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范圍,由漁安委牽頭,制定全區漁業安全考核標準,對相關部門、單位的漁業安全生產工作進行跟蹤考核,屬于控制性指標的實行“一票否決”制度。(時間安排:全年)②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方針,積極落實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落實責任主體,深入開展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月”活動,將漁業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到港、到船、到人。(時間安排:3月底前)③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逐級按程序上報漁業事故,相關部門要嚴格調查處理漁業安全生產事故,適時啟動倒查機制,依法追究事故監管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時間安排:全年)
(五)扎實做好漁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工作
①漁業部門在不斷提升海上漁業安全管理服務能力基礎上,要進一步提升宣教能力,年內要在全區舉辦不少于4次的海上漁業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班,各街道、社區要利用冬閑、休漁、年檢年審等時機,強化漁業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時間安排:1-3月份、6-8月份)②扎實開展漁業“安全生產月”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對漁船相對集中重點區域、大馬力漁船、外地雇傭人員的宣傳教育,普及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常識、海上自救互救知識,通過典型事故案例提升宣教效果。(時間安排:6月份)③業務主管部門要利用休漁期對職務船員實行強制培訓,強化漁船航行技能、漁船通信終端設備使用、救助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嚴格船員特別是職務船員考試發證工作,確保船員持證率達到100%。(時間安排:7-8月份)
(六)強化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
①扎實開展漁業安全隱患專項整治行動。漁業、海事、港航、公安邊防、安監、街道、社區等要加強聯動協作,嚴厲查處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維護海上漁業安全生產秩序。圍繞重要節假日、重大活動以及不同季節的不同特點,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強化年”四次重點行動,排查整治漁業安全生產隱患。同時,開展好以“三無”漁船、漁船標識、異地掛靠漁船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整治行動;以打擊以漁船非法載客載貨、內河船舶非法利用漁港裝運砂石、非法采捕江瑤貝、非法采砂等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打非行動。(時間安排:全年)②漁業主管部門要不斷強化漁業安全動態管理措施落實,認真執行“雙控”政策和捕撈許可制度,嚴格監督捕撈漁船更新改造,嚴禁以建造漁業輔助船名義新建捕撈漁船,淘汰的舊漁船必須由漁業主管部門監督報廢拆解。從事漁業捕撈作業的人員必須取得合格證書,經漁業主管部門登記核準后方可從事漁業捕撈作業。公安邊防部門要嚴格按照規定核發漁船船民證。消防部門要突出抓好漁港、漁船消防安全工作,逐級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漁船船檢、漁港監督機構要扎實做好漁船檢驗、登記及船舶進出港簽證等規范化管理。引導漁船嚴格落實航行作業防碰撞措施,依法取締漁業“三無”船舶;漁業、海事部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大風等災害性天氣預警預報。嚴格落實24小時漁業安全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街道、社區、漁居要嚴格落實漁業安全防風機制,安排專人負責預警信息傳遞,確保預警信息及時傳達到基層漁養單位和漁船民,逐級落實漁船返港避風,撤離海上看護人員,確保船進港、人上岸,做好養殖設施的維護加固,減少漁民損失。各街道、社區要建立漁船安全管理臺帳,準確掌握轄區漁船數量、作業區域、出海規律,嚴格落實漁船編隊生產、航行錨泊值班瞭望等制度,嚴防事故發生。(時間安排:全年)
(七)加強漁業安全應急保障能力建設
①要建立健全政府、部門、企業應急預案體系,不斷完善漁業生產、海上搜救和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切實提高預案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切實做好應急處置工作,不斷完善漁業、海事、北海救助、公安邊防應急救援聯動機制,積極參與全市的漁業突發事件應急救援體系。(時間安排:5月底前)②建立漁船應急救援志愿船隊伍,加強漁業執法船(艇)和漁船的輔助救助能力建設,配備必要的救助裝備。交通運輸、海事部門要發揮海上專業搜救力量的主體救助作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應急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應急救援隊伍要隨時做好準備,確保一旦遇有險情或事故,能迅速組織救助,最大限度減少險情或事故造成損失。探索建立健全漁船海難救助激勵機制,爭取設立漁業海上救助專項資金,對因救助而影響生產的漁船給予適當補償,充分調動漁民群眾參與海上救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漁船開展自救互救。(時間安排:全年)
三、注意事項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由于我區漁業作業地點分散,經營主體復雜,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船員隊伍流動頻繁,漁業基礎設施和技術裝備落后等原因,漁業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受海上運輸流量大、極端天氣增多等因素影響,極易發生各類漁業安全事故。各相關單位要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認識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緊迫性,克服松懈麻痹思想,高度重視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確保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組織領導到位、具體工作到位、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溝通,及時調度。各相關單位在開展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要不斷加強協作,與漁安委保持高效溝通,確保能夠及時掌握動態,發現問題,準確應對。有關工作開展、完成情況要及時報漁安委,遇有突發事故或險情,要按照規定和時限,迅速做好應急處置和報告工作。漁安委將采取突擊檢查、重點抽查、跟蹤檢查等多種方式進行督查檢查,防止漁業安全生產工作流于形式,確保全區的漁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