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局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23 05:34:54

導語:糧食局質量提升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糧食局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省糧食局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考核指標為依據,以鞏固“質量效益年”活動成果為基礎,突出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提升糧食購銷工作質量、糧食庫存管理質量、糧食產業化經營質量、產業園區發展質量、軍糧供應服務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全面提升我市糧食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二、總體目標

著力加強糧食宏觀調控,確保糧食安全和全年糧價基本穩定;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購銷政策,完成全年糧食收購任務;糧食收購質量符合國家標準,確保不出現農民賣糧難和打白條現象;全面啟動糧油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動,進一步加強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梳理完善儲備糧管理制度,實現儲備糧管理規范化,確保不發生儲糧安全和安全生產責任事故;加快推進“雙百雙千”提升行動,實現全市糧油產業化企業年產值達130億元以上;跟進省局“6332”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糧食產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保證項目建設質量;嚴格執行軍糧供應政策,保證軍糧供應質量;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強內部經營管理,促進經濟效益提升,實現利潤總額比上年增長5%以上,全行業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明顯提升。

三、活動內容

(一)糧食購銷

1.強化糧食宏觀調控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糧食流通工作通知》精神,把保供穩價作放在首位,繼續加大糧食宏觀調控力度和措施,確保全年糧價基本穩定,確保糧食市場安全。

2.嚴格執行糧食收購政策。認真執行糧食收購政策,把好糧食收購質量關。抓好油菜仔臨時收儲工作。加強糧食收購管理,堅持依質論價,保證不出現賣糧難,完成糧食收購目標任務。各收購站點要積極推廣“一站式”收購服務,讓農民賣“放心糧”、“舒心糧”。市局將組織檢查組到各收購站點巡查,并將檢查結果按百分制打分,作為糧食收購政策評分依據。

3.加強糧食銷售出庫管理。加強政策性糧食競價銷售出庫管理,督促存儲企業嚴格執行糧食銷售出庫規定,確保政策性糧食出庫工作順利。

4.提高糧食統計質量水平。按照“強基、擴面、提質”的要求,進一步規范糧食經營者的統計工作,不斷提升全社會糧食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認真開展糧食統計質量檢查和社會糧油供需平衡調查,擴大社會糧食統計覆蓋面,提高統計分析質量,確保糧食統計及時、準確、全面。

5.嚴格規范糧食從業行為。按照“誰發證、誰審核、誰管理”的原則,做好糧食收購資格審核工作。依據新修訂的《省糧食經營者最低和最高庫存量標準》的規定,逐戶核定企業最高庫存量的具體數量并依法進行監管和定期核查。

(二)糧油倉儲

1.全面啟動糧油倉儲企業規范化管理三年提升行動。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實施提升行動,提升倉儲管理規范化、人才隊伍專業化、設施設備現代化、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完成轄區糧油倉儲企業備案工作。扎實開展規范化管理水平評價活動,抓好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實行持證上崗制度。

2.加強糧油質量監管。大力宣傳國家糧油質量標準,認真執行糧油質價政策,切實做好各類政策性糧食質量監管。積極開展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工作,嚴格執行糧食銷售出庫質量檢驗制度,防止有毒、有害糧食流入口糧市場。推進糧油質檢體系建設,完成糧油質量檢驗監測任務。

3.推進糧食流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市新增倉容萬噸、機械設備臺套、維修倉容萬噸,新農村科學儲糧示范戶新增5000-10000戶。加快國家長江流域稻谷(小麥)流出通道節點建設,積極爭取一批“北糧南運”項目,加快推進糧食“四散”建設步伐,力爭原糧“四散”比例達40%,提升糧食物流效率和效益。

4.提高糧油保管質量。按照《糧油儲藏技術規范》要求,提高科學儲糧水平,機械通風達到94%、環流熏蒸達到56%、“雙低”儲糧達到56%以上、微機測溫達到41%(四項指標省級儲備糧應達到100%),確保不發生儲糧安全責任事故。

(三)園區建設

1.著力提升園區功能。進一步完善糧食現代物流園功能,加強經營管理,發揮綜合效益。積極做好園區內儲備油罐竣工驗收工作,加快進度建設軍糧倉庫建設,盡快開通鐵路專運線,爭取全省重點支持建設的30個現代化、多功能糧食園區。

2.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承接產業轉移。加大宣傳力度,加快推進全市糧食產業化承接產業轉移23個招商項目招商工作。

3.加強園區和“861”項目管理工作。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對園區建設的支持,加強對中央和省補助項目資金的跟蹤監管與項目督查,保證專款專用。加強對現代糧食物流園區的經營管理,進一步提升綜合效益。

(四)軍糧供應

嚴格執行軍糧供應政策,規范軍供糧油供應渠道,加強質量檢測,確保軍糧質量合格率達100%。創新軍供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

(五)經濟效益

1.深化國有糧食企業產權制度改革。通過資產重組、國有控股、聯合經營等方式,改革企業產權制度,徹底解決老人、老帳等問題,提升企業發展能力,充分發揮國有糧食購銷企業主渠道作用。

2.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經營管理,國有糧食購銷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不低于3%,成本費用利潤率上升3%以上,資本積累率上升3%以上,實現全市國有糧食企業全面盈利,加快糧油現貨批發交易市場建設步伐,爭取7月份正式營業,提高糧食產業經濟效益。

3.確保糧食收購資金供應。積極協調農發行和有關部門,多渠道籌集資金,保證收購資金及時足額供應,滿足收購資金需求,確保不出現打白條現象。

4.落實地方儲備糧油費用補貼。按照省政府下達的儲備任務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儲備糧油費用和利息補貼納入財政預算并及時足額撥付到位。嚴格儲備糧管理,確保各級儲備糧安全。

上述活動內容由市局相關處室分別負責考核,辦公室負責綜合考評,具體考核指標見附表。糧食產業化工作由于單獨考核,不列入質量效益年考核指標,對獲得全省糧食產業化先進單位的縣(區),在質量效益年考核總成績上適當加分。

四、方法與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5月份,市局布置開展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印發活動方案。各縣區要按照市局的統一要求,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方案,并于5月30日前將實施方案報市局辦公室。

(二)活動實施階段。全年各地組織實施糧食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

(三)總結考評階段。2012年年底,各縣區要認真總結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開展情況和取得的經驗成果,形成書面材料,按考核細則自行打分,并于12月31日前將總結材料和打分情況報市局辦公室。市局組織綜合考評,對成效顯著的縣區報省局進行表彰獎勵。

五、活動要求

(一)加強領導。開展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是省糧食局2012年重點推進的工作,市局高度重視,成立了以局黨組書記、局長張世軍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翟如民、施平任副組長,相關處室負責人為成員。各縣區要充分認識開展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的重要性,加強領導,落實責任,保證此項活動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各縣區要充分結合實際,充分利用宣傳欄、簡報、板報、宣傳手冊和網站、廣播、電視等宣傳手段進行廣泛宣傳,使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質量效益提升年活動,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

(三)加強督查。市局將結合工作實際,組織不少于2次集中專項檢查與指導,以確保活動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