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企業小金庫整頓方案
時間:2022-08-13 11:23:23
導語:控股企業小金庫整頓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開展“小金庫”治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中共中央紀委、監察部、財政部、審計署、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印發<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專項
治理實施辦法>的通知》(中紀發〔2012〕29號)和《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制定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實施方案。
一、專項治理的范圍
(一)由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和受托管理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二)由各級人民政府及其部門、機構管理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三)由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管理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包括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占實質控制地位的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市本級為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市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各縣區專項治理的范圍,由各縣區參照本辦法確定。
二、專項治理的內容
凡國有企業違反法律法規及其他有關規定,應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規定的單位賬簿的各項資金(含有價證券)及其形成的資產,均屬于“小金庫”。重點是2008年以來各項“小金庫”資金的收支數額,以
及2007年底“小金庫”資金滾存余額和形成的資產。對設立“小金庫”數額較大或情節嚴重的,應追溯到以前年度。
國有企業“小金庫”主要表現形式包括:
(一)隱匿收入設立“小金庫”
1.用銷售商品收入、提供勞務收入等營業收入設立“小金庫”;
2.用資產處置、出租、使用收入設立“小金庫”;
3.用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取得的投資收益設立“小金庫”;
4.用政府獎勵資金、社會捐贈、企業高管人員上交兼職薪酬、境外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中方人員勞務費用結余等其他收入設立“小金庫”。
(二)虛列支出設立“小金庫”
1.虛列產品成本、工程成本、采購成本、勞務成本等營業成本設立“小金庫”;
2.虛列研究與開發費、業務招待費、會議費、銷售手續費、銷售服務費等期間費用設立“小金庫”;
3.虛列職工工資、福利費用、社會保險費用、工會經費、管理人員職務消費等人工成本設立“小金庫”。
(三)轉移資產設立“小金庫”。
1.以虛假會計核算方式轉移原材料、產成品等資產設立“小金庫”;
2.以虛假股權投資、虛假應收款項壞賬核銷等方式轉移資產設立“小金庫”;
3.以虛假資產盤虧、毀損、報廢方式轉移資產設立“小金庫”;
4.以虛假關聯交易方式轉移資產設立“小金庫”。
(四)其他形式設立“小金庫”。
三、專項治理的組織領導
此次專項治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統一部署實施。各縣區要根據今年“小金庫”治理工作任務,調整充實專項治理領導機構,健全領導體制,按照分級負責、分口把關的要求,加強專項治理工
作的組織、指導和協調;市財政局(國資委)牽頭制定具體工作方案,負責組織履行出資人職責企業“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負責指導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
各國有企業要建立由企業負責人統一領導、財務、審計、紀檢監察、組織人事等業務部門參加的專項治理工作機制,實行分工協作,明確工作責任。
四、專項治理的步驟
此次專項治理工作至2012年底基本結束,主要采取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分為四個階段。
(一)動員部署階段(截至2012年8月20日)
召開小金庫專項治理動員會議,做好動員、布置、培訓等工作;開展思想發動、政策宣傳、輿論引導,營造專項治理的社會輿論氛圍;完善舉報制度,拓寬監督渠道,鼓勵群眾舉報。
(二)自查自糾階段(截至2012年9月20日)
各國有企業要按照省《意見》和市《辦法》要求,結合本企業實際,組織對本企業范圍內的所屬企業和單位進行全面自查,也可組織內部力量進行專項審計或檢查,自查面必須達到100%,不得走過場。
要建立自查自糾工作承諾制和公示制,接受職工群眾監督。各國有企業負責人對自查自糾情況負完全責任。對于專項治理中瞞報漏報自查自糾信息的,將嚴肅追究責任單位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市直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9月15日前,要按照“填表說明”(見附件4)的規定如實填報《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報告表》(見附件1),連同自查自糾報告經主管部門審核簽字
后,上報市小金庫治理辦公室。各縣區負責統計匯總本地區國有企業自查自糾結果,并于2012年9月25日前將自查自糾總結報告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自查自糾情況統計表》(見附件2)報
送市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三)重點檢查階段(截至2012年11月20日)
在自查自糾基礎上,抽調專門力量或聘請中介機構專業人員,組織開展重點檢查。在市級專項治理領導機構的統一領導下,市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對履行出資人職責和受托管理的國有企業開展
重點檢查,重點檢查比例占國有企業戶數的100%,每戶重點檢查企業的重點檢查面應當不低于所屬子企業戶數的20%;市財政、審計部門要結合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小金庫”治理工作實際和
群眾舉報情況,以及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和企業審計等日常工作,加強“小金庫”問題檢查。
重點檢查應當關注以下國有企業及其所屬單位:
1、本地區支柱企業或重要單位;
2、投資鏈條較長、分支機構多的企業或單位;
3、未納入合并報表范圍的表外資產金額較大的企業或單位;
4、以前年度發現存在“小金庫”的企業或單位;
5、有群眾舉報的企業或單位;
6、自查自糾措施不得力、工作走過場的企業或單位。
同時要加大對在去年“小金庫”專項治理中零申報、群眾舉報以及有重大專項資金使用撥付等單位“回頭看”的力度。重點檢查結束后,要逐級匯總填報《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小金庫”重點檢查情況
統計表》(見附件3),撰寫重點檢查總結報告,由市財政局(國資委)和各縣區“小金庫”治理日常工作機構匯總后,于2012年11月25日前報送市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整改落實階段(截至2012年12月20日)
對于專項治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要在統一政策標準的基礎上,按照職能分工,由各相關部門依法下發處理處罰決定。要針對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緊密結合企業內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深化企業改革發展,制訂切實有效的整改措施,扎實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做到責任明確、整改及時、處理到位。在整改過程中要強化源頭治理,完善制度,建立防治“小金庫”的長效機制。各級專項治
理領導機構要加強對整改落實情況的督促指導。
市財政局(國資委)、市直各有關部門和各縣區要將專項治理工作情況形成書面報告,于2012年12月25日前報送市治理“小金庫”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五、專項治理的處理原則
對專項治理中發現的“小金庫”,要嚴格按照“依紀依法,寬嚴相濟”的原則進行處理。
(一)對自查發現的問題從輕從寬處理。凡自查認真、糾正及時的,對責任單位可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罰,對有關責任人員可從輕、減輕或免予處分。對自查出的“小金庫”,要按照財務會計法規轉入
符合規定的單位賬簿,依法進行財務、稅務等相關處理。各主管部門(不包括各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國有企業對所屬企業和單位組織的檢查視同自查。
(二)對被查發現的“小金庫”,除依法進行財務、稅務等相關處理外,還要對責任企業或單位依法予以行政處罰,對有關責任人員要依紀依法追究責任。
對設立“小金庫”負有責任的領導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要依照《設立“小金庫”和使用“小金庫”款項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及《設立“小金庫”和使用“
小金庫”款項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按照管理權限,依紀依法嚴肅追究責任,并由相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做出相應處罰。
(三)對治理工作中走過場的企業和單位,要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整改;對問題嚴重的,要追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四)對在治理工作中弄虛作假、壓案不查、對抗檢查、拒不糾正、銷毀證據、突擊花錢、打擊報復舉報人的,或重點檢查中發現“小金庫”數額巨大、情節嚴重的,要按照有關規定從重處理。涉嫌犯
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五)《意見》下發后再設立“小金庫”的,對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直接責任人要嚴肅處理,按照組織程序先予以免職,再依據黨紀政紀和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
(六)對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的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問題,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六、專項治理的工作要求
(一)健全協調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各級專項治理領導機構及日常工作機構要按照工作分工,加強對各牽頭部門和相關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和督促指導,建立起分工明確、運轉順暢、配合有力的治理工作協調機制。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依
照有關紀律規定,嚴肅查處違紀違規案件;各級組織部門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員及時做出組織處理;各級財政、審計部門要依法對違反財政、財務、會計法律法規問題進行處理處罰;各級
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相關主管部門要做好所監管企業專項治理的組織實施、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并依法對有關問題進行處理處罰和責任追究;各級宣傳、公安、稅務、人民銀行等其他成員
單位要按照既定分工履行各自職責,形成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暢通舉報渠道,落實獎勵政策
要充分利用網絡、報紙、廣播、電視等渠道,宣傳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工作內容和政策規定,對治理工作中發現并查處的典型案例有選擇地予以公開曝光。各級專項治理日常工作機構要暢通群眾意見
反映渠道,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舉報信箱。要認真做好舉報電話和人民來信來訪的受理工作,建立舉報登記和查處督辦制度,指定專人負責,做到舉報一件、查處一件。同時,注意發揮網絡舉報作用
。要認真執行信訪工作保密制度,切實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對打擊報復舉報人的,依紀依法從嚴懲處。對舉報有功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查實的設立“小金庫”金額,給予3%-5%的獎勵,獎金最高限額
為10萬元,由同級財政負擔。
(三)強化調研督導、突出工作重點
為切實做好專項治理工作,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并確保調查研究貫穿治理工作始終。各級專項治理領導機構要加強調查研究,及時了解專項治理的難點問題,研究細化關鍵階段、關鍵環節、關鍵企業的
具體治理措施。要針對治理各個階段的特點,圍繞重點工作、重點地區、重點企業開展檢查督導。要認真做好政策解釋和咨詢答復工作。對于動員部署不及時、自查自糾不認真、重點檢查不配合、整改
落實不到位的,要及時責令改正。
(四)注重統籌兼顧,實施綜合治理
專項治理要與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內部控制評價和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相結合;要與強化企業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改革發展相結合;要與落實國有企業職工工資管理調控、企業負責人薪酬
和職務消費有關規定相結合;要與開展國有企業效能監察、紀律檢查和行政監察相結合;要與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政策措施落實監督檢查和工程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相結合;要與出資人監管、
財政監管、審計監督、稅務稽查等日常監督工作相結合,協調推進,綜合實施,增強治理實效。
(五)堅持源頭治理,構建長效機制
專項治理要注重源頭治理,形成“標本兼治、糾建并舉”的治理工作體系。一方面要通過企業自查自糾和重點檢查,查清并糾正設立“小金庫”等資產和資金管理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另一方面要以專
項治理工作為契機,摸清企業“小金庫”產生的根源,通過完善體制、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和強化監管,建立國有企業防治“小金庫”的長效機制。
- 上一篇:社會團體小金庫整治指導方案
- 下一篇:紀委工程建設工作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