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農藥監管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7 09:21:34
導語:全市農藥監管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強化我市農藥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藥坑農害農行為,保障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根據省農委《2012年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高農藥產品質量和標簽合格率為基本目標,以禁限用高毒農藥、假冒偽劣農藥為監管重點,狠抓源頭、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重點突破,強化屬地管理責任,抓好日常監管、專項抽查和案件查處三個環節,鼓勵支持探索健全農藥產品市場準入、市場運行和市場退出的長效監管機制,切實保護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和農民用藥安全。
(二)工作目標。通過開展“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建立全市農藥市場統一監管平臺,構建“統一監管、專業監測、強化執法、上下聯動、配套服務”的農藥市場監管體系;杜絕生產、銷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種禁用高毒有機磷農藥的行為;制售假冒偽劣農藥重大案件查處率達到100%;農藥生產經營者的守法意識和農民群眾的維權意識進一步增強;農藥市場監管的執法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農藥市場進一步規范,產品質量和標簽合格率均比去年提高5個百分點。
二、主要任務
(一)強化監督抽查,突出監管重點。各地要以查處禁限用高毒農藥、違禁添加高毒農藥成份、農藥產品有效成份不足、借證或轉讓證號給他人使用和標簽違規為重點,在春、秋兩季和小麥、水果、蔬菜病蟲草害防治用藥高峰期前,全面開展農藥質量和標簽抽檢工作。市級農藥質量抽樣數全年不少于70個,縣級農藥標簽抽檢要做到90%的經營戶、95%的產品兩覆蓋。嚴格按照《農藥標簽和說明書管理辦法》規定查處標簽違規行為,在新舊版標簽過渡期間,農藥標簽監督檢查以產品登記證號、有效成分名稱、含量、登記作物、防治對象和毒性標識為重點。
(二)規范執法行為,聯動查處案件。各地要進一步利用現有體系和信息平臺,增強各級、各部門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實現農藥市場監管信息一地、區域部門聯動。要把重點打擊和經常性查處結合起來,集中查處和曝光一批重大假劣農藥案件,公布查處結果,發揮案件查處的警示和震懾作用。對一些涉及面廣、問題突出的案件,要突破行政區劃的界限,實行部門聯合和市縣二級聯動,統一部署、通力協作、集中打擊。對已構成刑事犯罪的,要堅決移交司法機關,禁止以罰代刑。
(三)建立農藥經營戶檔案,實行農藥經營可追溯管理。為建立農藥經營戶檔案,今年各縣(區)要全面開展農藥生產、經營單位普查,準確了解和掌握本轄區內農藥生產、經營企業的狀況,建立詳細的檔案記錄。對已取得定點資格的生產企業,但因生產條件發生變化,已不具備資質的,要按程序上報,由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注銷或撤銷定點生產許可及其他有關行政許可;對證照不全的生產、經營企業,要堅決依法予以取締。要認真梳理確定一批重點案件,聯合公安、工商、質檢、供銷、工業管理等部門,組織力量集中查處,抓源頭、端窩點、打慣犯。同時支持誠信企業發展。
(四)加強對列入黑名單的違法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各地要更加重視對列入黑名單的違法生產、經營者的監管工作,全年要不間斷地開展市場檢查,尤其在生產關鍵季節加強對使用的重點產品和黑名單中的監管對象的檢查。市、縣均要加強對縣級農藥市場管理的督查,全年市級不少于2次。縣級要把當年發現的制售假劣農藥和經營違規標簽的行為人列入黑名單作為重點監管對象。
(五)強化農藥管理法規和科學用藥培訓指導。全市開展多種形式的安全用藥和農藥法規的宣傳指導,市農委將在3月份前印發《農藥法規和安全用藥資料匯編》1萬本,發放到全省執法人員和部分農藥經營戶。市、縣農業部門要適時舉辦各種農藥監管執法和科學使用農藥知識培訓班。今年各縣區要組織執法人員和技術專家,選送一批優質高效防治對路農藥和農藥執法、安全用藥等宣傳資料,深入基層開展活動,增強農民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合理用藥水平。各縣區均要舉辦類似活動2-3期,形成上下互動,全面推進這一工作更好開展。
(六)積極受理舉報。鼓勵社會積極舉報農藥生產銷售中的違法行為,對實名舉報案件,立即立案調查處理,結果反饋舉報人對舉報的重大案件,調查屬實,將給予一定獎勵。
三、重點活動安排
(一)參加全省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啟動儀式,部署全市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3月下旬,根據全省活動安排參加全省活動啟動儀式,貫徹全省會議精神,舉行我市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啟動儀式,部署全省活動。
(二)農藥生產經營主體調查摸底。3月下旬始,各縣(區)農業行政部門組織開展農藥生產經營單位基本情況調查,建立管理檔案。
(三)放心農藥下鄉進村宣傳。3月下旬,組織宣傳農藥科學選購和合理使用知識,發放宣傳材料。
(四)春季農藥市場檢查。3-4月,組織開展小麥田用藥的市場抽檢農藥產品質量樣品,并公布檢測結果。
(五)重點區域開展督導。5-6月,各縣(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農藥產品質量和標簽合格率低、假冒偽劣產品多、社會投訴或舉報多的地區進行督查整改,我委將選擇重點地區進行督導檢查。
(六)參與部農藥標簽網上論壇活動。7月,參與農業部農藥標簽網上論壇活動。
(七)秋季農藥市場抽查。8月,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秋季農藥市場抽查。我委將針對重點地區組織開展產品質量抽檢,并公布抽檢結果。
(八)農藥執法檢查。9-10月,我委將組織開展全市農藥市場執法檢查。
(九)及時查處曝光。根據市場抽檢、檢查和受理舉報查實的制售不合格產品行為,及時向社會公布,縣(市區)農業執法單位依法對其制售行為人立案查處。
(十)總結。12月,全面總結2012年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為加強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的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農業局。各縣(區)農業部門也要成立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具體負責,業務精、善管理的同志組成的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工作班子,扎實推進農藥市場監督管理年活動的開展。
(二)制定實施方案。各縣(區)農業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的總體要求,結合本轄區內農藥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和責任,制定工作月歷表,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要求。
(三)健全工作制度。各縣級農業部門要采取切實措施,建立健全農藥監督抽查制度、監管信息公布制度、農藥案件投訴舉報制度、大要案通報制度、區域間、部門間的聯動協作制度。市級除健全以上制度外,還要建立重大案件督辦制度。通過制度建立和實施,帶動工作規范,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率。
(四)及時上報信息。各縣級農業部門從2012年3月1日開始,每月13日和28日前要向市農委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展情況。報送材料要有綜述、抽檢、查處等方面的情況,力求通過數據和典型事例說話。重大案件及突發事件,應立即報告。各地要認真組織填報農藥市場監管情況統計表(見附表1-5),附表1-3要求每半月進行動態填報,附表4-5于6月底前完成填報。
(五)加強隊伍建設。各縣(區)農業部門要保證工作連續性。進一步加強農藥執法隊伍建設,要綜合執法,加強對執法人員法律、政策和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辦案的調查、取證水平,加快辦案進度,提高辦案效率。提高執法人員素質和依法行政的效能。
(六)強化宣傳培訓。要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宣傳導向作用,利用電視、廣播、報刊雜志、網站等媒體和宣傳欄、培訓班以及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普及農藥科學知識,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學、合理用藥水平;普及農藥管理法律法規知識,提高生產和經營者自覺遵法守法意識,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農藥市場監管年活動的良好輿論環境。
(七)保障監管經費。各縣(區)農業部門要加大對農藥市場監管的資金投入力度,設立農藥質量抽查、農藥執法監督、培訓等專項經費。所需資金應列入各級財政的年度預算,以確保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 上一篇:建委政務宣傳工作方案
- 下一篇:全市種子市場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