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打非治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24 03:43:55

導語:全市打非治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集中開展安全生產領域“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通知》精神,進一步加大安全監管工作力度,有效遏制各類事故的發生,促進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部署,集中嚴厲打擊各類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堅決治理糾正違規違章行為,及時發現和整改安全隱患,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非法違規行為導致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大力實施安全發展戰略,著力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曹勇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各位副市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成員由市安委會成員單位的主要領導參加。按照“一崗雙責”的原則,市政府各位副市長按照分工負責安排部署分管行業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縣(區)政府對轄區內的“打非治違”工作全面負責。縣(區)政府要成立強有力的組織,特別是制定嚴厲的打非措施,確保“打非治違”行動取得實效。

有關部門分工如下:

按照市政府《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職責規定》精神,市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范圍內,做好“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工作。

市安監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小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行業和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經信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輕工、紡織、建材、機械、電子、化工、冶金等行業和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公安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民用爆炸物品運輸、爆破作業等行業和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城鄉建設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建筑施工、城鎮燃氣和村鎮建筑等行業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水上交通、渡船渡口、公路建設、道路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運輸等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農委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農機、漁業等領域的“打非”專項行動;

市商務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商貿、加油站點等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質監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特種設備生產、安裝、維修和使用等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文廣新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網吧、歌舞廳等公共娛樂場所等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工商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對無證無照和超范圍生產經營等行為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有關部門配合,組織指導礦山資源開采等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其他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組織指導所主管行業領域的“打非治違”專項行動。

三、重點范圍

在所有行業領域全面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突出以煤礦、非煤礦山、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高危行業領域為重點,采取更加嚴厲、有效的措施,集中進行打擊和整治。

四、重點內容

(一)共性內容。

1.無證、證照不全或過期、超許可范圍從事生產經營建設,以及倒賣、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安全生產許可證的;

2.關閉取締后又擅自生產經營建設的,應關未關或關閉不到位的;

3.停產整頓、整合技改未經驗收擅自組織生產及違反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職業衛生“三同時”規定的;

4.瞞報謊報事故,以及重大隱患隱瞞不報或不按規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拒不執行安全監管監察指令、抗拒安全執法的;

6.非法用工、無證上崗的;

7.作業規程不完善,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現場管理混亂、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

8.安全生產工藝系統、技術裝備、監控設施、作業環境、勞動防護用品配備不符合規定要求的;

9.隱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責任不明確、措施不落實、整改不到位的;

10.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的;

11.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健全,應急預案制定修訂演練不及時,以及自救裝備配備不足、使用培訓不夠的;

12.新材料、新設計、新裝備、新技術未經安全檢測核準投入使用的;

13.其他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的生產經營建設行為。

(二)重點行業領域的內容。

1.煤礦。對《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國務院令第446號)明確的15類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行為,未治理或治理不徹底的;假借整合技改、拖延工期未完成改造、在整合區域違法生產、邊建設邊生產或只生產不技改的;被兼并重組煤礦未按規定變更相關證照擅自組織生產的;超層越界、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的;瓦斯監控系統不能正常運行的。

2.道路和水上交通。不符合備案準入條件車輛拉運學生的,接送學生營運車輛“多拉快跑”的;營運車輛駕駛人“三超一疲勞”(超速、超載、超員、疲勞駕駛),以及酒駕、醉駕、無證駕駛的、駕駛證與所駕車型不符、無從業資格證駕駛運輸車輛的;客運車輛不按規定線路行駛的;旅游包車未取得包車證或持空白包車證的;非客車(船舶)違法載人的;不具備營運資格車輛非法營運的;非法改裝車輛從事運輸的;高速公路違規停車的;未經批準的渡口渡船非法經營的;報廢船舶、“三無”船舶非法營運的,超載、冒險行駛、人貨混渡的。

3.非煤礦山。非法盜采、超層越界開采礦產資源的;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未按批準的開發利用方案或礦山設計組織生產的;超計劃開采國家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礦種的;省外地質勘查單位、采掘施工單位在登記未向作業所在地安監部門備案的;將新(改、擴)建項目安全設施發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的。

4.消防。建設工程及公眾聚集場所未經消防行政許可或備案的;消防產品不符合強制性認證等市場準入要求和技術標準要求的;“六小場所”、“三合一”建筑不符合國家技術規范和消防法律法規規定的;高層、地下建筑、人員密集場所未按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設置、配齊消防設施,消防設施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5.危險化學品。無許可或超許可范圍生產經營,分包、轉包生產經營和出租、轉讓生產經營許可證的;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項目未正規設計的,未試生產備案就投入試生產運行的;企業廠中設廠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新(改、擴)建項目未經正規設計或擅自變更設計、設備設施選型的;非法違法運輸危險化學品的;

6.煙花爆竹。“三超一改”等違章違規行為的;轉包、分包生產經營和出租、轉讓生產經營許可證的;非法違法生產煙花爆竹、經營禮花彈或違規使用氯酸鉀的。無煙花爆竹零售經營許可證違規經營的。

7.民用爆炸物品。無證、證照不全或過期從事生產、儲存、運輸、經營、使用的。

8.建筑施工。將工程發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承擔的;施工單位無相關資質或超越資質范圍承攬工程,轉包、違法分包的;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無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特種作業人員無操作證書,從事建筑施工活動的。

9.冶金。違法違規進行高溫熔融金屬作業的。

五、方法步驟

整個專項行動從2012年5月初開始,到9月底結束。分四個階段進行:

(一)部署發動、自查自糾階段(5月底前)。各縣(區)、市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轄區、本行業的實施方案,層層動員部署,全面啟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于5月10日前向市安委辦報送《實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媒體,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在此基礎上組織企業對照本次專項行動的要求和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行業安全規范進行自查自糾,并形成書面報告報行業主管部門。對近兩年因非法違規行為被處罰處理過的企業要進行重點排查,并將排查出的問題逐一登記,建檔立案,督促整改。

(二)聯合執法、集中整治階段(6月初-7月底)。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抓住關鍵環節,明確打擊重點,對情節惡劣、屢禁不止、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的典型非法違法行為,組織聯合執法,保持“打非治違”的高壓態勢,切實做到“四個一律”,即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和經停產整頓仍未達到要求的,一律關閉取締;對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有關單位和責任人,一律按規定上限予以處罰;對存在非法生產經營建設的單位,一律責令停產整頓,并嚴格落實監管措施;對觸犯法律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一律依法嚴格追究法律責任。同時,要設立舉報電話、信箱,鼓勵群眾和媒體舉報,并做到有舉必查、查實必處。

(三)全面檢查、重點抽查階段(8月底前)。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通過采取交叉檢查、跟蹤檢查等方式,對本轄區、本行業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情況進行全面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堵塞漏洞,推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市安委會對重點區域、重點行業領域適時開展巡查暗訪,加強督促指導,推動“打非治違”工作取得實效。

(四)督查總結、鞏固提高階段(9月底前)。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對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情況進行總結匯總,于9月10日前報送市安委辦。市安委會將組織督查組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進行檢查驗收。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密切協作。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迅速成立領導協調機構,制定工作方案。相關執法部門依法對企業作出責令停止生產經營建設、吊銷有關證照等行政處罰決定后,要及時報告當地政府,并通告相關部門依法采取相應的處罰措施,確保執法到位。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切實負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認真組織開展自查自糾,針對存在的問題,做到整改方案、責任、時限、措施和資金“五落實”,全面提高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水平。市、縣(區)安委會及辦公室要搞好綜合協調和監督檢查,確保“打非治違”專項行動的扎實有效開展。

(二)加強宣傳,從嚴執法。各縣(區)、市有關部門要注重宣傳引導,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采取制作專題節目、印發宣傳資料、開展講座論壇、以案說法等多種形式,對“打非治違”專項行動進行廣泛的宣傳報道,引導廣大企業職工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主動支持“打非治違”工作,舉報非法違規行為。要加強社會和輿論監督,對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比較突出的地方和企業,及時通過媒體公開曝光,營造濃厚社會輿論氛圍。“打非治違”專項行動既要達到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的,又要講方法、講政策,嚴格依法依規進行,將查處非法違規行為與統籌解決相關善后問題結合起來,穩妥處理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三)統籌兼顧,搞好結合。要將集中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與構建安全文化相結合,與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相結合,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相結合,與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相結合,全面加強安全生產各項重點工作,切實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推動科學發展、安全發展理念貫徹落實,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要把“打非治違”工作與創新安全監管機制結合起來,圍繞破解安全生產領域重點問題,加強調研,抓點示范,通過完善過程管理制度,實現精細化、規范化管理,強化治本之策,構建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四)強化督查,夯實責任。縣(區)政府要嚴格落實“打非治違”工作牽頭責任,健全完善政府統一組織,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制度,適時組織開展一次有聲勢的安全生產聯合執法檢查和綜合執法行動,形成聯動機制,防止前糾后犯、死灰復燃,防止新的非法違法行為發生。對打擊非法違法行為不力、非法違法行為長期得不到懲處、安全生產秩序混亂的地方,要嚴格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市安委會要對各縣(區)、各行業“打非治違”情況展開巡查暗訪,現場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對重大隱患實施掛牌督辦限期整改銷號,并通報情況。同時,對接送學生車輛、水上交通安全領域的“打非治違”工作,進行專項檢查。要嚴格事故查處,對非法違法行為造成人員傷亡的生產經營單位和負責人,依法從重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