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服務實施方案2篇

時間:2022-08-28 05:54:30

導語:發改委服務實施方案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發改委服務實施方案2篇

第一篇

現代服務業是中心城區的重要標志,是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是若干個同類產業或相關產業,以信息化為基礎,在一定地理區域內集聚而成的服務企業集群。加快建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對于促進區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與支撐作用。現根據省發改委《關于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意見》精神,結合縣實際,特制定《縣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施方案》(2012-2015年)。

一、縣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基礎條件

縣位于江淮之間,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緊密核心層,是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橋頭堡,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條件、資源條件、人文積淀和一定的服務業產業基礎。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縣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得到了全面提升,其中服務業成為重要支撐產業。2009年,全縣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7.1億元,同比增長13.3%,拉動全縣GDP增長4.7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31.5%,重點行業如商貿流通、交通運輸、房地產、住宿餐飲等增長速度加快,帶動作用增強。現代服務業已經成為拉動我縣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

二、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基本原則、總體思路

(一)基本原則

1、以中央商務區帶動的原則。

地緣和環境以及現有基礎決定了發展中央商務區是縣的特色和優勢,其潛能巨大,應重點開發。要堅持功能開發、要配合適應商貿和商務活動的要求,形態開發以現代商貿和商務集聚區為抓手。

2、揚“長”避“短”的原則。

在發展方向和產業結構的選擇上,注意發揮我縣的比較優勢(如豐厚的文化底蘊、雄厚的加工制造業基礎、蓬勃發展的商務和商務活動場所等),集聚力量,有的放矢,把握先機,搶占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

3、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

以市場為取向,以企業為主體,依托市場機制配置資源,政府要加強規劃引導,實施鼓勵政策,增強服務意識,搭建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環境。

(二)總體思路

我縣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發展戰略定位是:以建設皖江承接產業城市帶示范區為契機,立足皖東,面向江浙及周邊發達地區,輻射整個長三角。

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省、市實施意見,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為契機,以城市經濟為核心,以金融、商貿、商務活動或企業為主體,以各類商貿城、專業市場等為載體,以現有重點商貿、商務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項目為主要支撐,全力打造發達的中央商務集聚區,增強中心城區的聚集、輻射效應,實現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

三、突出重點,加快建設中央商務區

我縣將按照“準確定位,科學規劃,市場導向、重點突破,機制創新”的原則,采取“政府引導、企業運作”的運作模式,突出重點,以現有商貿和商務企業為基礎,全力打造以城南新區為依托,以儒林大道兩側至新華路段為軸線,以火車站廣場為核心的商務集聚區,集聚發展一批商貿、酒店、金融等商務機構。并以此帶動全縣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一)配套服務,加快物流業和專業市場的發展

現代物流業對加速經濟循環、降低企業商品成本、改善地區投資環境和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作用,是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手段,同時更是發展中央商務區的重要配套手段。發展的重點是二大物流商圈和四大專業市場,二大物流商圈:是指S206省道兩側物流圈,主要以儀邦物流為代表;二是江海儒林西苑農副產品物流圈,主要是以即將開工建設的漢一南屏農貿市場為代表。四大專業市場:一是安福建材專業市場,該市場目前前期條件已完善,即將開工建設;二是盛大裝飾城市場,該市場目前在建,預計明年初能全面竣工投產,屆時,我縣及周邊地區的家裝、五金市場將會被其全面覆蓋;三是意大利商貿城市場,作為皖東乃至全國第一家集數百家意大利企業于一體的專業購物基地,經過近一年多的建設,該商貿城主體工程已近竣工,隨著火車站的成熟使用,該市場建成后,將迎來發展壯大的諸多優勢;四是漢一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要致力打造成皖東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農產品批發物流中心。

同時,要想真正發揮中央商務區物流企業對區域經濟的拉動作用。一是要繼續落實我縣今年制定的加快物流業重點項目發展的扶持政策,在資金、用地、行政服務等方面給予支持和優惠,把我縣中央商務區打造成為皖東乃至省最重要的商貿、商務企業集聚基地。

(二)加快發展金融服務業建設

充分發揮我縣中央商務區的地理位置優勢,在原有各國有商業銀行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和整合社會金融服務資源,強勢發展該區域的金融產業,全力為中央商務區內企業服務。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各類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加大政府資金引導力度,強化城市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對土地資產、國有資本、部門資產及其他政府壟斷性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強土地收儲和開發中心建設,在做大做強我縣現有兩家政府融資平臺——縣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和縣基礎設施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融資能力。二是要整合各類基金和專項資金,設立中央商務區建設基金,支持重點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放開經營權市場,基礎設施項目可通過經營權轉讓、BOT、BT等多種方式融資,鼓勵社會資金采用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方式參與城鎮建設。三是要加強投融資體系建設,吸引國內股份制銀行等各類金融機構增設服務網點和進入我縣金融市場。積極發展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支持企業上市融資和銀企合作。四是要加快發展各類金融中介服務組織,發展資信評估、經紀、租賃、等金融中介服務機構。積極推動金融生態建設,加快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公正的司法環境和和諧的發展環境。

(三)抓好落實,加快現代服務業載體建設

載體建設是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關鍵。對此,我們要深入挖掘資源潛力,加大載體建設力度,加快盤活閑置資源載體,為現代服務業特別是中央商務集聚區發展提供更大平臺和更廣闊的空間。一是落實省、市、縣有關扶持政策,建設發展第三產業的載體,提高土地收益。二是充分發揮我縣中央商務集聚區交通位置的比較優勢,針對性地加強對第三產業特別是商貿服務業項目的招商工作。三是要加快推進城中村改造力度,騰出更多土地為區內商貿、商務業落地、建設和發展提供載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形成合力,營造加快發展中央商務區等現代服務業的良好氛圍。

成立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領導小組,對商貿、商務業發展進行重新規劃,研究和統籌協調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全縣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共同營造發展的良好氛圍,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加快發展。

(二)積極出臺扶持政策,推出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示范項目。

根據國家、省、市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精神,對我縣區域內服務業集聚區發展的基本現狀、薄弱環節、主要項目和新興行業進行認真分析,同時,推出一批示范項目,出臺一系列配套優惠政策,對示范項目進行財政扶持和政策扶持,同時積極爭取上級發展引導資金和政策支持,做大做強服務業集聚區企業。

(三)以優質高效行政服務,降低企業商務成本。

充分發揮行政審批服務功能,提高辦事效率,全程提供及時、準確的政策咨詢和操作指導,尤其是對中央商務集聚區重點企業要主動協調經營者與稅務、銀行、交通、供電、供水等方面的關系,盡量滿足入駐企業對行政服務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業信用體系平臺,用良好的行政服務營造引資留商的軟環境。

(四)建立激勵機制,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積極發揮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在現代服務業發展中的杠桿作用,對新辦和入駐企業實行一定的獎勵政策和引導資金的扶植,建立一套科學的激勵機制。制定針對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我縣中央商務區等現代服務集聚區發展的能級、規模和質量。對高級人才入區,可以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五)分類指導,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有序發展。

對集聚區內優勢產業和潛力產業,如金融保險、房地產、文化會展等行業,進一步開拓市場,做大做強。對律師、會計師、廣告、投資等咨詢業要通過制度創新、規范發展。對教育、衛生服務業要發揮資源優勢,積極探索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管理、開發模式。

第二篇

為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窗口活動的實施意見》和《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窗口活動的實施辦法》精神,加強我委窗口建設和管理,實現窗口服務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開展“解放思想求突破、科學發展促趕超”主題教育活動為契機;以“便民、規范、高效、廉潔”服務為宗旨,加強窗口建設,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質量,為實現宜春趕超式發展多作貢獻。

二、創建目標

按照中心管委會的系列部署,積極參與創建活動,實現窗口建設標準化、窗口管理標準化、政務公開標準化、服務行為標準化、服務質量標準化。

三、創建內容

(一)窗口建設標準化

1、領導重視窗口工作。單位領導重視,將窗口工作列入單位工作議事日程,定期聽取窗口工作情況匯報,定期到窗口現場辦公,指導工作。

2、鞏固擴大改革成果。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兩集中、兩到位”改革成果,窗口首席代表由單位副科級以上業務骨干擔任,并進駐窗口辦公;單位對窗口首席代表充分授權;嚴格執行《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公布第一批實施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改革部門進市行政服務中心項目目錄的通知》(宜府發〔2012〕2號),市政府明確應進服務中心輸的審批項目,一律由窗口受理。

3、穩定窗口工作隊伍。嚴格執行《關于進一步加強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工作人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宜行服管字[2012]30號),保持窗口干部隊伍相對穩定,窗口工作人員在窗口工作時間不少于2年,調整輪換經中心管委會審核后確定。

4、規范黨員的組織管理。按有關要求,將窗口所有黨員的黨組織關系轉入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黨總支。

(二)窗口管理標準化

1、建立崗位工作職責,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分工,實行一審一核制,規范審批程序。

2、按時上下班,按程序請假,工作期間不在窗口吸煙、吃零食、串崗聊天,不違反“六條禁令”。

3、積極參加中心管委會組織召開的業務協調、聯辦會議、窗口首席代表會議和各類學習活動。

4、積極報送信息,每月向中心管委會報送1篇以上信息;各類文件、制度、簡報、辦件資料分類整理,定期歸檔,形成系統的檔案資料,按時保質完成中心管委會下達的工作任務。

5、與工作無關人員不得進入窗口工作區域。

6、保持窗口周圍環境、工作平臺整潔、辦公桌椅、計算機、打印機設備完好,下班關閉電源。

(三)政務公開標準化

1、窗口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座牌按規定擺放,公示辦事人員的姓名、職務,政治面貌等。

2、公開窗口的辦理事項、審批依據、辦事程序、申報材料、辦事時限、收費標準等。

3、將窗口辦理的各類審批事項,制作成服務告知,將告知單置于盒內,按規定擺放,確保告知單公示的內容準確、完整,告知單用完后并及時補充。

(四)服務行為標準化

1、掛牌上崗,服務主動熱情,舉止禮儀得體,坐姿端正,站姿穩重,用語規范文明;做到生人、熟人一樣和氣,領導、群眾一樣尊重,忙時、閑時一樣耐心,來早、來晚一樣對待。

2、窗口備有紙、筆、修正液、訂書機、膠水等用品,提供便民服務。

3、工作人員審批業務相互熟悉,一崗多能,無空崗現象。

4、受理承諾辦件出具受理通知書,對不予受理的申請,應出具書面憑證。補辦件,出具詳細的補件清單,退辦件,出具退件通知書。

5、服務態度好,不與服務對象發生爭吵,努力實現服務零投訴。

(五)服務質量標準化

1、辦事高效、快捷,業務解答“一口清”,審批業務“一審準”。

2、嚴格按照承諾件、補辦件、退回件、聯辦件、特辦件的操作規程辦理,確保承諾件期限內辦結率100%。

3、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受理、審批、出件全部使用中心審批管理信息系統,確保資料完整、準確。

4、實行首問負責制,不屬于本窗口受理的,主動告知或引導至相關窗口。

5、實行一次性告知,制作一次性告知單,書面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提供的全部材料。

6、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在發改委辦理審批、核準、備案手續階段,明確專人負責,實行全程跟蹤服務;

7、嚴格執行收費政策,不擅自增設收費項目;不亂收費、捆綁收費及搭車收費,已列入中心的收費項目不在中心以外收取。

8、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一事一議”,主動征詢服務對象對窗口工作的評議。

四、實施步驟

1、加強組織保障。為保證創建標準化窗口活動有序開展,市發改委成立創建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發改委主任黃建軍任組長,龍榮敏副主任任副組長,成員由各相關業務科室負責人組成;辦公室設在行政服務科,負責創建標準化窗口活動的日常工作。

2、制定實施方案。根據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的關于標準化服務窗口創建活動的有關要求,制定《市發改委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9月2日前完成。

3、宣傳發動。召開委全體干部大會,學習《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窗口活動的實施意見》、《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窗口活動的實施辦法》、《市發改委關于創建標準化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和《關于印發<宜春市發改委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關于我委行政審批事項進入行政服務科辦理的通知》等制度,統一思想、明確目標,讓全委領導和相關科室均來支持窗口達標創建活動,9月5日前完成。

4、組織實施。根據實施方案的安排,對照窗口標準化建設要求,認真梳理查找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并對照標準要求進行自評。

6、申報驗收。對照達標內容,自評達標后向創建標準化服務窗口活動考核驗收小組申報,申請驗收考核。

7、鞏固創建成果。在創建標準化窗口達標后,對照標準化要求,經常性地開展自查、自評,并結合對政策法規、規章制度、服務規范的學習,把標準化服務窗口建設的各項具體要求,認真融入窗口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