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雙向承諾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04 08:32:33

導語:全市雙向承諾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市雙向承諾工作方案

根據市委、市政府承諾兌現制和工作督查制的要求,為全面、真實地反映鄉鎮(街道)、市委部門、市直單位2012年度雙向承諾兌現情況,客觀、公正地評價各單位年度綜合工作情況,激勵各單位爭先進位、競相發展,促進全年各項目標的順利實現,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重點圍繞“六個年”活動內容對鄉鎮(街道)、市委部門、市直單位2012年度雙向承諾工作目標兌現情況進行綜合考評?,F制定考評實施方案如下:

一、考評原則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統一標準,統一考評、統一兌現”的原則和“體現部門差別化鄉鎮區域化”要求,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各鄉鎮(街道)及各部門各單位的承諾目標兌現情況進行考評。在考評中把握“六個注重”:1、注重統籌。統籌上級對本市考評內容,統籌“六個年”活動,統籌經濟、社會、民生和黨的建設,確保實現全面、協調、健康、可持續發展。2、注重實績。著眼于考評經濟社會發展的結果,充分發揮考評的導向作用,引導各地、各單位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政績。3、注重質量。突出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的本質特征,抓住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任務。4、注重公平。統一標準,統一考評,公開操作,公正評判,把干部群眾的滿意度擺在突出位置。5、注重操作。考評指標具有通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簡明扼要,客觀準確。6、注重運用??荚u結果作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據,報市委組織部備案。同時,圍繞2012年的中心工作,突出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重點任務,實行相對的區域差別考評。

二、考評對象

(一)分口綜合考評共三大塊:

第一大塊(鄉鎮口共15個單位):3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及集團公司。

第二大塊(市委黨群口共23個單位):市委辦(含黨史辦、政研室、臺辦、保密局、接待辦)、市人大辦(含各工委)、市政協辦(含各專委)、市紀檢監察機關(含監察局和各紀工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含文聯)、市委政法委(綜治辦)、市委統戰部、市委農工部、市委老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文明辦、市干教中心、報社、市委機要局、市信訪局、市檔案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工商聯、市科協和市殘聯。

第三大塊(市直單位口共43個):市政府辦(含法制辦、中聯辦、外僑辦、民宗局、應急辦)、市公安局、市交警大隊、市檢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市發改委(含項目辦)、市人保局、市民政局、市人防辦、市藥監局、市財政局(含生發局、國資辦)、市審計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農開辦、市扶貧移民辦、市工信委(含中小企業局)、市商務局、市行政服務中心、市安監局、市建設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礦管局、市環保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統計局、市科技局、市教育體育局、市文廣電局、市衛生局、市人口計生委、市糧食局、市供銷社、市旅游局、市物價局、市規劃局、經濟開發區、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礦山公園管委會。

(二)特別專項考評共三塊:

1、招商引資考評對象為14個鄉鎮(街道)、經濟開發區、集團公司、商務局及城建口、旅游口、農口、商貿口、工口等5條線,共計22支招商小分隊。考評由市考評辦和市商務局組織,并提出先進單位推薦名單。

2、旅游開發工作考核對象除3個街道辦事處、11個鄉鎮、集團公司外,特別還新增風景名勝區、國家礦山公園管委會、景區管委會和革命歷史紀念館,共19個單位,有關單項獎在這些單位中產生。

3、城市建設考評對象為14個鄉鎮(街道)和城建重點項目單位,考評由市建設局、市項目辦和市考評辦組織并提出先進單位名單。

三、考評內容

重點按“六個年”活動的總體要求,鄉鎮(街道)突出考核經濟工作(含工業園區、招商引資、旅游開發、城市建設和財稅工作),兼顧黨建工作、民生工作、計劃生育、社會管理、發展環境、農業農村工作等。部門單位突出考核業務工作(含雙向承諾兌現情況、重點項目推進和服務“六個年”活動及發展環境優化等),兼顧黨建工作和社會管理(含計劃生育等)。專項考評突出專項特點,單獨安排單獨考核統一獎勵。

鄉鎮(街道)綜合考評按決戰園區(工業發展)、招商引資、城鎮建設、旅游啟動、發展環境、社會管理(含計劃生育)、財稅工作、民生工作、農業農村工作和黨建綜合工作十大塊進行。市委部門綜合考評按業務及服務工作(含“六個年”活動及發展環境優化)、黨建綜合工作和社會管理等其他工作(含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創建等)三大塊進行。市直單位綜合考評按業務及服務工作(含重點項目推進、“六個年”活動及發展環境優化)、黨建綜合工作和社會管理等其他工作(含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創建等)三大塊進行。同時,年終還將由市有關工作領導小組對相關重點工作進行獎勵考核,分別設定獎勵分上限。鄉鎮(街道)共涉及27個中項,市委部門共涉及13個中項,市直單位共涉及14個中項。每個中、小項的扣分標準,沒有特別注明的,扣完該中、小項的基礎分為止;每大項的基礎分、權重分見附件,有關具體考評內容和計分辦法日后下發有關細則。有關考核項目對有關單位基本不涉及的,給予其他被考評單位平均分。

(一)對鄉鎮(街道)考評分十大塊:

1、決戰園區(工業發展):權重分120分,基礎分100分。

2、招商引資:權重分120分,基礎分100分。

3、城鎮建設:權重分80分,基礎分100分。

4、旅游啟動:權重分80分,基礎分100分。

5、發展環境:權重分50分,基礎分100分。

6、社會管理:權重分150分,基礎分1000分。內容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群眾及信訪工作、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精神文明創建、計劃生育和群團工作等7個中項。

7、財稅工作:權重分100分,基礎分500分。

8、民生工作:權重分100分,基礎分1000分。內容含基層勞動保障及社會保險(含勞動力招工就業)、社會救助工作、教育工作和醫療保障水平等4個中項。

9、農業農村工作:權重分100分,基礎分1000分。內容含農業工作、林業工作、水利工作、扶貧移民和新農村建設等5個中項。

10、黨建綜合工作:權重分100分,基礎分1000分。考評內容含組織工作、宣傳工作、廉政反腐建設、統戰工作和人民武裝等5個中項。

以上十大塊合計27個中項,安排權重分1000分,基礎分5000分。

(二)對市委部門考評分三大塊:

1、業務及服務工作:權重分4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雙向承諾業務兌現情況和服務“六個年”活動及發展環境優化(機關效能建設)等2個中項。

2、黨建綜合工作:權重分3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組織工作、宣傳工作、廉政反腐建設、統戰工作和人民武裝等5個中項。

3、社會管理工作:權重分3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含普法)、群眾及信訪、安全生產(含應急管理)、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創建(含創建衛生城市)和群團工作等6個中項。

以上三大塊合計13個中項,安排權重分1000分,基礎分3000分。

(三)對市直單位考評分三大塊:

1、業務及服務工作:權重分5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雙向承諾業務兌現情況、服務“六個年”活動及發展環境優化(機關效能建設)情況和重點項目(含園區、城建、旅游和其他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等3個中項。

2、黨建綜合工作:權重分2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組織工作、宣傳工作、廉政反腐建設、統戰工作和人民武裝等5個中項。

3、社會管理工作:權重分300分,基礎分1000分;主要內容含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含普法)、群眾及信訪、安全生產(含應急管理)、計劃生育、精神文明創建(含創建衛生城市)和群團工作等6個中項。

以上三大塊合計14個中項,安排權重分1000分,基礎分3000分。

在上述三個序列考核之外,年終再分別由市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和市創建衛生城市領導小組對相關重點工作進行獎勵考核,其獎勵分上限分別設定10分封頂。各單位的獎勵加分不計權數直接計入各單位的最后得分總成績(具體安排見附表)。

(四)其他:1、對招商引資考評對象考評招商引資工作;2、對旅游管理推進單位考評旅游管理推進工作;3、對城市建設考評對象考評城建推進工作。相關考評細則文件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后由兩辦或市考評辦另行下發。

四、統分方法

(一)計算初步得分。綜合考評分大項進行,對每大項分別評出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的基礎分和名次,然后計算權重分,各大項第一名鄉鎮(街道)、部門(單位)得該大項權重分滿分,其它鄉鎮(街道)、部門(單位)以該大項所得基礎分與第一名鄉鎮(街道)、部門(單位)所得基礎分之比乘以權重分計算該大項權重分;最后,將各大項權重分相加得出總分,計算出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的初步得分。專項特別考評由有關單位單獨計分。

(二)進行加減分。1、綜合性工作受國家部委或中直部門表彰的,加30分;受省委省政府或相當級別的機構(不含社會中介機構)表彰的,加20分;受省直部門或市委市政府或相當級別的機構(不含社會中介機構)表彰的,加10分;單項工作或基層站所所獲表彰全部減半加分。2、本年度綜合性工作獲市主管部門前三名表彰獎勵的,加5分。3、在2011年度考評沒有加分的上級表彰獎勵,在本年度予以加分,加分原則同上。4、全部表彰總分累計不超過50分。5、被省(含部門)、市和本市黨委政府或紀委督查文刊通報批評的,每次分別扣30分、20分和5分(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或有關機構提供全年通報批評涉及單位清單),凡涉及單位均按相應的標準扣分,不重復扣分。6、對各鄉鎮街道、部門及單位的重點工作考核加分由相關領導小組或有關機構提交加分清單。7、加減分均以有關機構正式文件或有關市領導簽字原件為依據,考評時提供正式文件材料供審查存檔。

(三)匯總最終得分。分別匯總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的初步得分和加減分,得出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的最終得分。以最終得分按三大塊被考評對象或專項特別考評對象排列各鄉鎮(街道)、部門(單位)或考評對象的總名次。

五、獎項設置

(一)設立綜合獎

1、雙向承諾綜合考評先進鄉鎮(街道)評出一、二、三名各一個;

2、市委黨群口各部門評出先進單位三名,市政府口各單位評出先進單位五名。

(二)設立十個單項獎(各三名)

1、工業園區決戰暨工業發展先進單位;

2、招商引資攻堅年先進單位;

3、城市建設提升年先進單位;

4、旅游開發啟動年先進單位;

5、發展環境優化年先進單位;

6、社會管理創新暨綜治工作先進單位;

7、黨建綜合工作先進單位;

8、農業農村工作先進鄉鎮;

9、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10、民生工作先進鄉鎮。

(三)設立個人獎項

招商引資先進個人由相關領導小組提交名單供審定,共12人,其中一、二、三等獎各4人。

六、考評程序

(一)雙向承諾目標綜合考評是市委、市政府唯一授權的綜合考評??荚u工作由市考評辦牽頭成立2012年度雙

向承諾目標綜合考評組統一進行考評,原則上不再進行單項考評。確需單獨進行單項考評的,須經市委、市政府同意。

(二)各相關責任單位均要制定簡明扼要且操作性強的考評實施細則下發并統一報市考評辦,市考評辦根據全部考評內容制定綜合考評實施細則。

(三)市紀檢委(含監察局)、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政法委(綜治辦)、市委統戰部、市人武部、市委農工部、市文明辦、市信訪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工信委、市人保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市水利局、市建設局、市安監局、市藥監局、市環保局、市政府辦(應急辦)、市發改委(項目辦)、市民政局、市教育體育局、市衛生局、市人口計生委、市扶貧移民辦、市司法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和市婦聯等各相關責任單位要認真建立考評臺帳,注重掌握平時工作情況,每季度就考評內容進行監測調研,到年底一次性將考評情況報市考評辦在實地考評時參考使用。特別是部分不用到實地考評的內容,有關單位更要做好平時工作臺帳的建立積累和有關依據資料的提供。并請有關牽頭單位在年終考評時提供有關單項獎的推薦名單和加分減分材料供考評組考評時審核。

(四)各被考評單位也要認真做好考評工作臺帳資料的建立和整理,年終將自評情況上交市考評組,由考評組對各單位上交的自評結果結合有關單位的測評情況進行初評。

(五)考評組初評之后,再進行實地考評,按累計最后得分從高到低依次取雙向承諾綜合考評先進鄉鎮(街道)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雙向承諾綜合考評先進部門(單位)八名,并按有關項目得分評出十個單項獎。

(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人口和計劃生育、重大環保事故、安全生產及信訪分別按政策規定繼續實行一票否決

制。

(七)考評對象對本鄉鎮(街道)、本部門(單位)考評結果有疑問的,由其主要負責人向市考評辦書面提出;對其他部門有疑問的,可向市考評辦以及市委市政府領導反映,由市委市政府指定人員復核。

(八)考評初步結果出臺后,要先提交市考評工作領導小組審定。由領導小組組長召集考評工作有關人員聽取考評工作情況匯報。

(九)雙向承諾目標綜合考評實施細則中如有錯誤、遺漏,由市雙向承諾目標綜合考評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七、獎懲辦法

(一)綜合考評先進鄉鎮(街道)、部門(單位)由市委、市政府進行表彰和獎勵,分別獎給先進鄉鎮(街道)一、二、三名獎金各5萬元、4萬元和3萬元,先進部門(單位)各3萬元,具體分配辦法和分配對象由各單位自定(其中獎勵給鄉鎮(街道)黨政一把手的獎金原則上不高于40%,部門和單位可參照執行)。

(二)單項獎由市委、市政府進行表彰,分別獎給一、二、三名獎金7000元、5000元和3000元。

(三)個人獎項按一、二、三等獎分別獎2000元、1500元和1000元。

(四)綜合考評結果作為考核干部政績的重要依據之一。

八、幾點要求

(一)全市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和各單位均要按照“六個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及“縱橫延伸、形成體系”的要求,對下屬的村(居)、科(股、室、隊)直至黨員、干部及個人進行雙向目標承諾考核,確??荚u工作不留死角。

(二)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各單位、各村居、各科室隊及個人均要向上一層領導部門作出承諾,領導部門要對承諾進行審核。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和各單位的雙向承諾目標要及時上報市委市政府。承諾目標要積極慎重,認真履行,堅決按“慎重決策、快速推進”的原則認真落實全年的工作。

(三)考評工作組的考評工作必須嚴肅認真。要制定具體的考評細則,做到有章可循。要采取有效措施,注意掌握平時的目標完成情況。要以月報、季報、年終快報為依據進行考評,嚴防年終考評失真。

(四)考評組成員在考評過程中必須體現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各考評對象必須實事求是,全力配合考評工作。凡在考評中弄虛作假,徇私舞弊,是考評對象責任的,該單位不得評為先進,并追究其主要負責人的責任;是考評人員責任的,對有關人員予以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