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養殖標準化活動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17 10:58:51

導語:畜禽養殖標準化活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畜禽養殖標準化活動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示范推廣現代生產技術,引導培育新型從業主體,積極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根據“十二五”全省畜牧業發展總體要求和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本著“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總體要求,積極調整工作重心,一手抓新申報示范場創建達標,完成2013年創建任務;一手抓已掛牌示范場水平提升,持續加強示范場監管,引導發揮示范帶動效應。通過強化基礎設施,提升科技水平,完善產業體系,創新經營方式,實現“以點帶面”,加速推進現代畜牧業進程。

2013年創建任務:

國家級肉雞示范場1個;省級示范場10個,其中生豬2個、奶牛2個、蛋雞3個、肉雞3個;。三是創建市級示范場,按文件執行,創建數可減去國家級、省級數。

二、主要內容

(一)新申報示范場主要創建內容

1.畜禽良種化。因地制宜,選用高產優質高效畜禽良種,品種來源清楚、檢疫合格。

2.養殖設施化。養殖場選址布局科學合理,畜禽圈舍、飼養和環境控制等生產設施設備滿足標準化生產需要。

3.生產規范化。制定并實施科學規范的畜禽飼養管理規程,配備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畜牧獸醫技術人員,嚴格遵守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有關規定,生產過程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

4.防疫制度化。防疫設施完善,防疫制度健全,科學實施畜禽疫病綜合防控措施,對病死畜禽實行無害化處理。

5.糞污無害化。畜禽糞污處理方法得當,設施齊全且運轉正常,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或達到相關排放標準。

(二)已掛牌示范場監管提升主要工作內容

1.監管常態化。依照《畜牧法》、《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規章,對養殖場戶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等投入品使用,畜禽養殖檔案建立和畜禽標識使用實施有效監管,從源頭上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

2.示范區域化。示范場采取傳、幫、帶等形式,推廣在標準化生產、動物防疫條件管理、安全高效飼料推廣、畜禽糞污處理和產業化經營等方面的先進經驗,提升區域養殖水平。

3.運營產業化。示范場技術應用、行業自律、市場開拓等水平快速提升,與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型批發市場、超市等建立長期穩定的產銷合作關系。

三、重點工作

根據現代畜牧產業發展實際,擬組織開展六項活動。

(一)新場創建達標活動

1.確定創建單位。堅持自愿申報、分級確定的原則,國家級、省級創建單位由省畜牧獸醫局根據各市上報情況確定,市級創建單位分別由所在市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確定。

參與創建的養殖場必須遵守《畜牧法》、《動物防疫法》、《省畜禽養殖管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在當地畜牧獸醫管理部門備案,養殖檔案完整,兩年內未發生重大動物疫病和質量安全事件。在養殖規模上,須達到以下標準:

(1)生豬:能繁母豬存欄300頭以上,且年出欄肥豬5000頭以上。

(2)奶牛:存欄奶牛300頭以上。

(3)蛋雞:產蛋雞養殖規模(籠位)在1萬只以上。

(4)肉雞:單棟飼養量5000只以上,年出欄量10萬只以上。

(5)肉牛:年出欄育肥牛500頭以上,或存欄能繁母牛50頭以上。

(6)肉羊:年出欄肉羊500只以上,或存欄能繁母羊250只以上。

(7)鴨:單棟飼養量5000只以上,年出欄量10萬只以上。

(8)兔:年出欄肉兔3萬只以上。

2.申報材料。創建單位申報材料須包括以下內容,并裝訂成冊,加封皮封底,一式4份。

(1)基本情況。詳見附件2。

(2)土地承包、租賃合同或協議復印件。

(3)由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符合當地土地利用規劃的證明材料復印件。

(4)法人營業執照或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復印件。

(5)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無公害產地認定證書復印件。

(6)種畜禽場應提供《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復印件。

(7)市、縣兩級畜牧獸醫部門的審查意見。

3.組織現場驗收。市畜牧獸醫局按照2011年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驗收評分標準》,組織對參與創建的養殖場進行初評,分畜種排序后報省畜牧獸醫局,省局組織專家驗收組,依據《評分標準》,對參與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場的創建單位進行現場驗收,通過聽取匯報、資料審查、實地檢查等程序,確定創建單位得分。

4.確認公布名單。各專家驗收組完成驗收工作后,省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和專家小組根據驗收情況,結合各地產業發展實際,綜合篩選確定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場名單,在畜牧網予以公布,并報農業部備案。市級示范場名單在畜牧網公布,并報省局備案。

(二)到期復驗總結活動。市局將對2010年第一批國家級示范場到期進行復驗。復驗標準按照農業部《畜禽標準化示范場驗收評分標準》進行。

(三)示范引導推進活動。從今年起,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進入新一個工作階段。要積極調整工作重心,加快建立示范場典型引導工作機制,要組織各級示范場開展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通過現場觀摩、交流研討、結對子等方式,真正實現示范創建活動“以點帶面”的目標。

(四)集中培訓指導活動。組織專家和畜牧科技推廣單位人員,開展“走基層、促創建”活動。結合活動推進,市里將舉辦1-2次畜禽養殖標準化創建活動培訓班。各市區也要舉辦培訓班,對參與創建的養殖場在良種繁育、飼養管理、設施設備、糞污治理等方面予以指導,加快整改,促進達標。

(五)監督管理提升活動。下半年,省、市局將組織開展已掛牌示范場督導檢查專項行動。要按照《農業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管理辦法(試行)》的要求,強化示范場日常監管,定期或不定期組織檢查,重點對養殖檔案、糞污處理、質量安全等環節加強監管,確保標準化水平不降低。

(六)優勢區域培植活動。今年起全省試點推進現代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建設。省局制定相關認定管理辦法,擇優選擇一批產業基礎較好、示范場相對集中的區域,制定科學規劃,加強引導扶持,完善支撐服務,加快輻射帶動,不斷將示范創建活動引向深入。

四、進度安排

4月,印發2013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工作方案

4月9日前,各市報送參與國家級和省級創建單位名單(附件3)。

4月-5月,各市組織開展創建并舉辦培訓班,培訓計劃4月13日前報市局畜牧科技科(附件4)。

5月20日前,各市完成2010年第一批國家級示范場復驗,報送復驗結果匯總表(附件5)及工作總結。參與2013年新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場的,報送示范場申報材料、《2013年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市級評分匯總表》(附件6)。

6月,市局將第一批國家級示范場復驗結果報省局。

7月,省局組織2013年新創建國家級和省級示范場驗收。

8月,省局確定2013年示范場名單并公布。

9月10日前各市報送示范創建工作情況總結及市級示范場備案表(附件7)及現代畜禽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建設情況。

10月,督導檢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局成立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組,全面負責示范創建工作的部署實施、標準制定、技術指導和檢查驗收等工作。各市要建立相應工作機構,吸收骨干人員參加,全面負責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具體組織實施工作。

(二)注重宣傳發動。各市要按照要求,進一步細化示范創建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內容,確保工作進度,要充分發揮電視、網絡、報紙和廣播等媒體的作用,加大對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重大意義、先進典型的宣傳與示范,確保養殖場戶知曉示范創建的內容和要求,營造良好創建氛圍。

(三)完善指導服務。各地要充分發揮專家隊伍技術支撐作用,提煉、篩選和推廣一批在適度規模養殖方面的典型養殖模式和技術,加大技術培訓力度,抓住關鍵環節,提升中等規模養殖場戶的標準化水平。要指導和幫助養殖場建檔立制,健全規范記錄,全面提高生產管理水平。

(四)加大扶持投入。各市要牢牢把握示范創建與政策支持有機結合的原則,在安排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區改造、現代奶業項目、“菜籃子”畜產品生產等各類項目時,優先向各級示范場傾斜,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顯示度。要積極爭取相關部門支持,形成多方參與創建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