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及礦山整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2 02:53:39

導語:安全事故及礦山整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安全事故及礦山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基礎建設,切實減少事故,遏制較大事故,全面提升非煤礦山本質安全水平。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專項整治,實現以下工作目標:一是確保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隱患登記檔案,重大隱患實行掛牌督辦,嚴防中毒窒息、火災、透水、爆炸、墜罐跑車、冒頂坍塌、邊坡垮塌、尾礦庫潰壩、井噴失控和硫化氫中毒等九類事故,保持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雙下降態勢;二是加大全縣非煤礦山整頓關閉工作和砂石土礦山清理整頓工作推進力度。

二、組織機構

成立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及小型露天礦山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非煤礦山科),負責全州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及小型露天礦山專項整治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

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及小型露天礦山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整治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日常具體事務。

三、整治工作重點和具體內容

(一)整治工作的重點。

整治工作重點是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和小型露天礦山治理整頓工作。

(二)整治的內容。

1、督促非煤礦山企業根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嚴防十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通知》(見附件)要求,針對中毒窒息、火災、透水、爆炸、墜罐跑車、冒頂坍塌、邊坡垮塌、尾礦庫潰壩、井噴失控和硫化氫中毒等九類事故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技術人員或聘請專家全面自查各類事故隱患,把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部門、班組、崗位和所有從業人員,切實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嚴格按開采規范開采,確保安全生產。

2、地下礦山:開展通風系統、消防系統、排水系統、爆破管理、頂板管理、廢井礦道、監測監控、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專項治理,檢查日常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情況,確保對隱患的全面整改落實,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

3、露天礦山:一是對全縣風露天非煤礦山企業開采方式、采面是否按照開采方案設計自上而下成臺階開采、邊坡管理、監測監控、排土場、爆破管理等開展專項治理,對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教育培育落實情況進行督查。

3、尾礦庫:深入開展安全管理制度、壩體設計建設、日常運行管理、監測監控及汛前安全管理等情況的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危庫、病庫、“三邊庫”、“頭頂庫”隱患排查治理。

四、實施步驟(分三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2014年7月25日-8月15日)

1、宣傳準備階段(2014年7月下旬)

全面部署專項整治工作,制定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和小型露天礦山專項整治的具體工作方案,明確目標、時限、計劃。

2、企業自查自糾階段(2014年7月25日-8月5日)

各非煤礦山企業要組織技術人員或聘請專家,嚴格按照《非煤礦山事故防范措施專項檢查表》,全面開展自查;對檢查發現的事故隱患要制定專項整治方案,把隱患整改責任落實到部門、班組、崗位和所有從業人員,做到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落實”,確保事故隱患整改落實到位,并建立事故防范措施專項檢查整治檔案。

(二)第二階段。(2014年8月6日至2014年8月31日)

縣安監局在各非煤礦山企業自查自糾基礎上,認真按照《非煤礦山事故防范措施專項檢查表》對轄區內的非煤礦山企業逐一進行檢查,實行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過場。對發現的安全隱患,采取整改措施。

(三)第三階段。(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15日)

縣安監局對礦山存在隱患整改情況進行督查,對整改后達不到要求的,責令停產整頓;對停產整頓后,經治理仍達不到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將提請當地政府依法予以關閉。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落實責任。局各股室、大隊和非煤礦山企業要高度重視專項整治工作,牢固樹立安全生產“紅線”意識,切實履行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按照整改方案,落實責任,全面按時完成專項整治工作任務。

(二)各非煤礦山企業要認真執行各項安全生產制度,采取各種方式組織員工認真學習,讓每一位從業人員知曉明白《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嚴防十類非煤礦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通知》內容,認真貫徹落實《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生產十條規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第67號)等各項要求,真正把事故防范措施落到實處。

各非煤礦山企業要切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對照嚴防九類非煤礦山生產安全事故的措施,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對查出的問題和隱患要逐項登記,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要做到治理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

(三)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1、發現不按設計或開采方案自上而下(分層)開采、違規一面墻開采的,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一律責令停工停產整頓,一律按上限處罰,限期整改。對整改后仍然達不到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或生產現場無法按設計或開采方案作業的,提請縣人民政府依法落實關閉。

2、地下礦山企業未認真執行機械通風規定,未設置兩個安全出口或出口不暢,未采取有效安全措施防范中毒窒息、火災、透水、爆炸、墜罐跑車、冒頂坍塌等事故,以及未按設計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采空區坍塌的,按“四個一律”要求從嚴從重處理。

3、對尾礦庫超量儲存、排洪設施帶病、壩體超過設計壩高、超設計儲存尾礦、違規排放尾礦運行作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嚴肅查處證照和手續不全的生產運營的尾礦庫,一經發現,要按照相關規定從嚴從重處理。對長期停用的尾礦庫,要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按國家規定履行閉庫手續。對尾礦庫隱患治理不力的地區,要給予通報。

(四)充分發揮非煤礦山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縣安監局將加強部門聯動,聯合執法,對非煤礦山實行動態監測。對停產整頓的礦山,將及時通報公安、國土、電力等部門,實現閉合執法。

(五)局綜合監管股、執法大隊要強化信息報送工作,每月5日前向州安監上報月專項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并于2014年10月20日前將專項整治工作總結情況報州安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