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統計工作考評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5 02:33:41

導語:農村統計工作考評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統計工作考評工作方案

農村統計基礎工作考評由縣統計局和農調隊負責,考評對象為各鄉(鎮)農業統計人員(含東風農場,下同),考評總分為100分。我局將在半年進行初評,年終總評,并按得分高低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6名,年終對獲獎鄉(鎮)農業統計人員進行表彰。

一、考評內容

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臺帳建設、數據質量控制、統計信息化建設、統計分析及統計咨詢服務等方面。

二、考評對象

各鄉(鎮)農業統計人員。

三、考評時限

考評時限為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年的相關統計基礎工作必須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半年進行初評,年終進行總評。

四、考評標準

(一)隊伍建設(10分)

1、統計機構設置及統計人員配備情況(8分)。鄉(鎮)要設置統計機構并對外掛統計站牌子(2分);常住人口萬人以上鄉(鎮)配備統計人員2人以上,萬人以下的配備1人以上(2分);行政村設專職或兼職統計人員1人(2分),鄉(鎮)統計人員須持有統計上崗證(2分)。

2、統計人員業務及電腦培訓情況(2分)。鄉(鎮)統計人員參加縣級以上組織的統計繼續再教育、業務培訓及計算機技能知識培訓(2分)。

(二)制度建設(10分)

1、規章制度制定情況(4分)。有制定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保證統計各項工作有章可循,在組織管理上有崗位責任制度,在業務工作上有報表制度、業務學習制度、報表審核制度和檔案制度(2分),缺一項制度的不得分;制定并執行具有約束和獎勵機制的《村級統計工作考評辦法》(2分)。

2、統計制度、方案執行情況(2分)。鄉(鎮)統計人員在搜集、整理、匯總和編報統計報表時,有遵守統計制度及上級統計部門規定的方案和計算方法,鄉(鎮)匯總數與基層上報數一致(2分)。

3、村級起報制度執行情況(4分)。鄉(鎮)農業統計報表嚴格執行村級起報制度,并按月、季、年搜集齊全,裝訂成冊,上報縣級農業報表中有村級報表(4分)。

(三)臺帳建設(30分)

1、檔案柜配備情況(4分)。有配備檔案柜,并由統計人員使用和管理(4分)。

2、檔案管理情況(2分)。對各種年度統計資料、原始記錄進行統一分類、標號、管理,并及時整理、裝訂、歸檔(2分)。

3、臺帳及數據庫建設情況(24分)。建立鄉(鎮)農業綜合臺帳、分村臺帳及村級臺帳(15分),臺帳建立不齊全或報表保存不齊全的酌情扣分;建立農業統計數據庫并及時滾動管理(9分),未按進度要求的酌情扣分。

(四)數據質量控制(13分)

對農業各種統計報表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進行考評。

1、及時性(4分)。年報、定報報表及時上報的得4分,年報、定報遲報一天的扣1分,遲報二天不得分。

2、準確性(3分)。年報、定報報表無差錯(3分)。各種報表的指標每錯1筆(不含連帶改動的合計數據指標,下同)扣1分,扣完為止。重大差錯影響縣局報表質量被市局扣分的加扣3分;報表字跡不清及年報中的重要指標與年報誤差超過2%的酌情扣分。底分不夠扣減的,從總分中扣減。

3、數據采集(3分)。鄉(鎮)、村對一些主要指標的源頭數據采集有進行調查,并據此推算評估上報(3分)。

4、數據評估(3分)。有執行統計數據評估制度,按要求填制由參與人員簽名的《主要統計數據評估修正表》,堅持“客觀、求實”的原則,運用多種調查方法采集數據,并相互驗證,未按要求進行評估的酌情扣分。

(五)統計信息化建設(21分)

1、電腦配備情況(5分)。有配備統計業務專用電腦,并能使用專業程序處理報表,有一項要求做不到的不得分。

2、數據管理情況(6分)。定期、年報統計報表數據有及時錄入并實行滾動管理,沒有及時滾動的不得分。

3、數據遠程傳輸情況(5分)。統計報表實行遠程數據傳輸,未做到遠程數據傳輸的不得分。

4、農業統計聯網直報(5分)。能獨自完成農業統計聯網直報工作的得5分。

(六)統計服務及其他工作(16分)

1、統計分析及咨詢服務情況(8分)。各鄉(鎮)每年撰寫有情況、有問題、有建議的統計分析1篇以上的得3分;每年撰寫統計信息6條以上的得3分,少一條扣0.5分。有定期為鄉(鎮)領導及部門提供季度、年度資料的得2分,只提供年度資料的得1分,未提供的不得分。

2、完成縣局、隊布置其它臨時性工作(6分)。完成局、隊統計刊物證訂任務(2分);村級統計員補貼發放到位(2分);完成其它臨時性工作(2分)。

3、統計法制宣傳情況(2分)。每年開展宣傳《統計法》等統計法制法規宣傳1次以上得2分。

五、對于當年度各種臺帳(包括電腦數據庫臺賬)沒有登記或入錄的鄉鎮不參與考評。

六、本辦法解釋權歸縣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