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保基金清退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16 08:30:41

導語:農村社保基金清退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社保基金清退工作方案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以下稱“老農保”),是1992年至1998年期間自愿辦的村民,因當時國家各項政策尚不完善而停止。我縣“兩代會”上和信訪部門反映老農保清退的問題很多,現由于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實施,全縣符合參保條件的村民,都應辦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因此為了切實維護老農保參保繳費人員的利益,確保新型農村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全面正常實施,按政策規定以老農保參保繳費的原始資料為依據,將老農保本息全部清退參保繳費人員,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嚴格按照政策要求,耐心細致做好清退工作,積極穩妥地完成“老農保”基金清退工作,確保社會穩定。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常務副縣長同志為組長,縣人社局局長為副組長,其他相關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老農保”基金清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縣城鄉居保局局長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處日常事務。

三、清退原則

根據我縣老農保基金原始參保繳費資料,按照個人參保繳費本金加利息一次性清退的原則進行。

四、清退對象、時間

(一)清退對象

1992年至1998年在我縣參加“老農保”未辦退保手續的人員。

(二)清退時間

2014年7月至9月30日。

第一階段:啟動清退工作

經縣人民政府同意成立老農保清退領導小組,2014年8月5日前由縣人民政府主持召開老農保清退工作部署會。請縣級各相關部門、縣電視臺大力宣傳老農保清退工作,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老農保清退工作的宣傳。宣傳解釋工作做到家喻戶曉。請縣人社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要安排專人負責清退工作,確保工作開展。

第二階段:公示核實

按老農保原始資料和銀行提供的利率,核算出老農保清退明細表,由各鄉鎮人民政府于2014年8月4日至2014年8月30日負責公示核實到各參保繳費人員。請各鄉鎮人民政府,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對公示內容核實到每個參保人員,確保公示的數據準確無誤,為下階段清退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公示期間如有異議的參保繳費人員,縣城鄉居保局匯同鄉鎮人民政府認真核對,5個工作日內必須答復。

第三階段:清退辦

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局匯同各鄉鎮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完成老農保清退工作。縣城鄉居保局在規定時間內,按公示核對無誤的清退金額撥付到鄉鎮人民政府,再由鄉鎮人民政府清退給參保繳費人員,清退人員提供的材料原件必須齊全后才能清退。

五、清退責任分工

(一)縣人社局:負責方案的制定、實施、解釋。

(二)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老農保清退工作的宣傳、數據核實、公示、資金清退。

(三)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局:負責全縣老農保原始資料的清、復核。

(四)縣電視臺:負責老農保清退工作的宣傳、報道。

(五)縣紀委監察局:負責老農保清退工作的全面監督。

(六)農行縣支行:負責老農保基金利息的核算。

六、清退程序

(一)公示

各鄉鎮將清后的清退明細表公示到各村,公示期為15個工作日。如對本人或他人公示信息有異議的,公示期內由本人或舉報人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進行核實,核實后進行二次公示,公示期為7個工作日。

(二)經公示無誤的參保繳費人員需提供以下材料:

1.二代身份證或戶口薄原件;

2.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手冊原件(原件清退各鄉鎮人民政府);

3.無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手冊原件的人員,必須由村委會出具參保繳費證明,并由鄉(鎮)人民政府簽章;

4.已死亡的參保繳費人員必須由村委會出具死亡證明,并由鄉(鎮)人民政府簽章,法定繼承人必須提供由村委會出具的繼承證明,并由鄉(鎮)人民政府簽章;

5.領取人逾期不能親自領取的,可由本人出具委托書、二代身份證原件或戶口薄原件委托他人領取,被委托人必須出具身份證原件或戶口薄原件。

(三)清退辦

1.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局根據公示無異議的清退明細表及時將老農保基金清退到各鄉鎮人民政府。

2.由各鄉鎮人民政府根據清退程序辦清退支付,個人簽字按指印確認,支付憑證原件報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局備查。

3.清退工作結束后如因失蹤、死亡并且無法定繼承人領取老農保基金的結余基金將納入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統籌管。

七、清退工作要求

(一)各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把老農保基金清退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確保清退工作安全穩妥、準確無誤。

(二)老農保基金清退工作涉及面廣,各成員單位要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主動做好宣傳解釋工作。

(三)老農保基金清退工作涉及參保繳費人員的切身利益,必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嚴格按照本實施方案執行,不得損害參保繳費人員的利益。

(四)對逾期不能辦清退的老農保參保繳費人員,具體責任由個人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