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方案
時間:2022-01-03 09:02:00
導語:農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1號文件,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等精神,以做大做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導向、以主產業為依托,按照“科教興農,人才強農”的新型職業農民固農的戰略要求,堅持立足產業,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注重實效的原則,配合國家和省農業廳在農業領域和農村地區實施的重大工程項目,緊緊圍繞我縣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熱帶現代農業及促進我縣農民增收的需求,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綜合運用各種扶持政策以新型職業農民為主體、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生產經營型創業培訓,不斷提高我縣農村勞動者的素質和農民就地就近就業能力,創業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促進農村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智力支撐。
二、培訓目標任務
今年培訓任務是200人。培訓對象,具有農村戶口、年齡在16周歲至55周歲,且在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村勞動力或普通初中、高中、大學畢業回鄉青年。
三、組織機構
為確保農村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實效,決定成立由縣政府分管農業的副縣長任組長、副組長由農業局局長擔任,成員由縣扶貧辦、縣林業局、縣水務局、縣畜牧獸醫局、縣漁業局、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縣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等單位主要領導組成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具體負責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相關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辦公室人員由縣農業局同志擔任。
四、組織實施
1、培訓基地認定,根據2014年省農業廳出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培訓機構認定辦法》,結合我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新的培訓需求和辦法,重新認定了縣農民技術培訓學校,力元職業培訓學校和新陽光職業技能培訓中心為我縣2014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項目培育實施單位。
2、任務分解
①縣農業局陽光辦委托力元職業培訓學校承擔培訓專業技能型職業農民200人(其中:鎮村培訓割膠工100人,什運鄉三聯村培訓割膠工50人,上安鄉長安村培訓黃鱔魚養殖50人,吊羅山鄉什插村培訓山雞養殖50人的培訓實施任務)。
②縣農業局陽光辦委托新陽光職業技能培訓中心,承擔培訓生產經營型農民創業50人,
3、培訓實施、各培訓基地要嚴格按照省農業廳編制培訓規范要求,結合下達的培訓任務,認真編制教學計劃,選擇或聘任專業水平高,教學能力強,培訓經驗豐富的教師開展培訓和實訓工作,從抓好每一個教學環節入手,確保學時數、教學內容落到實處,各培訓基地要根據培訓內容,選擇或編寫內容規范,表述通俗易懂、實作具體、有針對性,一學就會,適宜農民的培訓教材,確保培訓質量,各培訓班需要指定一名教師擔任班主任,負責班級的日常管理,要通過學員之間的互相交流和自我管理,保證整個培訓工作順暢有序,培訓結束后,培訓基地要根據分類培訓規范和教學情況組織結業考試(筆試和實踐操作考試)并將考試試卷和成績歸入培訓檔案,以備省農業廳檢查抽查。
4、項目監管
①公示制度,通過張貼公示認定實施培訓基地和單位的教學設施設備、師資隊伍的辦學能力的基本情況,公示培訓任務、培訓專業、培訓工作、培訓時間、收費標準、補貼方式等相關信息內容、并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
②“三堂課”制度,建立“三堂課”制度,堅持“三堂課”和月報制度。第一堂課由陽光辦向農民申報政府補助金額,第二堂課陽光辦監管人員隨機抽查,如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最后一堂課,對結業考試工作進行檢查監督,認真執行“三堂課”制度。
5、信息報送制度.繼續做好信息報送工作,為確保信息報送及時、準確,縣陽光辦指定專人管理和使用系統,按要求及時錄入、審核和上報培訓信息,在每個培訓班結業10天內將該班培訓學員相關信息錄入到項目監管系統。
6、臺賬等級制度。各培訓基地必須建立陽光工程培訓臺賬作為檢查驗收培訓情況的重要依據,臺賬必須寫明學員姓名、年齡、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培訓專業、培訓時間、補助金額、收費情況等,培訓單位法人代表對臺賬的真實性負責。
7、檢查驗收制度。縣陽光辦在上好“三堂課”的基礎上,組成檢查驗收組(原則上不少于3人),對各培訓班次進行逐班檢查驗收,檢查驗收主要通過檢查培訓檔案,核實培訓臺賬,走訪或電話訪問培訓學員等方式進行,其中走訪或電話訪問的人數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學員總數的10%,驗收合格標準如下:
①培訓檔案:培訓資料完整,有詳細的教學計劃,規范的培訓教材和完備的考試考核資料以及培訓簽到冊和照片資料,培訓臺賬記錄的學員信息完整、真實。
②培訓實施:認真落實教學計劃、教學環節和課時,選
聘能勝任教學工作的老師。
③學員反饋:培訓情況屬實,就業技能有所提高,滿意度達到80%以上。
五、有關要求
1、培訓時間。陽光工程各專業具體培訓時間由培訓基地結合技能,專業培訓規范以及鄉鎮實際自主確定,但培訓時間一般不少于7天(其中:理論課3天,實踐操作4天),要確保職業技能鑒定獲證率達到70%以上,各培訓基地必須在2014年12月底完成各項培訓任務。
2、培訓要求。陽光工程培訓繼續實施,不同專業可實行差別補助的辦法,按照《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各培訓基地實行降低收費標準的補貼形式,保證財政補助資金讓農民直接受益,要嚴格把握項目資金只能用于學員的資料費、教師授課費、培訓耗材費、學員的生活補助費、組織宣傳費等。
3、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陽光辦的指導下,我們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重視和加強陽光工程培訓工作,認真組織項目實施,加強日常督察,做好培訓日常工作,細化政策措施,把任務落到實處。
4、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氛圍
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多層次、多形式加大宣傳力度。一是張貼掛圖和發放資料宣傳農村勞動力培訓有關政策;二是總結宣傳我縣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過程匯總好的機制、模式經驗和做法;三是宣傳典型經驗和學業突出學員的事跡,及時向上級陽光辦、農業信息網報送培訓動態和經驗材料。
5、加強調查研究:調查勞動力培訓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圍繞陽光工程更好地支撐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和服務村域經濟發展,認真開展陽光工程調研,總結經驗,樹立典型,通過典型抓模式、以點帶面、輻射帶動,大力推動陽光工程各項培訓深入開展。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 上一篇:冬種生產指導工作意見
- 下一篇:知識產權和偽劣商品整治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