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治理實施方案
時間:2022-05-14 11:25:43
導語:生態環境治理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相關精神,深入實施縣委、政府“生態立縣、旅游強縣、綠色崛起、同步小康”的發展戰略,切實提升我鎮生態環境質量,提高我鎮沿線河流、棚戶區改造、污水處理、常態管理、綠化保護工作水平,根據《南民生辦2號文件》相關標準,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統籌抓好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科學規劃,明確責任,廣泛宣傳發動,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長效機制,落實各項措施,全面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聯動,全民參與的原則。鎮政府成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全鎮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政府積極引導,社會各方積極響應,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共建和諧魅力鎮,共享發展成果。
(二)堅持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鎮政府為轄區內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各村委會、社區為轄區范圍內第一責任主體。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各責任主體負責各屬地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和落實。
(三)堅持正面引導與反面警示相結合的原則。在樹立正面典型的同時,對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出現消極的單位和個人予以批評和曝光。
三、組織機構
為了加強對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領導,建立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經鎮領導辦公會議研究,成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成員由綜管所、黨政辦、水利,交通、經法辦、勞動保障辦、各村(居)委相關人員組成。辦公室下設綜管所,由綜管所所長鄧中文擔任辦公室主任。
四、目標和任務
(一)農村環境綜合治理
1、建立健全村級衛生文明公約,將衛生責任區落實到戶。以村為單位修建垃圾池,確定專人定時清運垃圾,每月底進行一次清潔大掃除,每戶房前屋后要保持整潔,公共場所由保潔員按時清掃。以村為單位每季度開展一次“衛生光榮戶”評選活動,評選結果要進行公布。
2、街道所有商戶、住戶及駐地各單位開展“四自一包”,明確衛生責任區,門前衛生責任區保持干凈清潔,各住戶、單位必須對衛生責任區衛生情況承擔責任;垃圾入箱,不得亂堆亂放建筑物料,街道不準張貼廣告、亂拉橫幅,嚴禁向河邊、坎下傾倒垃圾,嚴禁奇門攤點。
3、公路沿線各行政村主干道兩側20米內,無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積物;禁止在公路上擺攤設點、亂停亂靠;主干道公路兩旁行道樹至公路路基邊坡范圍內不得放養、拴系牲畜;主干道旁要做到常年整潔、清潔。
4、完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提高分散式污水設施納管率。目前我鎮文光村污水處理廠已投入運行,同心村污水處理已在建設,鎮街道范圍內的污水管網鋪設工程已完工,并制定各村污水處理方案,逐步解決轄區內所有村(居)污水處理問題,同時,建立并完善污水治理設施運行管理長效機制;完善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截污納管工作
(二)林區、坡地植被保護
1、封山育林區禁止進行開墾、采石、采砂、采土,杜絕采脂、割漆、剝皮、挖根、挖藥及其他毀林行為,違者嚴肅處理。
2、25°以上坡耕地逐步進行退耕還林,鼓勵在25°以下的坡耕地進行退耕還林,防治水土流失。
3、天然林保護工程范圍內的天然林和坡度在46°以上的森林嚴禁采伐。
4、各森林防火責任單位依據森林防火應急預案,加強森林防火巡查力度,嚴查林區用火行為。
5、加強對病蟲害和有害生物的監測,及時通報病蟲害和有毒生物發生信息,采取措施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三)沿線河道的保護
1、河道沿岸嚴禁從事養殖及工業生產活動,如有發現,立即取締。嚴禁向河道內傾倒生活垃圾、建筑廢料,禁止向河道排放污水。
2、鎮域內所有沿河村(居)委務必保證河道兩側不得出現白色污染、草垛及其它堆積物;要按照“河面無漂浮物(雜草)、河中無障礙、河岸無垃圾”的要求做好保潔工作,保潔面達到100%。
3、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應符合生態環境保護和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保障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水庫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維護生態平衡。
(四)完成棚戶區改造
我鎮街道內房屋陳舊,基礎設施較落后,排污不暢,人居環境較差,又地處城南高速入口,因此,為改善我鎮街道居民生活環境,提升城南片區形象,經縣委。政府研究決定對我鎮街道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共計改造800戶。
1、棚戶區改造前期房屋,土地等相關鎖定工作已經完成。相關資料已經歸檔入卷,為后期工作開展打下基礎
2、按照縣委、政府部署,于2015年4月啟動棚戶區改造征拆工作,并抽調我鎮精干力量,組織專班,全力開展征拆工作,保證在規定時間內完善征拆任務
3、按照城南棚戶改造實施方案,我鎮全面配合城南片區改造工作小組工作,做好人員抽調,后勤保障等相關工作,為城南棚戶區改造做好保障工作
4、全面按照城南棚戶區改造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800戶的改造工作,完成城南片區改造,提升我鎮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宜家、宜業的生活環境。
(五)生態環境常態化保護
1、鎮域內所有新建房屋、設施,必須經由鎮政府審批后方可動工。建筑材料不準占道亂堆亂放,建筑垃圾不準亂丟亂倒,以上行為一經發現立即責任停工并進行嚴肅處理。
2、禁止在自然保護區、風景區、自然林、重點文物保護區勘探、開發礦產資源。
3、資源開發單位不得采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或者設備。已建成的項目采用落后工藝或設備,對生態環境有嚴重影響和破壞的,上報有關部門責令限期整改、停產或者關閉。對于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水源及破壞公共設施的單位和個人,一經發現,將嚴肅追究其責任,責令整改并賠償損失,情節嚴重者,上報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階段(2015年5月18日至2015年5月22日)。各村、社區要分別制定切合實際的活動計劃,分級召開動員大會,對各項整治任務進行詳細分解和全方位安排部署,層層落實責任;采取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參與行動的積極性,為生態環境治理創造良好的氛圍。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5年5月25日至2015年8月25日)。按照政府主導、社會聯動、全民參與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先急后緩、盡力而為地逐步推進。各村、社區要加強對此項工作具體領導,集中主要精力和人力,認真進行生態環境的全面整治,確保此項工作按時按質完成。同時,鎮政府將組織人員對各村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督導,及時通報工作進展情況,著重培育示范典型。
(三)檢查驗收階段(2015年9月1日至2015年9月31日)。各村、社區要按照實施方案開展自查自評,鎮政府對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統一組織檢查,重點考核活動開展成效和長效機制建設情況,對于驗收不合格的單位和個人責令限期整改。各村、駐地各單位要按照任務采取倒計時措施,做到天天有進展,處處有人管,把好質量關。
(四)鞏固提高階段(2015年10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將檢查的結果予以通報,作為各村、社區2015年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總結經驗,摸索切合我鎮實際的做法,進一步加強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黨員干部和廣大農民群眾更加積極地投入到生態環境整治工作的實踐之中,推動活動不斷取得新的成效。
六、保障措施
1、建立領導責任機制。各村、社區要站在踐行縣委“生態強縣”的高度,切實增強做好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責任感。鎮生態環境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工作人員,切實加強對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的領導、協調和督促檢查。各村(社區)及有關責任單位要建立完善“主要負責人負總責”工作機制。各村和有關責任單位要做到專人專管、權責到位,要制訂有力措施,安排一定財力,用于各項整治項目的投入,高標準完成各項整治任務。
2、全面發動,廣泛宣傳。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是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實事工程,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認識,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使全鎮上下形成齊心協力、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要充分運用各種輿論工具,加強教育,廣泛宣傳,使之家喻戶曉,成為全鎮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廣大共產黨員要按照保持黨員先進性的要求,積極投身到生態環境治理工作中來。要把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工作與提高群眾的文明素養結合起來,結合文明村鎮以及衛生村鎮的創建,倡導文明新風,共建美好家園,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克服不文明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俗。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努力營造全鎮干部群眾團結一致、人人參與生態環境治理的良好社會氛圍。
3、落實督查,嚴明紀律。始終堅持專項督查和全面考核相結合,及時督促檢查通報工作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要明確整改時限,認真抓好落實。要進一步完善環境衛生整治工作考核激勵機制,對工作進展快、任務完成好的要給予表彰獎勵;對動勁不大、效果不好的要通報批評;對那些落實不力、貽誤工作,甚至影響到創衛工作總體進展的,要堅決追究責任。
4、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鎮上定期召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專題會議,督促工作有效落實;各村、社區要每月對環境衛生進行一次自查自糾,不斷強化責任,認真總結,及時解決整治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生態環境治理辦公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對各責任單位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巡查,對整治成果突出的進行通報表揚,對整治效果不明顯的通報批評,力促我鎮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再掀新高潮,取得新突破。
- 上一篇:擺臺創新設計論文
- 下一篇:實驗教學創新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