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

時間:2022-09-22 02:43:00

導語: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四次全會、五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系列重要講話精神,通過開展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年活動,創新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體制機制,強化基層紀委監督責任落實,規范基層紀委監督執紀問責行為,促進基層紀委和紀檢監察干部作風轉變,提升基層紀委執紀監督能力和依法依紀反腐水平,為建設廉潔XX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目標要求

通過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年活動,促進全縣基層紀委領導體制健全、組織機制完善、隊伍結構優化、履職能力提升、保障水平提高、制度約束規范,努力建設一支組織信任、各方信服、群眾信賴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

三、主要任務

各基層紀(工)紀委、紀檢組(以下統稱為紀委)要結合單位實際,抓好以下任務的落實:

(一)完善五項體制,加強組織領導。

1.完善基層紀委雙重領導體制。各基層紀委在接受同級黨委(黨組)領導的同時,自覺接受縣紀委的領導,其中查辦腐敗案件以縣紀委領導為主,線索處置和案件查辦在向同級黨委報告的同時必須向縣紀委報告。

2.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依靠群眾支持和參與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

3.完善反腐敗協調體制。各鎮(街道)黨(工)委均要建立由紀委書記任組長,黨政辦、監察、綜治、司法、財政、審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反腐敗協調小組,每年召開不少于2次的協調會議,交流案件線索,通報辦案情況,加強對案件查辦工作的組織協調。

4.完善紀檢監察干部選任體制。認真貫徹縣紀委、縣委組織部、縣監察局《鎮紀委監察室、縣直單位紀檢監察機構干部職務任免、交流實施細則》(洪紀發〔2012〕75號)精神,各鎮紀委書記、街道紀工委書記由縣紀委、縣委組織部協商后提出任免人選建議,報縣委研究;縣直單位紀委書記由縣紀委提出建議人選,商縣委組織部同意后,報縣委研究;鎮(街道)及縣直單位監察室主任(副主任),由所在單位黨(工)委、黨組提出建議人選,經縣紀委常委會、縣委組織部部務會研究同意后,由縣紀委組織考察,縣紀委監察局任免。

5.完善紀檢監察干部監督體制。縣紀委設立紀檢監察干部監督室,負責對全縣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各基層紀委要進一步強化對紀檢監察干部(含紀委委員)的監督管理,建立紀檢監察干部請示報告制度、重大事項申報制度、年度述職測評制度、向黨代會報告工作制度、向人大代表通報工作制度、回應處置網絡訴求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二)落實四項要求,優化基層組織。

1.落實紀委書記“提位次”要求。認真落實縣委相關文件精神,各基層紀委書記無論資歷先后,均排在副書記之后,列其他行政副職之前。

2.落實監察干部“全覆蓋”要求。各鎮(街道)要配備一名監察室主任或副主任,履行行政監察法賦予的行政監察職能。

3.落實紀委委員“足額配”要求。各鎮(街道)紀(工)委要按要求配備3-5名紀委委員,保證基層紀委有條件依紀依法開展信訪調查、案件檢查、案件審理等工作。縣直紀委(不含紀檢組)配備2-3名紀委委員。紀委委員工作調整的要及時調配到位,并向縣紀委干部管理室報告。

4.落實紀委委員“擔實責”要求。基層紀委委員是職務,不是榮譽,各基層紀委委員要主動履行所在紀委分配的工作職責,積極參與信訪調查、案件檢查、集體審理、作風督查等工作。對于履職積極、成績突出的優秀紀委委員,所在黨委、紀委要在評先評優、選拔推薦中予以傾斜。

(三)嚴格四項交流,凈化干部隊伍。

1.抓好定期交流。在同一鎮(街道)領導班子中,紀(工)委書記任職滿5年的,原則上進行交流。縣直單位紀委書記任職滿5年且在48周歲以下的,或因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應當進行交流。

2.抓好履職交流。連續兩年在全縣紀檢監察年度責任目標考評中列末位的紀委書記,提請縣委調整出紀檢監察系統。

3.抓好信訪交流。對于信訪反映紀檢監察干部在作風建設、道德建設、履行職務過程中存在違法違紀問題的,一經查實,一律進行交流。

4.抓好問責交流。受到黨政紀處理的紀委書記、監察室主任(副主任),一律進行交流。

(四)抓好四項措施,深化職能轉變。

1.深入推進“三轉”。各基層紀委要切實轉職能,聚焦作風建設、懲治腐敗、預防腐敗主業;要切實轉方式,強化再監督、再問責,創新立項監察、專項巡查、進駐調查等方式,提升執紀監督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切實轉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熱情接待群眾信訪,高效化解群眾矛盾,堅決維護群眾利益,做群眾的貼心人。

2.抓好職責“瘦身”。按照中央和省市紀委統一要求,紀委書記不得兼任其他職務,不得分管與紀檢監察業務無關的工作,不得分管人事、財務、項目審批。

3.加強學習培訓。各紀委書記、監察室主任(副主任)要積極參加業務學習培訓,按照縣紀委安排參加“兩規”案件查辦、案件審理跟班培訓、信訪跟班接待處理,不斷提升執紀監督的實戰能力。

4.強化知識測試。縣紀委定期不定期開展紀檢監察業務知識測試,對連續兩次知識測評成績不合格的紀檢監察干部,及時調整出紀檢監察隊伍。

(五)改進三項條件,硬化辦案保障。

1.改進辦公條件。各基層紀委應有一個獨立、固定的辦公場所;配備具有錄音功能的專門用于受理群眾投訴舉報的電話機;配置一組檔案柜,用于存放案件檔案、信訪檔案和本單位管轄干部廉政檔案。鎮(街道)紀(工)委還應有1間設在一樓的信訪接待(談話)室。

2.改進辦案裝備。各鎮(街道)紀(工)委應配置一套辦案專用裝備(含數碼照相機、微型錄音機、暗訪攝錄機),談話室應配備一套監控設備。縣公安局、教育局、交運局、水利局、衛計委等系統大、案件檢查任務重的紀委可參照配備相關裝備。

3.改進保密裝備。各鎮(街道)紀(工)委以及案件檢查任務重的縣直紀委應配置專用電腦、打印機、碎紙機、保密柜。

(六)健全五項制度,強化監督制約。

1.健全行為規范制度。認真落實縣紀委監察局《紀檢監察干部行為規范》等相關制度,樹好紀檢監察干部形象。

2.健全責任落實制度。圍繞縣委落實“兩個責任”六項長效制度、六項創新舉措,有針對性地細化建立相關制度,切實抓好紀委監督責任的落實。

3.健全執紀監督制度。健全信訪接處、案件檢查、監督檢查、問責追責、案件審理、輿情處置等六項工作流程,用制度規范執紀監督行為。

4.健全信息公開制度。對重點信訪、重點案件、重點問責處理等結果按權限及時公開,開展警示教育,放大懲戒作用。

5.健全一案雙查制度。對在案件查辦、信訪調查、監督檢查等監督執紀問責中責任心不強、工作失職、造成不良影響的紀檢監察干部一律啟動問責程序。

四、組織實施

(一)動員部署階段(4月底前):縣紀委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基層紀委認真開展學習討論,明確相關要求,加強請示匯報;各基層紀委相應制定實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務,落實活動要求。實施方案經黨委書記、紀委書記簽字后于5月10日前報縣紀委干部管理室。

(二)組織實施階段(9月底前):各基層紀委對照六項任務,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逐項排查問題,針對問題制定整改完善計劃,明確責任人員、整改時間、整改要求。

(三)總結完善階段(11月底前):各基層紀委針對重點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逐項對照檢查,發現不足進一步予以整改,并于11月底前對活動開展情況、活動成效、典型經驗進行認真總結,形成書面材料報同級黨委和縣紀委。

五、活動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凝聚共識。全縣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充分認識開展基層紀委規范化建設年活動的重要意義,主動向同級黨委(黨組)匯報,爭取理解和支持,迅速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紀委的部署上來,嚴格按照活動安排,扎實開展各項工作。

二要明確責任,精心組織。縣紀委成立以為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班子成員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檢查驗收。活動辦公室設在縣紀委干部管理室,負責活動的宣傳發動、學習討論、督查推進,整改完善。各基層紀委要明確專人負責,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調配合,精心組織實施,對活動開展情況認真進行歸納總結,確保活動扎實有序、高效開展。

三要加強指導,督查推進。縣紀委將于5月底、7月底、9月底前進行三次過堂檢查和重點督查,對工作進展不力的單位及時進行提醒談話,重點單位責任人要進行誡勉談話,確保活動各項措施要求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