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
時間:2022-10-27 08:35:23
導語: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做好本區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省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蘇建村〔2017〕383號)要求,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就切實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明確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和實施范圍
(一)指導思想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農村危房改造的部署和要求,以解決農村特困群眾最基本安全住房為目標,積極推進農村危房改造,確實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的危房改造放在優先位置,確保實現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和基本完成存量危房改造的任務目標。結合村莊環境改善提升行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扶貧工作等,加快推進我市農村危房改造。
(二)基本原則
1.政府引導,村民自愿。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堅持農民自主、自愿,政府引導、扶持,落實地方責任,財政適當補助。
2.科學規劃,統籌兼顧。結合當地實際,科學合理編制農村危房改造年度計劃,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新建與改造相結合的方式,結合村莊環境整治,傳統村落保護,優美鄉村建設,綠色農房建設,協調道路、供水、環衛、改廁等設施建設,統籌安排,分期推進。
3.重點突出,厲行節約。幫助困難危房戶改造建設最基本的安全、經濟、適用且節能、節地的農房,不貪大求全,不加重村民負擔。
4.主體明確,合力推進。縣級政府是工作的實施主體,縣級相關職能部門負責認定補助對象、分解改造任務、審核申報材料、指導危房改造、強化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組織工程驗收等,并規范對危房改造資金的使用管理。
5.程序規范,嚴格管理。堅持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實行民主評議,接受村民和社會監督。
(三)目標任務和實施范圍
根據各地危房改造實際需求和申報情況,經省相關部門核定,2017年本區在仰化、來龍、關廟等11個鄉鎮實施農村危房改造,共完成100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其中4類重點對象99戶,其他貧困戶1戶。
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保障措施
(四)加強領導,部門協作。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加強領導,成立由政府領導掛帥、各職能部門參與的協調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密切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會同組織、民政、扶貧、殘聯、建工、監察、審計等有關部門,建立政府組織協調、職能部門密切配合的工作機制,使農村危房改造任務和各項政策真正得到落實。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建立農村危房改造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農村危房改造情況,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落實建設資金,共同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工作。
(五)強化指導,確保質量。本區負責編制改造計劃、組織項目實施、落實地方投入、監管工程質量、整合利用各方資源,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和工作經費。及時組織成立專家技術指導組,組織編印設計方案,制定基本技術要求,同時加強施工指導、巡回檢查、工匠培訓,注重典型示范,宣傳落實抗震節能等相關要求。
(六)社會動員,援建幫扶。充分發揮基層組織作用,采取自建、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發動親幫親、鄰幫鄰,調動村、組積極性,開展社會互助,動員機關單位、工商企業、社會各界捐款捐物幫助農村困難農戶進行危房改造。
三、細化方案編制與資金管理
(七)編制方案。各地要按照《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組織專業人員開展農村危房調查。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按照本指導意見和有關文件要求,組織編制2017年度農村危房改造實施方案,及時將改造任務細化分解落實到村、戶,并報本區建設、財政部門備案。
(八)資金管理。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按照《省省級農村危房改造資金補助辦法》(蘇財社〔2017〕85號)等有關規定,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的使用管理。補助資金要實行專項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并按有關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嚴格使用,健全內控制度,執行規定標準,嚴禁截留、擠占和挪用危房改造補助資金。
四、明確補助標準和補助對象
(九)補助標準。根據中央和省相關文件精神劃分,2017年本區危房改造全部為翻建新建戶,補助標準為如下:4類重點對象,分貧困程度高、中、低三檔進行補助(高23000元、中22000元、低21000元);其他貧困戶補助為12000元;另外有圈梁和構造柱抗震加固措施的每項分別補助1500元。另安排危房鑒定、農戶紙質檔案、信息系統管理等項目成本費每戶100元。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的特困戶,通過建設農村集體公租房、利用閑置農房和集體公房置換、提高補助資金額度等方式,兜底解決特困戶住房安全問題。
(十)補助對象。農村危房改造補助對象重點是居住在危房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住房危險是指按照《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建村函〔2009〕69號)鑒定為C級或D級危房,由縣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組織認定;經濟貧困是指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其他貧困戶,分別由縣級民政、殘聯、扶貧辦、危房改造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認定;其他貧困戶的家庭人均收入原則上不得超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1.5倍。補助對象的確定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優先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安全住房。
五、嚴格審核程序和組織紀律
(十一)規范審核程序。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實行農戶自愿申請、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程序。建立健全公示制度,補助對象基本信息和各審查環節的結果在村務公開欄公示。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列入危房改造的危房困難戶名單,要在本區建設網站上公開。各鄉鎮要組織做好與經批準的危房改造農戶簽訂合同或協議工作。
(十二)控制建設標準。農村危房改造應執行最低建設要求,改造后農房須建筑面積適當、房屋結構安全、基本功能齊備。4類重點對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積原則上1至3人戶控制在40-60平米以內,且1人戶不低于20平米、2人戶不低于30平米、3人戶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戶人均建筑面積不超過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對于自籌資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極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脫貧的特困戶,改造房屋面積原則上按下限標準控制。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組織設計人員深入實地調查,根據農民實際需求,開展農村危房改造方案設計,引導農戶先建60平方米以內的基本安全房,同時又便于農民富裕后向兩邊擴建或者向上加蓋。農房設計要符合農民生產生活習慣,體現民族和地方建筑風格,注重保持傳統風貌。加強地方材料利用研究,傳承和改進傳統建造工法,探索符合標準的就地取材建房技術方案,推進農房建設技術進步。各級政府要加強引導和規范,既要防止改造后農房達不到最低建設要求,又要防止群眾盲目攀比超標準建房。
(十三)組織紀律。農村危房改造工作是一項惠民利民工程,各鄉鎮和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把群眾的事辦好辦實,把好事做好。各部門在項目實施中要嚴格對照標準,把好審核關,并按有關資金管理制度的規定嚴格使用,健全內控制度,要定期對資金的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嚴肅處理。堅決杜絕各類吃、拿、卡、要現象發生,確保補助資金專款專用,各種“回扣,手續費”必須為零。凡有單位和個人在項目實施中發生違紀或瀆職行為,將按有關規定嚴肅查處,問題嚴重的要公開曝光,并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六、嚴格建設監管和檔案管理
(十四)嚴格質量安全監督與驗收管理。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認真執行國家、省關于加強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的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農村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實行“五個基本”,確保危房改造的工程質量安全。本區會組織技術力量,開展危房改造改造施工現場質量安全巡查與技術監督;加強農村危房改造竣工驗收,對檢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并與補助資金撥付進度掛鉤;加強鄉鎮建設管理員和農村建筑工匠技術培訓和管理,提高建設農房的基本知識水平和業務技能;改造任務結束后,區建設部門會及時組織驗收,并向市級相關部門提交驗收報告。通過技術指導、現場巡查和驗收把關,確保改造后農房滿足抗震安全。
(十五)完善檔案管理。實行一戶一檔的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制度,批準一戶、建檔一戶,建立完善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規范有關信息管理。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全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的通知》(建村函〔2009〕168號)要求,農戶紙質檔案必須包括檔案表、農戶申請、審核審批、公示、協議等材料,其中檔案表須按照全國農村危房改造農戶檔案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公布的最新樣表制作。各鄉鎮要嚴格執行危房改造農戶紙質檔案表信息化錄入制度,按照績效考評和試行農戶檔案信息公開的要求,由縣級管理部門派專人及時做好信息系統錄入相關工作,加快農戶檔案錄入進度,提高錄入數據質量,加強對已錄入農戶檔案信息的審核與抽驗,確保農戶檔案及時、全面、真實、完整、準確錄入系統。
各鄉鎮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要加大農村危房改造推進力度,力爭今年12月底組織竣工驗收,并向本區相關部門提交驗收報告。次年1月上旬市建設、財政部門對驗收報告進行復查,并向省級相關部門提交驗收報告。
- 上一篇:落實黨組意識責任制實施方案
- 下一篇:出租房屋安全隱患集中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