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

時間:2022-12-30 04:41:22

導語:鄉鎮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鎮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省農村公路條例》以及中央和省、市、區有關環保工作的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公路建管養運長效機制,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改善公路路域環境,加大公路揚塵治理,根據上級路長制工作要求及有關文件精神。經研究決定在全鎮范圍內實施“路長制”,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任務目標、工作要求和路長指責

(一)任務目標

1、進一步加強公路管養體制建設,明確指責,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公路管養的長效機制;

2、進一步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助力新時代鄉村振興;

3、進一步加強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提升公路安全通行水平;

4、進一步加強公路路域環境整治,突出環境衛生、公路揚塵治理、公路集貿市場整治,打造暢通有序、文明整潔的交通環境,服務美麗鄉村建設;

5、進一步加強公路綠色長廊建設,提升公路綠化標準和效果,助力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和公路生態文明建設。

(二)工作要求

1、牢固樹立公路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著力加強公路管養系建設。進一步明確各級政府職責,夯實各級政府主體責任,層層分解任務目標,動員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切實構建起長期穩定、運轉高效的公路管理養護機制。

2、深入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路網結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建設好農村公路,切實發揮先行官作用;管理好農村公路,切實做到權責一致,規范運行;養護好農村公路,做到專群結合,有路必養;運營好農村公路,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切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3、不斷提升公路服務水平,增強公路服務能力。做到公路安防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建設、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加大公路安全隱患排查力度,堅持公路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及時治理、鞏固安防工程建設成果,不斷改善公路安全通行水平,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4、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服務設施建設。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科學規劃站點布局,利用現有管養設施和社會資源,布局改造一批便民服務設施,在確保服務設施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積極拓展各項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公路服務能力。

5、堅持從嚴執法,切實加強公路管理保護。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重點整治超限超載、超速等違法行為以及機動車脫落、揚撒等現象,嚴厲打擊各類涉路違法犯罪行為,有力維護道路交通秩序。增加科技投入,運用科技手段加強對公路執法和保護的力度。

6、大力實施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切實改善公路通行環境。進一步加大對公路路域范圍內違章建筑、集貿市場、路邊道口綠化、垃圾雜物等違法侵路占路現象的整治清理力度,不斷優化和改善公路路域環境,確保公路安全暢通。

7、完善措施手段,加大公路揚塵治理力度。明確各級職責,多方協調配合,做好高速公路、普通國省干線、區鎮公路以及區道路的路域保潔工作。加強公路路域揚塵監測設施的規劃、設置、維護、數據提取及統計工作,加大公路揚塵污染源的調查執法和監管力度,確保治理成效。

8、提升公路綠化水平,打造綠色生態廊道。按照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要求,以建設生態路、景觀路為目標,不斷改善、更新現有林帶,精選優良品種,提升綠化檔次,力爭將公路打造成景色宜人、舒適暢通的綠色長廊。

(三)路長職責

鎮鎮級總路長由鎮政府主要領導擔任。鎮區域內每條鎮道分別明確一名科級領導擔任路長,主要職責是負責轄區內鎮道管養等工作。

村級路路長由建制村主任擔任。主要職責是負責本村道路管養工作。

二、工作內容

(一)清理違章建筑物

凡公路建筑控制區范圍內(即從公路用地外緣起向外,高速公路不少于30米,國道不少于20米,省道不少于15米,縣道不少于10米)的違法建設、違章搭建和廢棄的建筑物、地面構筑物、橋下違法建筑等全面拆除;對沿線的砂石等建材市場廢舊回收點等有礙觀瞻的經營場所進行遷移或遮擋;對沿線的破舊建筑進行拆除。

(二)取締公路集貿市場

取締公路集貿市場及沿線違規經營場所,實現退路進場退路進廳,規范正常經營活動。根據轄區內集貿市場個數,可采取撤銷、合并等方式,合理規劃出集貿市場經營場所,新建集貿市場不得妨礙道路交通;拆除沿線違規廣告標牌。

(三)整治交通秩序

整治出村平交路口,減少村直通國道、省道、縣道出入口,原則上一個村通向公路的平交路ロ只保留一個,平交道口硬化至少達到100米深度;對道路的警示樁和標志牌進行維護和維修;加強道路執法,嚴查超限超載,杜絕“拋灑滴漏”情形發生。

(四)提升綠化標準

結合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統一綠化范圍,國道、省道每側路肩綠化寬度不少于5米,縣道每側路肩綠化寬度不少于3米,高速公路邊溝外每側綠化帶不低于200米,普通國道、省道干線邊溝外每側綠化帶不低于50米,縣道邊溝外每側綠化帶不低于5米。統一綠化標準,每條道路要堅持縱向統一與橫向多樣相結合,本土樹種與景觀樹種相結合;路肩綠化植樹至少四行,兩行喬木林,兩行灌木林,堅持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錯落有致、色彩豐富設計原則,通過喬木灌木、花卉等合理搭配,形成高中低層次感強、姿態優美的綠化景觀;路邊溝以外的綠化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原則上全部進行土地流轉,在保障生態景觀前提下,突出經濟效益,突出規模化經營,宜林則林、宜苗則苗、宜果則果,發展路邊林業產業,可以選擇經濟林模式、苗圃基地模式、營造林模式等,同一模式順路方向應有一定規模道路交叉口的綠化,考慮駕駛員安全視距的要求,合理搭配栽植0.8米以下的低矮灌木、地被植物等。高速公路隔離網以內的綠化由各高速公路運營單位負責。

(五)完善安防設施

完善國道、省道、縣道各類標志標線、護欄、警示誘導設施,封堵中央及路側護欄不規范開口。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鎮“路長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鎮“路長制”工作的組織領導、督導檢查和綜合考核;負責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重大事項,制定工作措施,并負責組織實施。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工作。

(二)形成工作合力。加強上下、橫向溝通聯系,形成相關部門協調機制,密切配合,強化組織指導和監督檢查,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各級各部門要建立健全人員投入和資金投入相結合的工作保障機制,健全路長監管體系,切實推進“路長制”工作扎實開展。

(三)全面宣傳發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互聯網、新媒體等方式,加大宣傳度,營造人人參與護路愛路的良好氛圍,及時報道管理成效,介紹推廣經驗,提高“路長制”管理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努力創造良好工作環境。

(四)嚴格督導考核。將“路長制”執行情況列入年度綜合考核目標體系。“路長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制定《鎮“路長制”考核辦法》,并采用定期考核、日常抽查和社會監督等方式,督促路長和各責任單位切實履行管理職責,提高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