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學習讀書會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08 08:56:00

導語:理論學習讀書會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理論學習讀書會交流材料

一、舉辦讀書會的目的意義及收獲

按照讀書會活動安排,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認真組織本處干部參加集中學習和自學,注意自己帶頭學習和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系統地學習了資料匯編中的相關文章,做到通讀與精讀相結合,讀書與作筆記相結合,面上學習與寫心得體會相結合。通過學習,使我對新時期黨員的先進性的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大力發(fā)展高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對我院“xxxxxx”的工作思路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參加學習的態(tài)度進一步端正。本次理論讀書會內容十分豐富,組織也很嚴密,教育活動要達到的目標特別明確,通過系統的學習討論,全處黨員干部加深了對中央文件精神的理解力,認識到在高職教育大發(fā)展,學院面臨激烈競爭、不進則退的的時刻,組織本次讀書會統一思想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刻不容緩的,從而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自覺把發(fā)展意識擺上重要位置,做到思想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推動處室工作扎實深入開展。

二、在認真學習的同時,對照自己平時的實際工作及思想動態(tài),認真查擺了在思想作風、工作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對其成因以及危害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以期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目的。

一是理論學習不主動,自覺性不高。由于處室工作較忙,行政事務比較繁雜,不能自覺主動抽時間靜下心來學習,利用工作空閑和業(yè)余時間學習也比較少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全國公務員共同的天地!。經常是上級要求學什么就學什么,與工作關系密切的多學,與工作關系不大的少學,常常是需要什么學什么,急用什么學什么,缺少對現代教育理論和高職教育理論等業(yè)務知識的全面、系統學習。

二是工作作風不夠扎實,有時存在急于求成的情緒。如對有的工作尤其是突擊性的工作,有時首先想到的是怎樣盡快完成,而不是怎樣做到最好,導致工作缺乏通盤考慮和大局意識,影響工作效果。工作中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思想樹立得不牢固,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創(chuàng)新性不夠。

三是處室的服務意識有待加強。有些在實際工作中還沒有正確處理好教學管理與服務教學的關系;沒有把為教學服務看作是管理的重要內容。在為教學服務的主觀能動性上還有差距。甚至只是被動的去解決師生提出來的問題。

三、以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為宗旨,贏得各部門的認識為標準;以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為重點,規(guī)范日常工作管理為手段,經進一步突出重點工作為關鍵點,把教學管理工作干好、干實、干出成效為最終目標,這是我處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今后努力方向

一是要加強學習。針對理論學習自覺性不強,學習不深入,以干代學的現狀,我們決定要從學院發(fā)展的高度來認識加強政治學習,理論學習,各項管理制度學習的重要性、迫切性。制定學習計劃。要學好高校管理理論和教育理論;學習好、運用好、執(zhí)行好學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統一思想認識,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是要加強職工隊伍自身建設,轉變工作作風。我們要求全處職工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管理能力和業(yè)務水平。要牢記“責任”二字,要清楚自己的責任是為教師、學生和教學服務的,服務意識要深入人心,繼續(xù)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實行首問負責制。全體職工要進課堂、深入科室,率先垂范、廉潔自律,不斷端正服務態(tài)度,增強服務意識,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多聽師生意見。人人都要成為戰(zhàn)斗力強、創(chuàng)造力豐富、善打硬仗的業(yè)務尖子。

三是找準座標,強化制度建設。制定完善與學分制相適應的各種配套制度,把學分制管理制度化、規(guī)范化;把《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具體化,制定《教學儀器設備利用率統計標準》,做好2006年新進教學儀器設備利用率的統計工作;做好實驗室、實訓室開放的調研工作,制定實施方案,時機成熟時進行試點。

四、促進教學建設,體現創(chuàng)新性。進一步深化課程體系、教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面修訂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體現創(chuàng)新性,增強教學的科學性、針對性、規(guī)律性和有效性。各專業(yè)教學計劃的制訂,要在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規(guī)格上進行準確定位;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學時、學分上進行合理調整,突出"以人為本",讓學生有自由發(fā)展的空間;通過開設反映學科前沿具有前瞻性的新課程和豐富多樣的選修課程,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是要加強質量監(jiān)控,體現過程性。完善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根據教學工作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系教學工作評價方案,每學期都要對各系、部教學工作進行全面考核,并在績效工資、經費投入上給予必要的限制。完善教師聽課制度、教學督導制度、學生評教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畢業(yè)生跟蹤調查制度等一系列教學質量監(jiān)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