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黨內腐敗現象的表現及產生的原因

時間:2022-07-31 01:10:00

導語:淺談黨內腐敗現象的表現及產生的原因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黨內腐敗現象表現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黨員干部思想作風建設方面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不少干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問題還相當嚴重。我認為從當前黨員干部身上暴露出的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1、“腦懶了”。一些黨員干部,對黨的理論、黨的方針、政策學習不感興趣,鉆不進去。組織學習卻強調自己工作忙,難以脫身,回避參加。即使有參加亦只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這只耳朵進,那只耳朵出。同時在平時娛樂過多,自學太少,不善于動腦筋思考問題,又懶于向他人學習,借鑒人家經驗。思想方法片面,工作方法簡單,缺乏辯證邏輯思維能力。

2、“手長了”。一些干部熱衷于管人和管錢,對人權,財權很感興趣,不屬于分管的,也千方百計插手伸進去抓,把個人的話代替組織決定,人事問題自己說了算,任人唯親,拉幫結伙,互相利用。私人之間的關系高于組織原則,處理問題不講黨性,搞所謂的“黨的事要辦,哥們的事也得辦。黨的事可以不辦,哥們的事不能不辦”。在財務方面許多款項支出不經集體商量亂審批,經常搞獨斷專權主義,甚至有個別干部還弄虛作假,從中牟利,貪污、受賄、受禮、假公濟私等。

3、“腳短了”。作風不夠深入,聯系群眾較少,群眾觀念談薄,很少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和抓典型,以典型引路。有些干部沒有問題不下去,出了問題怕不去。好象滾在群眾之中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顯不出自己是什么官。下去了,也只是通個信,傳幾句話,只當通訊員、施號員、不當服務員。

4、“喉粗了”。少數黨員干部不善于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方法簡單,出現較率決策多,調查研究少,強迫命令多、疏導教育少。在處理各項工作中,很少做過細思想工作,待人態度“粗、冷、硬、橫”仍有存在。

5、“嘴饞了”。一些干部接待客人陪著吃,大會小會混著吃,檢查評比輪流吃,外出參觀跑著吃,下鄉調研蹲著吃。正因為用的公款,那些名牌酒樓迎其所好,生意興隆。這樣的吃喝,真叫人心痛!

6、“心軟了”。俗話講: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心款。由于平時手變的超乎尋常的長,隨便拿人家的東西;嘴常碰在人家的盆邊,隨便吃人家的酒菜。于是耳對不同意見聽不進;心裝的“公”字少了,“私”字多了。請吃送禮的人大多是有一定目的,許多干部步入酒地,手入物堆,越陷越深,不能自撥,只得背離原則,不該講的話也講了,不該辦的事也辦了。

以上六個方面足以說明腐敗的表現及危害。那么,為什么會產生腐敗呢?

腐敗現象,源遠流長。漫長的封建社會,官吏之貪污、受賄乃家常便飯。舊中國腐敗之甚,連都驚嘆:國民黨及其軍隊敗之于內部的腐化和墮落。如果說,剝削階級及其統治集團的腐敗及其階級本性所決定,那么為何今天在我們共產黨的干部隊伍里還一定程度存在著腐敗現象呢?通過考察表明原因是極其復雜的,歸納起來有如下因素:

(一)是黨內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一些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出“一手硬,一手軟”的狀況,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緊,政工隊伍無人問津。許多黨員干部,特別是年輕的黨員干部,由于一段時期來,很少對他們進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致使許多干部產生了“淡化黨風意識”,“淡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錯誤觀念,對馬列主義學習不感興趣,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知之不多、不求甚解。由此導致理論水平、政策水平低下,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只是采取簡單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所以這些干部自身素質偏低,容易產生腐敗現象。

(二)是個別干部以權謀私欲望膨脹。在歷史大變革時期一些黨員干部忘掉了黨的理想、宗旨,將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謀私利的工具,經受不住金錢的誘惑,使個別人滋生了“有權不用,過期作廢”,“不撈白不撈”的病態心理。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視為私有財產。特別是改革開放的今天,一些干部把商品交換關系同權力相結合,進行權錢交易,使權力商品化。這是新形勢下黨內腐敗現象的一個突出特征,也是消除腐敗現象的難點所在,這種腐敗行為都發生在掌握一定權力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身上,它的危害大,影響大。在處理上,由于他們往往以“合法”手段或者他們的“權力”起作用,難以發現,難以查清,難以處理??傊?,這種腐敗分子,有的鉆改革開放的空子,搞以權謀私;有的內外勾結,拉出去,打進來,貪污受賄,出賣國家利益;也有的利用職權直接敲詐勒索;還有的制造合法名義,化大公為小公,化公為私等等。

(三)是認識上的偏差。有的干部認為,當前黨群關系緊張是某些政策失誤造成的,與干部作風關系不大。我們的一些干部認為身在基層,天天與群眾打交道,不存在脫離群眾的問題,改進作風是上級機關的事,把自己劃在“圈外”;而上級機關干部則認為與群眾打交道是基層干部的事,自己是一條指揮棒,“身入”群眾,就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顯不出自己的威風來。

(四)是管理監督機制不健全。隨著改革的深化,監督機制還不夠完善。黨內一些心術不正的人就利用改革過程的空隙和薄弱環節,乘機鉆空,違法亂紀,謀取私利。

(五)是在選撥使用干部上的失誤。近年來,黨委,組織部門考察、提拔干部時出現重才輕德的傾向,甚至唯親而任,導致一些不法分子走上領導崗位。就在這些人身上出現腐敗現象。

在當今改革開放和反腐倡廉的關鍵時刻:一方面要求共產黨員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大潮;另一方面要增強抵御腐朽思想侵蝕和影響的能力。這就要樹立長期作戰思想,強化專門機構,糾正黨內不正之風,防止消極腐敗現象的產生和蔓延應采取如下措施和方法:

(一)要強化教育,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干部的免疫力。

反對腐敗,保持黨和政府機關干部的廉潔,必須從思想教育入手。根據實際,分層次,多形式對廣大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消除模糊認識。要把黨的理想宗旨教育,方針、政策教育,法律教育等作為經常性教育的內容,不斷提高我們干部拒腐能力,使大家真正把“為政清廉”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我認為此必須抓好四項:首先是黨的領導干部要依法倡廉,嚴格要求自己,做出表率。這并不是說腐敗現象都發生在領導層,而是領導干部影響大,群眾往往把眼睛盯在領導干部身上。所以領導干部應該帶頭執行黨紀國法,及時向群眾亮相,接受群眾監督。其次要與學習理論相結合。要組織引導干部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關于權力觀的論述。兩袖清風做官,一心一意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再次是要與宣傳表揚正面典型相結合,大力宣傳表彰在改革開放反腐斗爭中涌現出來的廉潔清政,克己奉公,敢于同一切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的先進模范人物,樹立“講廉潔、講理想、講奉獻”的新風尚。比如任長霞等同志的先進事跡、催人淚下、令人振奮,使我們增強了改革開放反腐倡廉的信心。第四是與剖析典型案例處理重大違紀案件相結合,使大家從王懷忠的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訓,引以為鑒。

(二)要加強紀檢,監察工作,嚴肅黨紀政紀,抓好執紀查案工作。

查處案件工作要突出重點,對領導干部的違法亂紀案件一定要認真嚴肅地查處,決不姑息遷就。對群眾反映強烈,尤其是對那些貪污受賄,權錢交易、以權謀私,敲詐勒索以及嚴重官僚主義玩忽職守,失職瀆職,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的案件,應從快從重,嚴懲不貸。

(三)完善制度,加強監督筑起反腐的堅強防線。

正如鄧小平同志早就指出的:“要有群眾監督制度,讓群眾和黨員監督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凡是搞特權,特殊化,經過批評教育不改的,人民就有權依法進行檢舉、控告、彈劾、撤換、罷免,要求他們在經濟上退賠,并使他們受到法律、紀律處分。”對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建立健全“兩公開一監督”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監督制度,采用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辦法。對那些掌管人、財、物的實權部門及其關鍵崗位和行業重點部位要大力加強行業廉政建設和職業道德教育,并實行必要的權力分解和制約措施,把審定權和批準權,決策和執行,承辦和監督分離開來,互相制約,真正做到公開辦事程序和結果,接受群眾監督,在制度上堵塞漏洞,防微杜潮,規范行為,端正作風。

(四)把好黨員進口和干部選拔關

所謂把好黨員進口關就是在組織建設上,要突出思想上入黨,搞好積極分子入黨前的考察培養,把好新黨員發展“進口”關,保證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至于把好干部選拔關,特別是手中有實權的組織干部,黨政一把手,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黨的威信,在相當范圍內,群眾把他們看成黨的化身。干部選拔不好,就根本無法把廉政搞好。所以考察干部必須按照標準和德才兼備的原則,讓真正忠于馬克思主義忠于黨的事業,能切實為人民掌權,對人民負責的人上來,讓心術不正,只想當官,不干事業的人下去。降格以求,結果只能事與愿違。

總之,只有增強黨性,才能懲治腐??;只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才能提高政治素質;只有端正黨風,從嚴治黨才能反腐倡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