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管轄權交流
時間:2022-01-16 10:30:00
導語:刑事管轄權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卷煙打假破網工作如火如荼開展,尤其在涉煙網絡案件的辦理過程中,常常會出現刑事案件管轄權之爭。往往一些案件,當地煙草、公安機關聯合組成的專案組在案件即將取得重大突破的時候,因為對部分犯罪嫌疑人不具備管轄權而不得不移交有管轄權的機關辦理,而接受移交的辦案機關因為信息不暢、重視不夠等一系列原因。最終導致案件的深入偵破舉步維艱,給打擊制售假煙網絡工作增添難度,形成瓶頸。筆者結合近年來接觸的我市公安機關辦理的幾起涉煙案件,進行了一些深入思考。
一、目前涉煙刑事犯罪案件的特點
國家局、省局提出卷煙打假工作的重點是破獲網絡案件以來,全國各地陸續破獲一些大、要案件,案件的顯著特點是形成涉煙犯罪團伙,案值高、涉及地域范圍廣,抓獲或判刑的煙販動輒十幾人甚至數十人。這是由制售假煙類案件的特點決定的。眾所周知,市場上的任何一條假煙,并非空穴來風,而是背后有一個制售假煙網絡在支撐。不法煙販為了降低成本,分散風險,彼此勾結形成網絡化、集團化,他們從購買機器設備、建造租賃廠房、采購生產原輔材料、組織生產、運輸、儲存、分銷等各個環節分工負責,各司其職,在分銷環節總的供貨商,直接從上線接貨,然后分銷給各地的大煙販,再由各地煙販向市場周邊的零售店或假煙販銷售,最終使得假煙滲透到市場的各個角落,最終到達消費者手中。這就意味著,僅靠少數人是無法完成一系列的制售假工作的。
由于煙草專賣品是嚴格執行國家專賣專營的特殊商品,其生產、運輸、銷售、倉儲都要經過國家嚴格審批,禁止未取得許可而擅自經營。所以其參與生產、運輸、銷售、倉儲的各環節中的煙販一旦涉案金額達到足夠數量,就有可能觸犯《刑法》的規定。涉煙犯罪往往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假冒注冊商標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銷售非法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等罪名。在現在物流發達,交流便利的人、財、物大流通的時代,涉煙網絡中的人員,往往涉及多個省市及地區。那么,這就必然涉及到,是否某個地方的公安機關在查獲非法卷煙后,就對涉及到的整個網絡案件具有當然的管轄權呢?是否一地的公安機關掌握了案件線索后就可以當然的到各地抓捕涉案人員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涉及到刑事犯罪案件的管轄權問題。
二、關于涉煙刑事案件中的管轄權問題
管轄權問題,是司法、行政實踐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我國法律及其他的程序法律之所以對管轄權進行嚴格的規定,其主要目的就是為合理配置司法資源,便于相關案件及時偵辦和審理,明確司法機關職權分配,避免在案件中濫用管轄權而出現爭搶管轄權或一起案件無人愿意管轄的情況發生。尤其是刑事案件,因為涉及到嫌疑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更是必須嚴格遵守管轄權規定,不能輕易違反,否則就會嚴重干擾司法程序正常運行,有可能出現司法權過度擴張的不利局面。違反法定程序也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有時,不遵守管轄權規定,會從根本上動搖案件的事實根據和基礎。試想,如果司法機關所偵辦案件根本無權管轄,其偵辦事實再清楚、證據再確鑿,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輕易被推翻。
刑事訴訟中的管轄,其實是司法機關在受理刑事案件方面的權限劃分,一般分為職能管轄、地域管轄、級別管轄,另外還有協商管轄、指定管轄和專門管轄。
涉煙犯罪案件涉及到的罪名全部是由公安機關行使職能管轄權,即可以立案偵查,偵查完畢后在掌握足夠的犯罪事實和證據后,移送其對應的檢察院審查起訴,然后經過法院的審理后依法判決。級別管轄是指一起刑事案件,是由哪一個級別的公安機關偵查、有哪一個級別的法院審判的管轄問題。在涉煙刑事犯罪案件中,除非是全國、全省性的重特大案件,基本上都是由縣(區)一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對于職能管轄和級別管轄,一般沒有爭議。本文探討的主要針對在地域管轄方面,這也是目前卷煙打假破網工作必須面對的經常會有爭議的一個法律問題。
根據現行《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以及《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五條規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可見,地域管轄方面是以犯罪地為主,被告人居住地為輔的原則。按照法學界公認的解釋,犯罪地是指包括犯罪預備地、犯罪行為發生地、實施地、犯罪結果發生地、銷贓地等與犯罪活動有關的一切場所。
很多涉煙案件,尤其是網絡案件,往往犯罪行為發生地、實施地、結果發生地涉及多個地點,就可能出現幾個地方的公安機關都享有管轄權的問題。對于此種情況,按照《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六條和第十七條規定,一般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機關管轄,也可以由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機關管轄,還可以由有關公安機關協商確定管轄。
20*年下半年,筆者所在的淮安市煙草局稽查支隊配合淮安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成功破獲了公安部掛牌督辦的“7·18”龔某特大銷售假煙網絡案件。該網絡中福建云霄人龔某,自2005年起從當地的生產商或銷售商手中大批量購進假煙,銷售到江蘇淮安、福建莆田、南平、福州、新疆烏魯木齊等三省(區)五市的眾多下線,涉案金額高達1200余萬元。全案已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龔某及其下線共51人,其中,淮安市抓獲21人,福建莆田市抓獲27人,新疆烏魯木齊市抓獲3人。
主犯龔某銷售給淮安市的煙販王某、朱某、錢某、陳某等人,王某等人又轉手分銷給多名下線。對于王某、朱某、錢某、陳某等人和他們的下線,因其銷售假煙的犯罪地在淮安,戶籍又在淮安,所以,淮安市公安局對于淮安的這些嫌疑人享有當然的管轄權,最終偵辦完結后移送其主要犯罪結果地淮陰區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因為龔某銷售假煙到淮安和莆田等地,淮安市公安局和莆田市公安局應該說對龔某都有管轄權,龔某先后被淮安市公安局和福建省莆田市公安局刑拘上網追逃,但由于淮安市公安局先立案偵查,最終因為龔某在云霄被淮安警方抓獲,而被押解回淮安審判。(龔某已被淮陰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三百萬元。)而龔某的其他下線,如福建莆田的柯某、林某、何某以及新疆烏魯木齊的周某等人,因其犯罪行為實施地和結果發生地都在當地,所以均由當地司法機關處理。莆田警方先后三次來淮安提審龔某,以調查確認其在莆田的下線的犯罪事實。同樣,淮安警方也兩次到莆田提審龔某在莆田被抓獲的下線,以調查確認龔某的犯罪事實。如果龔某是被莆田警方抓獲的,兩地警方的工作重點就要調過來了。
為什么涉煙刑事案件要研究管轄權問題呢,因為,管轄權往往會成為制約網絡案件偵辦的瓶頸,直接關系到案件辦理成功與否。
1、是經營案件的需要。發現案件線索后,需要對銷售上線及分銷點下線進行查證,甚至包括購買原料、生產等環節,逐漸形成網絡,以達到徹底摧毀制售假煙犯罪團伙的目的。如盱眙縣公安局偵破的“3·20”假煙網絡案件,從2條調包的假煙抓獲了6名調包的犯罪分子,經過順藤摸瓜,又一舉查出位于上海、浙江等地的犯罪團伙,并從常熟一倉庫中查獲案值33萬多元的假冒卷煙及涉案人員,同時還確定了位于云霄的吳某,且獲知有生產基地,涉案金額達500萬元。但是,正當盱眙縣公安局向該縣檢察院提請批準逮捕時,該縣檢察院認為,由于犯罪嫌疑人主要犯罪行為地不在盱眙,只是少部分人員的調包行為發生在盱眙,由盱眙縣公安局行使管轄權較為牽強。就在案件因管轄權的爭議面臨擱淺的境地時,盱眙縣煙草局積極主動,專程向市煙草局、省煙草局匯報案情,由于該案的典型性,得到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最終協調省公安廳批示指定由盱眙縣公安局對該案行使管轄權,涉案人員順利批捕,為全案的偵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案另7名下線又被盱眙警方抓獲或投案自首。
2、是懲罰犯罪的需要。因為往往一些案件線索,移交當地公安機關,會因各方面復雜的利益關系等原因,導致案件被草草結案或包庇袒護行為的發生,不能給犯罪分子以致命打擊。如一些福建云霄地區的大煙販,由于仗著當地關系硬,有保護傘,有恃無恐的大肆進行制售假煙違法犯罪活動。他們之所以那么猖獗,往往因為當地某些部門的極少數人員,與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查處積極性不高,錯誤認為這是拉動當地經濟法發展的重要支柱,聽之任之,導致制售假煙活動屢打不絕、屢禁不止。
3、是擴大辦案成果的需要。有的辦案機關在接受了移交案件后,對深入挖掘案件線索,擴大打假成果工作積極性不高,疲于應付。由于犯罪分子非常狡猾,一旦延誤了最佳的抓捕、取證良機,就會給犯罪分子足夠的時間逃避偵查、毀滅證據、互相串供,給辦案帶來極大的阻力,導致大案辦小、小案判輕、抓了又放、辦辦停停,最后只有不了了之,放縱了違法犯罪分子。
所以,在涉煙案件的辦理中,我們既要研究法律精神,吃透管轄權的準確內涵,還要用好用足法律法規,積極獲得對案件的管轄權,爭取辦案中的主動。同時,要加強與煙草行業兄弟單位的積極溝通,精誠合作,主動提供涉案線索,幫助擴大打假戰果,徹底摧毀制售假煙網絡犯罪團伙,真正給予不法煙販致命打擊,維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
三、關于合理應用涉煙刑事案件管轄權規定的對策
如何正確準確地利用管轄權使得辦理涉煙刑事案件既符合法律的有關規定,又能順利地擴大經營網絡案件的成果,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筆者認為,要積極主動收集涉案線索,合法地擴大本部門管轄范圍,取得管轄權上的法律支撐;利用有力的案件情況,及時立案,排除其他機關管轄;爭取上級部門和司法機關的支持和認同,爭取主動權;對屬于其他地方管轄的案件,要積極協調,及時移交案件線索,加強協調溝通,定期通報辦案進展情況,爭取上級的重視與支持,擴大卷煙打假破網的成果。
(一)是積極爭取支持,協調指定管轄。
《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對管轄權有爭議或者情況特殊的刑事案件,可以由共同的上級公安機關指定管轄。所以,相關煙草部門查辦的案件線索,要及時向公安、檢察等司法機關通報,加強聯席會議制度,對涉煙刑事案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加強溝通協調,達成共識,爭取司法機關對偵辦煙草案件的支持和理解。對多個部門都有管轄權的案件,要配合公安機關爭取先予立案,優先取得管轄權,對于案件管轄權有爭議的,出現相互爭搶管轄權的情況,要及時匯報,積極協商,取得上級支持,指定管轄。
對于運輸假煙經過淮安被查獲的,煙草部門要配合公安機關積極與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協調,爭取管轄。目前,我市的法院對案件管轄作了有益的探索。如浙江縉云人林某、河北石家莊人周某、張某運輸價值31萬元的假煙途徑淮安時被查獲,林、周于20*年3月被我市淮陰區人民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各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16萬元,張于20*年4月被我市淮陰區人民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10萬元。
(二)是通過調查取證,確定具有管轄依據。
證據是刑事案件的生命。證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證明責任法律賦予了公安、檢察等國家司法機關,犯罪嫌疑人沒有自證其罪的義務。可見,司法機關必須掌握真實、足夠的證據,排除合理懷疑,才能最終使得犯罪分子認罪伏法,受到法律的制裁。這就需要辦案機關樹立正確的證據意識,將涉案有關的賬冊、通話記錄、托運單據等書證,和卷煙、物品等物證,卷煙檢測報告等鑒定結論及時收集、固定,對嫌疑人的供述和辯解及證人的證言也要及時采集、整理,這樣也便于確立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地與結果發生地,在取得行使案件管轄權方面獲得充分的證據。
(三)是形成打假合力,擴大辦案戰果。
煙草部門要樹立全省一盤棋的思想,協調聯動,互相配合,互通信息,線索,卷煙打假破網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單靠某個單位、某個部門遠遠不夠,要積極爭取兄弟單位的支持,并利用公安機關等部門形成卷煙打假合力,才能更好地擴大經營案件的成果。
如20*年10月21日,淮安市局聯合公安機關查獲一批案值54萬元的假煙后,經過詢問駕駛員得知,該車曾在泰州市卸掉一批假煙,專案組不顧連夜蹲點的疲憊,連夜奔赴泰州,在泰州煙草、公安部門的大力配合,成功在一個居民小區內,將已經裝上5輛三輪車的假煙全部截獲,又查獲32萬假煙,及時爭取了辦案的主動。同時,泰州市局高度重視,對案件及時調查了解,及時對卷煙作出鑒定,并在案發第三天就將所有假煙及相關涉案材料全部移交到淮安市局,雙方互相交流了案件情況,后來,泰州市局根據淮安移送的案件線索,繼續對馬某經營活動進行監控,終于在08年8月,成功查獲其從福建托運的一批假煙,涉案金額達100萬元。目前,該案淮安籍煙販已經有9人被判刑,在淮安當地公安機關管轄,泰州的馬某也由泰州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可以說,相關部門各司其職,雖然沒有由一個部門行使對所有犯罪嫌疑人的管轄權,但是相互配合、互通信息擴大了經營案件的成果。
總而言之,在涉煙犯罪案件中,管轄權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煙草部門要深入研究,加強溝通,多方協調,用好用足管轄權方面的法律法規,爭取對相關案件嫌疑人的管轄,在卷煙打假破網中占據主動權,不斷贏得卷煙打假工作中更加輝煌的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