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以人為本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27 06:06:00
導語:黨員以人為本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人為本,是我們獲得廣大群眾支持和擁護的執政資格所在,也是衡量一名領導干部政治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標尺。宗旨觀念增強了,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就有了正確的價值取向、不竭的發展動力和深厚的感情基礎。
增強宗旨觀念要堅持“以人為本”。同志曾指出,“以人為本”主要包括三層含義: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這次全會上,他又提出要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這是對共產黨人宗旨觀念的進一步闡發,也是“以人為本”在實踐中的具體化。
問政于民,就要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作主。每個領導干部都要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人民公仆,自己所擁有的指揮、調度、決策和組織實施等公共權力,本質上都是實現人民意志的工具。權力的行使要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遵守民主程序,接受民主監督,決不能反仆為主,把個人凌駕于群眾之上。
問需于民,就要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落到實處。同志說,越是在經濟困難的時候,越要高度關注民生,要多辦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的實事,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落到實處。在深化改革過程中,領導干部要統籌兼顧各方面的需要,加大政策力度,努力縮小地區差異和貧富差距,盡力滿足不同利益群體在穩定和發展方面的合理愿望。否則,就可能引發不同人群的不滿,或導致利益沖突,影響社會穩定。總之,在經濟多元化的今天,問需于民就是要努力滿足最大多數人的需要,真心實意地為最大多數人謀利益。
問計于民,就要虛心向群眾請教。事實證明,每當我們在發展上急功近利時,就很難得到群眾支持。因為群眾在當地生活工作了一輩子,哪些做法行得通,哪些行不通,怎樣做符合自己的利益,怎樣會損害自己的利益,他們最清楚,也最敏感。他們不僅可以看出你的做法對不對,還可以看出你這樣做的真實動機是什么。當然,有些新舉措本身沒有錯,但如果群眾不理解甚至有很深的誤解,我們也要反思工作是否在哪里粗糙了些?人們最擔心的是什么?能否拿出令人信服的對策和解釋?總之,當有的決策面對沉默的多數時,領導干部對自己打幾個問號是需要的。如果我們確實是心無雜念地為人民謀利益,就要把勇于創新與從善如流結合起來,把依靠群眾和教育群眾結合起來,把集中群眾智慧和調動群眾積極性、創造性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化危機為契機,為實現新的經濟騰飛打好基礎。
著力增強宗旨觀念,切實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感情問題很重要。因為感情決定態度,感情產生動力。如果領導干部對人民群眾充滿感情,就會自覺站在群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把工作做到群眾的關注點上,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就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真心為民、真情待民、真話對民。領導干部對群眾有感情,群眾就會把他當貼心人,有話對他說、有苦對他訴、有難向他講。反之,如果領導干部高高在上,對群眾態度冷漠,群眾也會對他離心離德。我們尤其要警惕個別領導干部的“兩面人”現象,決不能黨性不純、作風不正,言行不一、口惠而實不至,損害群眾對社會公正的信心,損害黨群干群關系。因此,增強宗旨觀念,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一致,前后一致。把宗旨觀念體現在人生追求上,表現在改進作風上,反映在密切聯系群眾上,落實到為群眾辦實事、求實效上。這是對我們是否增強了宗旨觀念的最實際的檢驗。
- 上一篇:組織內部沖突管理研究論文
- 下一篇:創業服務政策創新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