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培訓的調查與思考

時間:2022-06-17 04:59:00

導語:干部教育培訓的調查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教育培訓的調查與思考

面對新世紀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創新空前加快、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的嚴峻挑戰,如何去開展黨員干部大規模教育培訓工作,全面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水平、知識素養和創新能力,已顯得極為迫切。為了切實搞好大規模培訓黨員干部工作,今年以來,筆者通過親身參與*鎮黨員干部培訓學校及各種培訓班的組織實施,采取召開農村廣大黨員干部、專業戶、企事業單位管理者及工人等的座談及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針對培訓工作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進行了專題討論。

一、基本情況

*鎮轄11個村,5.3萬人口,有基層黨組織35個,1400多名黨員,是一個農業大鎮。近年來,*鎮把深入開展科技素質培訓,著實提高基層黨員干部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本領作為實現“富民強鎮、快速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創新為動力,在務求實效上下功夫,取得了明顯效果。

一是建立健全了獎懲、考評機制。通過開展“雙帶”致富工程,明確村書記、黨員干部在“雙帶”中的目標任務,建立了一系列激勵機制,大力表彰一批在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并把有沒有科技知識、致富技能作為發展黨員、選拔后備干部的一個重要條件,從而推動了農村黨員干部和優秀青年學習實用技術。

二是宣傳典型,培植示范大戶。近年來,*鎮先后樹起了“茶葉大王”嚴景萬、特水養殖大戶魏建宏、糧油加工大戶沈傳健等一批依靠科學技術發家致富的典型,同時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在全鎮乃至更大范圍內進行廣泛宣傳。通過宣傳,激發農村黨員干部科技致富的積極性。

三是以鎮黨校為重點,聯合婦聯、勞動保障部門和經管站等部門,立足實際,著眼實用,以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為突破口,扎實開展實用技術和現代市場經濟知識培訓,大力加強基層黨員干部培訓。20*年培訓1200多人次,轉移勞動力年2250人,并率先建立了首家縣外培訓基地。

二、存在的問題

在培訓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該鎮的黨員干部普遍存在著三個突出的特點:一是學歷層次不高。大學以上學歷18人,專科99人,中專62人,高中315人,初中以下934人,分別占總數的1.2%、6.9%、4.3%、22%和65.6%。二是缺乏專業技術技能。絕大多數黨員干部都是在家務農或從事粗加工和粗養殖等,沒有專業技術,無法從事精加工、精養殖等,從而沒能迅速擴大規模和最有效地增加經濟效益。三是外出務工者的年齡普遍較輕,自我保護意識較差。由于年輕,社會閱歷較淺,知識面不廣,看問題往往較為偏激,容易在受到刺激時,發生過火行為。面對企業隨意辭退、克扣或拖欠工資、延長工時和經常性加班作業等現象,均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

同時,筆者還注意到,目前該鎮的教育培訓模式與新形勢下的實際需要已存在了很多不適應,主要突出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培訓面過窄,培訓的對象往往側重村兩委干部和想外出務工的村民,一些種養殖大戶、企業管理者和其他一些對象受培訓機會幾乎沒有,導致培訓面存在著較大的空白點。二是培訓內容和方法不夠科學。基層黨員干部迫近需要的是農村政策、法律、法規、市場經濟知識、領導科學和實用技術,而企業管理者中的黨員干部則需要企業管理、經營、發展等方面的知識,而目前培訓的內容則都不能充分滿足他們的需求。三是培訓組織散亂。該鎮的培訓基本上是各自為陣,經常出現重復培訓同一課題現象,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四是沒有明確的素質標準。培訓只顧一時之急,而沒有長遠的發展思路和培訓標準。五是教育培訓陣地薄弱。目前,以*鎮為代表的基層鄉鎮,教育培訓陣地主要是以鎮黨校為主,鎮政府相關部門為輔,聯合開展一些教育,而處于農村最基層的教育培訓基地則基本處于不運轉狀態,一些專業培訓基地則更是少之又少,培訓承載能力低下。

三、對策建議

要提高黨員干部培訓的效益,使教育培訓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就必須在總結傳統培訓工作的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盡快建立和完善大規模教育培訓新機制。

1、創新工作理念。開展教育培訓要從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高度,從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發展的需要上,來認識開展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全面貫徹和實踐“*”重要思想為主旨,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理念,樹立戰略意識,尤其要注重提高干部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不斷把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引向深入。

2、創新培訓方式。培訓方式,是實施大教育大培訓的關鍵環節,只有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深化培訓方式的改革,不斷創新教育內容、豐富教學手段,拓展培訓渠道,切實增強培訓的前導性、時代性和開放性,才能構建起大教育、大培訓的工作格局。一是培訓內容要以需求為前提,并建立基礎理論培訓教材體系。二是培訓對象側重以培訓各類干部為目標,建立專業學科體系,使每一層次、每一類別的干部都能夠得到培訓,都能學習到應學的知識,并突出做好急需的高層次領導人才的培養工作,建立定向培訓的課程體系。針對培訓實際,要積極引進和探索現代培訓模式,大力推廣現代培訓技術,增強教學形式感染力,進而達到提高培訓效果的目的。三是要拓寬培訓渠道,在充分發揮黨校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要借助其他培訓機構,同時大量建立培訓基地,并盡量拓寬域外培訓渠道,尤其是要在合作交流中培訓干部,如抓住與沿海發達地區在經濟、教育等社會事業合作與交流的機會,組織事業單位負責人和企業家通過掛職、互派等方式培訓專業技術人才和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從而建立一個開放型的教育培訓基地網絡,大幅度提高培訓質量的有效途徑。

3、創新工作機制。形成大教育大培訓局面,需要全社會關心,需要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并投入必要的財力、人力、物力,給予大力支持。因此要建立和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保證大教育大培訓健康有序地開展。一是要完善長效責任機制,建立領導抓教育培訓的責任機制和職能部門責任制等,從而形成整體合力,保證大規模教育培訓工作常抓不懈。二是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實行干部在職學習學時學分制,調動廣大干部參加教育培訓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計劃調訓制,做到統籌安排,早作準備,取得實效。堅持獎懲制度,進而在廣大干部中形成講學習、求進步、爭培訓的良好氛圍。三是完善投入保障機制,樹立干部教育培訓投入是高效投入的觀念,實現干部教育培訓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