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規范稅收執法工作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08 11:11:00

導語:市規范稅收執法工作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規范稅收執法工作交流材料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創新理念,全面提高稅務人員的執法水平;創新制度,建立規范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創新管理,不斷提高稅源監控管理水平;創新服務,營造公正和諧的征納關系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為了克服執法軟化和濫用權力等執法中的問題,該局首先從解決干部的觀念和認識問題入手,采取邀請法律專家授課、舉辦法制講座等形式,相繼開展了以法治、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法制教育,引導廣大國稅干部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規范執法行為需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化稅收管理體制、組織稅收收入,保障國家財政來源是稅收工作的基礎、提供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是規范稅收執法的重要內容等,具體材料請詳見:

市國稅局在推進依法治稅工作中,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提高了干部職工的執法素質和辦事效率,促進了國稅部門的執法規范。該局先后獲得"全國稅務系統先進集體""**省國稅系統文明建設先進局""**省級文明單位""泰安市級文明單位"等65項市縣級以上榮譽,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

一、創新理念,全面提高稅務人員的執法水平

正確的執法理念是依法治稅的先導。為了克服執法軟化和濫用權力等執法中的問題,該局首先從解決干部的觀念和認識問題入手,采取邀請法律專家授課、舉辦法制講座等形式,相繼開展了以法治、規范為主要內容的法制教育,引導廣大國稅干部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使全體干部職工全面地理解依法治稅的精神實質,自覺按照新征管法的要求糾正執法觀念上的偏差,自覺按照征管法要求約束自己的行為,實現了從"人治理念"向"法治理念"的轉變。其次,加大了培訓力度。先后投資20多萬元,建立了計算機培訓中心,建立了網上課堂和網上考試系統,采取崗位培訓、理論培訓和綜合培訓等多種形式,舉辦了32期新《征管法》《行政許可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業務培訓和考試,累計培訓780多人次,使干部職工的業務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在泰安市局組織的全市國稅系統征管法業務考試中,該局取得了團體第一的好成績,有四名同志進入了前十名,一名同志名列第一。其三,先后在全局開展了"十佳征管能手""文明辦稅服務廳""文明辦稅服務標兵""優秀稅收管理員"等各種形式的評先樹優活動,激勵干部職工的爭先創優意識,使他們逐步摒棄了過去那種權力本位的腐朽觀念和因循守舊的思維方式,正確認識自己手中的權力,強化了依法行政、依法治稅的觀念。

二、創新制度,建立規范的內部監督制約機制

規范執法行為需要不斷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現代化稅收管理體制。為此,該局通過深化改革和重組整合稅收征管業務,構建起了"集中征收、分類管理、一級稽查"的現代化稅收征管格局。一是規范了機構設置。按照征管法的要求,改變了原先基層分局稅收執法"征、管、查"全職能配置,剝離基層單位的稽查權,轉由市一級直屬專業機構專職負責。同時建立了重大案件審理制度,對重大涉稅案件進行集體審理定案。使"征、管、查"由機構內分離轉為機構間分離,各職權機構各司其職,相對獨立,又互相聯系,互相促進,實現了稅收執法分權制約與運轉高效的有機結合。二是規范了崗位設置。根據法律、法規和稅收征管的要求,兼顧執法實體與執法程序,區分不同責任人,科學地設置了崗位。并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責、目標和工作規程,逐條制定了相應的執法責任,構筑起高效有序的崗責體系。三是健全了責任追究機制。制定了《**市國稅局稅收行政執法責任制考核及過錯追究辦法》,健全對稅收執法行為的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制約,對每個崗位、每名人員具體行為實施了全方位、全過程的有效監控。每年組織各分局分管局長和有關科室開展兩次以上執法監察和執法檢查活動,先后自查出稅收執法和管理中存在的5類問題,并深入分析了出現問題的6個方面成因,進行了認真整改。四是實施了陽光國稅工程。將每個崗位的職責和各種涉稅事項的辦事程序、時限和要求,在辦稅服務廳內和各種媒體上進行了廣泛公開,對日常行政管理和稅收稽查工作全部實行陽光作業。并通過設立舉報箱、監督電話、聘請特邀監察員等各種途徑,暢通監督渠道,自覺接受納稅人和社會各界對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監督,促進了執法行為的規范。

三、創新管理,不斷提高稅源監控管理水平

組織稅收收入,保障國家財政來源是稅收工作的基礎。只有不斷提高稅收源泉控管水平,才是規范稅收執法的目的所在。該局首先加大了科技投入,提高稅收信息化水平。先后應用了幾十項稅收管理的應用軟件,加強了與社會化信息網絡建設,形成與財政、工商、地稅、銀行等相關部門的電子信息交換和共享,建立起了以計算機為依托的征管信息管理平臺,形成了機器管人的工作機制,提高了全局稅源控管水平。自2001年到現在,全局沒有出現新的欠稅,真正做到了應收盡收。去年,他們又自行開發研制了《**市國稅局普通發票監控管理系統》,截至目前,全局共采集發票存根聯15萬份、發票聯4千份,完成普通發票稽核比對3602份,共計查補稅款33萬元,罰款12萬元。在泰安市國稅系統率先探索了強化普通發票管理的新路子。其次,深入探索,提高稅源精細化管理水平。開展了加油站、煤炭運銷、精細化工、起重機械等不同行業的納稅評估工作,共計評估監控企業454戶,監控評估稅款1015萬元;評估重點對象38戶,評估稅款685萬元,查補稅款156萬元,增值稅納稅調整135萬元,所得稅納稅調整262萬元,加收滯納金5.1萬元;在全省率先查處無密紋專用發票1074份,查補稅款127萬元;全局控管的個體業戶有起征點調整后的299戶增加到699戶,月增稅款近10萬元。該局稅源精細化管理的做法得到了上級機關的充分肯定,泰安市局召開了現場會議,推廣了該局的經驗做法。總局宋蘭總會計師發來賀電,對他們的做法給予了高度評價。其三,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專項治理活動。先后對集貿市場、汽車及配件、水泥建材、廢舊物資等行業進行了專項治理和檢查,今年全局共組織稽查檢查182戶次,補繳稅款565萬元,罰款217萬元,集體審理重大案件117起,移交司法部門9起,占泰安市國稅系統移交總數的17起的53%。查封扣押各類物品500多起,先后6次成功組織了查封扣押物品拍賣會,拍賣各類物品補繳入庫稅款400余萬元,有力地打擊了偷稅行為,震懾了不法分子。截至目前,該局仍為泰安市國稅系統組織拍賣活動的唯一單位。在上述工作中,由于該局適用法律得當,案件證據確鑿,程序文書完備,被處罰人心服口服,沒有引起任何復議或行政訴訟。四是落實了稅收管理員制度。根據稅源結構、人員素質高低等不同因素,將123名人員充實到稅收管理員崗位,將納稅人按戶分配到稅源監控管理崗位,全面落實了稅收管理員制度,明確了管理目標,落實了管理責任,為提高源泉控管水平奠定了基礎。

四、創新服務,營造公正和諧的征納關系

提供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是規范稅收執法的重要內容。為了給納稅人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該局首先加強了辦稅服務廳的基礎建設。推行了"一窗式"管理,落實了首問負責制、限時服務、納稅提醒、政務公開等服務制度和政府提速工程,提高了辦稅效率,確保了為納稅人提供優質高效的納稅服務。其次,加大了稅收宣傳的力度。先后印制《增值稅稅收優惠政策透明書》《辦理一般納稅人資格程序透明書》《個體稅收定額透明書》《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透明書》等3000份宣傳手冊,稅收宣傳資料20余萬份,并以該局黨組書記、局長的名義向納稅人發出了誠信辦稅公開信;僅上半年就舉辦了12期企業財務人員和辦稅人員所得稅培訓班,培訓435人次,提高了企業核算水平,滿足了納稅人對稅收知識的需求;在今年4月開展的稅收宣傳"五進入"活動中,他們邀請**市人大單兆慶副主任、劉興強副市長、人大法工委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稅收宣傳月的啟動儀式,擴大了宣傳效果。據不完全統計,僅進礦區一項活動就有十幾萬名礦工接受了稅法教育。其三,充分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在征納雙方在納稅事宜上發生爭議時,他們充分保障納稅人的申述權力,成功組織了泰安市國稅系統首例稅務聽證會。通過認真聽取納稅人的意見和建議后才作出相關處理決定,贏得了納稅人的滿意。其四,認真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后勁,維護了納稅人的合法權益。

稅收執法行為的不斷規范,不斷提高了國稅部門的依法治稅水平,營造了良好的稅收法治環境,還促進了該局各項收入的完成。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局共計組織入庫60072萬元,占年度計劃的90.81%,較去年同期增長41.67%,增收17670萬元。該局所轄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零負申報率由2000年初的38%和59%,下降到今年的24.5%和30.6%,分別降低了13.5個和28.4個百分點,稅收管理質量和稅源監控水平明顯提高。在今年**市紀委召開的第四次全委會議上,**市國稅局一次被授予"泰安市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市"行風建設十佳單位、十大文明行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先進單位""優質服務先進單位""紀檢監察先進集體"等六項集體榮譽稱號,成為各執法部門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