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政干部人才建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7-03 06:38:00

導語:黨政干部人才建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政干部人才建設交流材料

國以人興,政以才治,人才是立縣之本,興縣之源,強縣之基。近兩年來,XX縣委始終堅持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工程是第一工程,人才投入是第一投入的觀念,認真履行黨管人才職責,加快建立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有效機制,尤其是在黨政干部人才建設上突出重點,創新機制,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在黨政干部人才培養上,大力實施"素質更新"工程,既做到閉門授道,又做到開門開放

通過在全縣干部中大力實施知識更新計劃,促進了干部隊伍綜合素質的提高。一是堅持雙休日新知識講座制度。每個月的最后一個雙休日,我們先后從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市委黨校等高校、科研院所邀請知名教授,對縣四套班子成員、各鄉鎮及縣直機關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城市化--地方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制定與規劃"、"科學化的決策機制的建構與決策思維培養"、"領導科學與現代管理理論"、"國際貿易與大開放戰略"等前沿知識的培訓,今年以來累計參訓2300余人次。二是堅持辦好各類專題班。舉辦了科級干部學習"三個代表"研討班,對全縣名600余名在職科級干部進行了集中"培訓;開辦了英語學習班、市場經濟知識、創新能力開發知識培訓班、計算機培訓班等更新知識培訓班次,累計培訓干部1500余人次。三是實施專業技能"準入"制度。推行了科級干部計算機、英語知識考核準入制度,把計算機、英語過級作為推薦后備干部的第一"入場券",要求從今年起所有新推薦的后備干部必須具有計算機二級、英語二級等級證書,否則一律不得推薦。四是堅持讓黨政干部"外出淘金"鍛煉。

一方面,大力選派干部外出學習鍛煉。建立了以浙江、上海等地為干部培訓基地,采取掛職、跟班及務工等形式,兩年來共派出干部470余名鄉鎮、主要經濟工作部門的領導和優秀后備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跟班學習。其中到目前為止,全縣所有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和縣直主要經濟部門的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主要股室負責人已全部參加了2個月以上的外派學習。另一方面,通過服務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增長從事經濟工作的才干。今年以來選派到工業園區和全縣33個重點工作項目建設的180余名干部,既為工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提供智力支持,促進了外資企業與政府部門、當地群眾之間協調溝通,又在為企業提供"產、購、供、銷"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務、及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過程中,提高了市場運作本領,增加了先進的經營管理經驗。

二、在黨政干部人才選拔任用上,大力實施"陽光工程",既做到黨管干部,又堅持"賽場選馬"

一是堅持"先定原則后定人"。在今年機構改革人事調整中,一共確定了16類150條不同范圍干部的調整原則,在干部運作中嚴格按原則辦事,以公開、透明的"陽光"操作用人,用原則讓干部實現了"能上能下",順利實現了一大批優秀年輕人才脫穎而出,較好地達到了優化干部人才資源配置的目的。據統計,在今年以來的人事調整中,共有28名鄉鎮、機關正職改任副職或改任非領導職務,共有20名35歲以下的優秀年輕干部走上了鄉鎮、機關主要領導崗位,其中30歲以下8人,破格提拔使用的4人。二是對后備干部突擊性理論測試。在今年對各鄉鎮、縣直單位的副職調整中,對基層黨組織推薦的190名科級后備干部進行了突擊性理論知識測試,把理論測試成績入闈作為確定考察對象的第一"入場券",規定理論測試不過關的干部,一律不予提拔使用,較好地把好了干部的理論素質關。三是對擬提拔人選實行面對面測評。在選配公安系統科級領導班子時,采取了由縣委書記、黨群副書記、組織部長為主考,面對面突擊測試考察對象的專業知識水平、邏輯思維能力、臨場反應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素質的做法,并將測試結果作為確定考察對象的依據之一。四是堅持配備人員預留職位的做法,強化用人機制的激勵功能。五是拿出了部分副科級崗位進行公開選拔。9月份以來,縣委拿出縣委辦、計委、計生委、農業開發辦、團縣委等六個單位的副職崗位,面向全市公開選拔,廣泛吸引人才,吸引了全市六個縣(市、區)和部分市直機關的243名具有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報考。六是全面推行股級干部競爭上崗。制定下發了《XX縣黨政群機關中層干部競爭上崗工作實施意見》,今年全縣共有84個股級崗位實行了竟爭上崗。

三、在黨政干部人才的管理上,大力推廣"人才高地"戰略,既敞開胸懷廣泛集聚人才,又優化機制發揮人才的最大效能

一是積極做好引才、引智文章,開辟人才綠色通道。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尤其是在旭日工業園、農業示范園等經濟工作主戰場,面向全省、全市公開招聘人才,規定凡引進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才,免征50%個人所得稅;引進的具有中級技術職稱的人才,免征20%個人所得稅;引進的外來人才,可在縣內落戶、購房、安排子女入學,辦理手續時,享受本縣居民同等待遇;堅持每年公開招考50名第一學歷為本科的大學生充實到基層或經濟發展的一線去工作;對于公開選拔每個職位的入闈但未使用的人員,經組織考察確屬優秀的,外縣的按及雙向選擇原則(即應考者本人自愿和所報職位單位需要),作為人才引進,調入本縣該單位工作;本縣的均作為副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

二是加強優秀人才的管理,用好用活人才。

建設了全縣優秀人才信息庫,引進激勵競爭機制,實行科級干部動態管理,建立以工作實績為核心,堅持管人與管事結合,實行"一事一評價、一季一疊加、一年一考核、兩年一定位",對科級領導干部在履行崗位職責、完成社會投入、招商引資、財政收入、社會穩定、安全生產、計劃生育、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實績進行疊加匯總、考核定性、綜合評價。考核排名倒數三位的任職科級領導干部,視情予以誡勉、書面通報、交流換崗或離崗學習處理。對單項或綜合考核連續兩年排名倒數第一的,采取責令辭職、降(免)職等組織措施予以調整。三是促進人才的有機流轉,發揮人才的最大效能。鼓勵行政、事業單位的干部職工從事創辦民營經濟實體或到企業單位工作,5年后需回來的允許回原單位工作,5年后不回來的其干部身份不變,個人檔案轉縣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對離崗創辦經濟實體的干部、職工、涉及晉升工資、評定職稱,均與在職人員一視同仁,由原所在單位代辦。目前,全縣已有10余名科級干部崗到企業任職或領創辦經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