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文化事業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30 11:33:10

導語:基層文化事業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文化事業發展交流材料

惠民工程筑牢堡壘,凝聚人氣創新貌。我宣傳部切實按照局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結合實際發展情況,以“惠民”二字出發,切實走進群眾,構建惠民工程,踐行“傳播文化工作、發揚文化精神”職責,結合我縣基層文化實際情況。堅持推進基礎建設強化惠民工程。及時結合時代形式,在全縣21個鄉鎮構建起綜合文化站,使文化宣傳陣營在全縣形成網絡覆蓋。同時組建了以標桿的文化監督小組,重點針對龔場鎮、黃歇口鎮、棋盤鄉、周老嘴鎮4個鄉鎮的綜合文化站建設進行了督辦。成功建立了齊抓共管的文化宣傳工作領導體制,形成黨委領導、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將文化宣傳工作納入文化建設整體規劃之中。堅持“軟硬設施完備”促進惠民工程。深入全縣各鄉鎮,及時了解地方配套情況,積極加大地方資金投入,以“缺什么補什么”為宗旨,號召各地及時按照農家書屋標準,架起文化工作的營地。同時結合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了業務及服務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文化宣傳營地的實用性,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堅持整合現代化資源實現惠民共享。文化重在共享和傳遞,為此,我部于年初將國家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納入重點建設項目中,切實根據各地方情況,突破制約網絡建設資源共享瓶頸,成功在各地方搭建起了農村黨員遠程教育服務平臺,發揮了網絡便捷、高效的優越性。

文化活動空前繁榮,藝術創作演出成果顯著。結合各節日活動,紅色紀念日,廣泛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活動,在精心策劃下,主流文化的核心凝聚力得到彰顯,群眾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文化精神也明顯提升。打造藝術精品,培育學習品牌。結合汪橋、黃歇、程集等地舉辦的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有效帶動了地方學習風氣。由縣文化館和劇團承辦的大型文藝演出、新華書店承辦的“圖書趕集活動”,在我部的統一安排下,受到當地農民高度贊揚。借文化館借創國家三級文化館東風,我部從內到位進一步抓緊設施建設、與人才、進社區,掀起了文化宣傳活動的高潮時期。圍繞企事業單位的特色、職責,幫助策劃、指導文藝活動,并在“三萬”期間,發揮主要功效,對癥下藥將惠農以慰問演出形式傳達到了農民朋友心中。全縣演出活動繼續保持旺盛勢頭。我部號召各地超前部署,合理策劃,精心組織,大力鼓舞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加大地方特色文化活動的帶動,成功調動了廣大群眾文化積極性,舞龍舞獅、秧歌腰鼓、歌舞演出等活動貫穿了臘月和正月的每一天,各特色活動更是亮點紛呈。各地方文化站也是積極響應,在各地形成了搞文化、抓文化的新格局,朱河鎮文化站舉辦了“壟上新春故事會”并邀請荊州電視臺進行宣傳,成功擴大了文化的影響范圍;程集鎮文化站組織群眾協助荊州電視臺上古街拍過年風俗片,帶動了群眾的熱情;汴河鎮文化站組織十八支樂隊鬧新春,強化了文化的廣泛性;縣文化館主辦的“元宵迎春•錢紅演唱會”更是廣受好評,通過文藝活動,豐富了節日期間廣大群眾的文化生活,獲得各級高度贊揚。創新活動形式,提升文化興趣。以建黨93周年為契機,我部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總體要求及縣委宣傳部的安排,將建黨93周年的濃郁氛圍貫穿到各項活動中,策劃了形式多樣的紅色紀念活動,發揮職能作用引導各地方、社會團體開展文藝活動,以“歌頌祖國歌頌黨”為主題的活動,更是別出心裁地在城區主要街道、廣場舉辦了消夏納涼系列文藝演出,讓人眼前一亮。同時發揮博物館現行資源,組織青少年、學生參與《豐碑——監利革命英烈展》中,通過參觀紀念館、革命遺址、英烈故居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此同時,圖書館在“5.28全國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期間,以“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3周年”和“推進公共圖書館免放開放”為主題,通過宣傳單、街道設點、上黨史課、看紅色電影等視覺、聽覺觸及,加強了廣大群眾的思考,在全縣營造了濃郁的文化氛圍。

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傳統文化韻味十足。在克服人力、財力、物資方面的不足,我部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群眾文化的繁榮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化遺產的保護為契機和平臺,從發掘、整理和繼承發展其所在地的優秀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習俗著手,因地制宜地在保護與繼承中謀發展。為保護盒傳承《啰啰咚》,柘木、尺八、汴河、黃歇等鄉鎮分別建立了《啰啰咚》傳習所,并積極組織傳承人和民間藝人傳承學習。并首開先例,舉辦了“首屆《啰啰咚》暨監利民歌演唱比賽”,形成了踴躍參與的氛圍。《荊州市非遺名錄》在各界的關注下也成功誕生,“湖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在我局的深入挖潛,重點加強下成功拿下,《飛虎情緣》在我部的大力配合下展播成功,并贏得了國際友人的熱烈支持。我部利用現有條件進行傳承和再現,根據縣政府“舉全縣之力,加速周老嘴歷史文化名鎮和紅色旅游景區建設”的要求,調整人員配置、加強協調交流抽調專人修繕,全面完成了修繕任務。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放射出傳統更加燦爛輝煌的異彩,并借以成功推動了群眾文化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發揚“亮劍”精神,打造活力基層隊伍。以“亮智慧、亮本領”為主題,聯合湖北省藝術職業學聯合辦班、定向委培的教育模式,加強專業藝術人才的培養,通過招生選拔將優秀人才送入省藝術學院參加進一步的培養,成功我縣的藝術培養了后繼人才,控制了藝術隊伍青黃不接的格局。以“亮職能、亮執法”為主題,加強市場綜合管理,廣泛宣傳文化制度。同時積極明確工作職責,健全文化市場管理制度,建立了適應社會文化發展總體需求的監管機制。并集中開展了“加強網吧管理,構建和諧文化市場,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文明的文化環境”為主題的整治行動,同時針對執法隊伍進行強化培訓,制定全年學習型組織計劃,突出執法隊伍素質和能力建設為重點工程,從強化學習入手,全力打造高素質執法隊伍。

一年來,在對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視下,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通過新穎、獨特的活動,成功提升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有效地改善了人民被動接受文化學習以及袖手旁觀的參與形式,將廣大群眾生活從單一的娛樂休閑發展為多元化的“學、娛、健”態勢,逐漸提升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精神需求,為文化建設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在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下,凸顯了文化宣傳工作的獨特優勢,為加快文化宣傳工作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

我們深知做好今后的每一項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切實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創新的思維、創新的理念、創新的辦法,扎實苦干,攻堅克難,及時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要求上來,抓住機遇,積極進取,加快繁榮文化事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負重托,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不斷開拓文化建設新局面,為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的協調快速發展、為建設富裕文明開放和諧的作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