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被審計單位自糾行為的反思與對策
時間:2022-03-27 07:43:00
導語:對被審計單位自糾行為的反思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每年年末或年初,總會出現這種現象:一些單位對新一年度的審計計劃非常關注,也許你會以為這是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工作的重視和關心,自覺接受審計監督的意識強,但事情并非想象得那樣簡單。在審計機關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積極打聽,獲取信息,一旦本單位已納入年度審計對象,則積極準備,修改補充賬目。審計人員審計有時覺得有些賬目有突擊修改補記的痕跡,但卻苦于沒有足夠的證據和進一步深查下去的線索,也只能不了了之。其實被審計的單位真正目的是在逃避審計處罰,審計過后,他們仍會明知故犯,故伎重演。如何防止類似現象的發生,不讓違法違規者僥幸逃脫應有的處罰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解決:請支持原創網站
一、對自查自糾者應視情況分別處理,不能一概免于處罰。可以通過以前審計情況和結果進行分析,以前如果沒有出現類似違法違規行為和自查自糾行為的,可以初步判定被審計單位的自查自糾行為屬實,對上述違法違規行為可以從輕或免于處罰,但應在審計意見中提出并表明審計機關的態度:被審計單位以后應杜絕此類違法違規行為的再次發生,一旦發現,審計機關將予以嚴肅處理。不讓被審計單位存有僥幸心理。如果發現以前審計中有類似和違法違規行為和自查自糾行為時,可以初步斷定被審計單位有逃避審計處罰嫌疑,應進一步對有疑問的地方深查,如通過將被審計單位現場提供的會計資料與被審計單位向審計機關或者財稅部門定期報送的會計報表進行比較,看是否一致等等,對確實屢犯屢糾、屢糾屢犯的應嚴肅處理,確實無法進一步深查的,可以取得被審計單位不再重犯的承諾,予以從輕處罰。請支持原創網站
二、提高審計人員保密意識,澄清保密認識上的誤區。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審計人員保密意識不夠,一些審計信息往往在不經意間被泄露出去而審計人員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審計人員對保密內容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只需對審計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保守秘密即可。事實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涉及保密的事項有二條,其中第六條中規定: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辦理審計事項,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廉潔奉公、保守秘密。第十四條規定:審計人員對其在執行職務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被審計單位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第六條雖未明確規定保密的內容,但從一般慣例來說,內部審計工作情況包括審計工作計劃、審計方案、審計工作情況、審計報告、審計意見、決定和建議等都屬于保密事項,但由于法律法規對此未明確規定,因此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對此未形成統一認識,因此在加強審計人員保密意識的同時,法律法規或規章應對保密的有關事項加以明確,以統一認識,使審計保密工作有章可循。
三、持之以恒地執行被審計單位定期向審計機關報送預算。會計報表等資料的制度,使之落到實處。審計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審計機關有權要求被審計單位按照規定報送預算或者財務收支計劃、預算執行情況、決算、財務報告,社會審計機構出具的審計報告,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或者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被審計單位不得拒絕、拖延、謊報。實行定期(每季、計單位的做法。現行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實施審計3日前應通知被審計單位,筆者認為這種做法過于機械化,應區別實際情況分別處理。對于常規審計來說,提前通知被審計單位有關審計事宜,讓被審計單位做好迎接審計工作的資料準備、人員準備、場所準備是必要的、恰當的。但是應該看到這種做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同時為一些經濟違法亂紀的被審計單位提供了修改做平賬目、填平現金、消除和隱匿小金庫和其他違法違規行為的痕跡和資料的時間,給審計工作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在目前市場經濟秩序相對混亂、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形勢下,合法性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審計目標。審計在打擊經濟違法違規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職能,因此審計程序的設計應有利于審計機關打擊經濟違法違規行為。在違法違規審計和特定項目的審計中應規定采取突擊審計的方法,為審計機關及時取得充分有效的證據提供法律依據,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增強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和震懾力。